杜秀青走近桌子一看,只见那小碗里盛着几个小鹅卵石,鹅卵石和水差不多小半碗。
杜秀青用手沾了一下碗里的水,放在舌头上一舔,带点碱味,顿时她就一切都明白了。
这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团县委书记,顿时泪流满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生活在农村,她切身地感觉到农村人的生活艰苦,可还没有看到过如此苦难的画面。
一位孤寡老人,一位留守儿童,就着一碗盐水煮石头来下饭!
面对他们,杜秀青的心在颤抖,她无法形容自己此刻内心的感受,只是无法制止不断涌出的泪水……
模糊的泪眼中,杜秀青再次打量着眼前这个不平凡的孩子,甘愿跟这个瞎奶奶过如此苦难般的生活。她摸着桂智明的头,说:“孩子,我们对不起你……我们一定会帮你的!”杜秀青把身上仅有的2oo多元,全掏了出来,放进了桂智明衣服的口袋里。
其他人也纷纷从口袋里掏出钱,放到桂智明和老奶奶的手中。
“谢谢,谢谢老师……”老奶奶颤抖着双手,不停地说着感谢。
桂智明则低着头,泣不成声。
走出房门,杜秀青的心情很沉重,依旧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
直到现在,她都无法相信自己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是真的。
香港回归了,澳门也回归了,国家正在带领人民大步流星跨进新时代,奔向小康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却还有孩子每天就着盐水煮石头来吃白米饭,这岂止是用贫穷两个字能形容的生活?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是,这些口号,嘴上喊着有什么用?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少孩子还在吃苦,多少教育还在受穷啊!
想到自己和活土匪偶尔在一起吃东西浪费的那个场景,杜秀青就觉得那是一种罪过。
富人官人随手丢弃的任何一点东西,都足以让这对孤老弱小生活得很好。可是,当这些人在肆意消费和挥霍的时候,有谁能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同一片蓝天下,还有如此孤苦艰辛的人民等待着救赎呢?没有……
杜秀青想到了那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千多年以前杜甫所描述的景象,在这个已经迈进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在上演着同样的慢镜头……
一路上,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话,大家的表情都很严峻。就在他们即将走出村庄时,喊声拉住了杜秀青的脚步。
“老师,老师——我要读书!”
杜秀青的心被这喊声震撼着。
她扭过头,见桂智明站在村前那棵古老的大樟树下,巴巴地望着他们。
杜秀青向桂智明狂奔而去,一口气跑在桂智明面前,气喘吁吁地说:“孩子,你说什么?”
桂智明哭着说:“老师,我要读书,我不要离开奶奶……”
“孩子,你慢慢说……”
“听村里回来的人说,下个月我爹就要回来,他带我出去打工……”
听着桂智明的话,杜秀青明白了,桂智明也将面临着和那些辍学南下打工的孩子们一样的命运。她对桂和民校长说:“一定要让桂智明读书。如果他爹回来了,你就打电话告诉我
杜秀青弯下腰,帮桂智明抹去脸上的眼泪:“孩子,你放心,老师一定会让你爹把你留下来读书,并照顾好奶奶
“老师,我不能离开奶奶,不能……”桂智明哭道。
“老师知道,孩子,你放心……”杜秀青流着泪,把桂智明抱在怀里。
这个如此弱小的孩子,本该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却要承担如此巨大和艰辛的责任,这需要怎样的一颗心啊!杜秀青的心,真真切切地被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感动和震撼了,在孩子面前,她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照顾孤寡老人,这个本该让大人让社会来承担的责任,现在却压在一个弱小的孩子肩上,让她情何以堪呐!
回到县城,杜秀青交代梁晓素把桂智明的事迹材料整理一下,准备在全县各中小学来宣传桂智明的学雷锋行动,宣传桂智明的优秀品质,让全县的中小学生向桂智明同学学习。
杜秀青意识到桂智明这个典型事例,一定很有新闻价值,于是她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宣传部副部长冯永斌。
“大哥,好久不见,我这儿有个绝好的学雷锋人物和事迹,大哥一定会感兴趣的!”杜秀青开门见山地说。
“说说看冯永斌说。
杜秀青把自己在方庄镇看到的桂智明的事迹重复了一遍给冯永斌听,当然,这里面加入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的视角和感动,冯永斌听得几乎都要落泪了。
“是个绝好的新闻题材,你给我那个学校的电话,我马上安排人员去深入采访冯永斌说。
杜秀青把桂和民校长的电话给了冯永斌。她心里期待着冯永斌能带着她心里的那个人去,虽然她不会写新闻,也不懂新闻,但是她觉得这个新闻如果采写好的话一定能有收获。
冯永斌果然把朱大云叫到了办公室,跟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桂智明的事迹。冯永斌说:“这个新闻写得好,一定能获奖,很契合现在的政治气候和宣传需要。你明天就去方庄镇采访,深入挖掘这个素材
“冯部长,我……”朱大云一听说是团县委推介的学生事迹,心里立马有了一种抵触,不想沾染那个女人的任何事情,更不想因为工作的事情和她有任何瓜葛!
“你不想去?”冯永斌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我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完成那个头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写别的稿子朱大云说。
冯永斌知道,这小子又在犯浑。朱大云和杜秀青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不就是被那个女人甩了吗,难道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她?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你想好了?你要是不写,立马就有人争着去写!”冯永斌说。
“我真的没时间。冯部长,我们不是过几天就要去省城打攻坚战,上头条吗?我不想因为别的事耽误了手上的这个稿子朱大云说。
“好,你决定了我也不强求。只是到时候你可别后悔啊!”冯永斌说。
后悔?上次采访那个杜强胜的事情,我没有去,不就是获个市里的好新闻吗,我才不后悔。再说,学雷锋的稿子年年写,估计也就是老调调,写不出什么新意,更没必要浪费时间了!朱大云心里想,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条新闻具有的冲击力,更想不到后面自己真会为不写这条新闻而悔青了肠子。
冯永斌看朱大云的想法很坚决,也就不再勉强,立即通知许利去采访。
他真想不通,朱大云对于过去的事情那么耿耿于怀,念念难忘,这样的情怀,真不是一个男子汉的作为。
冯永斌看着朱大云离去的背影,不免摇了摇头。年轻人,终究还是喜欢意气用事,只是他这样的性格,或许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很大的影响。
梁晓素很快就把桂智明的事迹材料整理了出来,送到了杜秀青的案头。
杜秀青细细地读着,她想不到梁晓素的文笔这么流利,虽是一份事迹材料,却写得非常感人,杜秀青亲历现场被感动过,看她的文章却再次被感动。她相信,桂智明的事迹,一定能感动更多的人。
“写得不错,我再看看,今天是周五,下周一我们印到全县的中小学,在全县开展向桂智明同学学习的活动杜秀青说。
下午杜秀青下班回到家里,丁志娟站在大门口迎接她,脸上挂着那么灿烂的笑容。
“嫂子,你回来啦!”她还在老远处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