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地址: 找到回家的路】第四百五十四章息物议殿上示恩辟蹊径府内认亲刘府花厅。
“小同乡,新官上任,不在都察院坐院理事,所为何来?”刘瑾轻轻滑动着手中的青花盖碗,对堂下站立之人呵呵笑道。
才由吏部郎中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张彩,长揖一礼,“学生有事求告,万望公公成全。
”“乡里之间何须客套,但讲无妨。
”刘瑾抬手示意张彩入座。
“近日朝廷之上物议汹汹,科道皆论西北靡费挪用边帑之事,称杨应宁、韩贯道等人罪责难辞,公公可知?”张彩并不谢座,只是面色郑重,凝视刘瑾。
刘瑾低头品茶,缓缓点头。
“伏乞公公明察,粮草亏折浥烂年头久远,多不可考,杨应宁等人素有清名,断不会有损公肥私之举,纵有失察之过,亦当酌情而定,况且……”“况且什么?”刘瑾庞眉微微扬起。
“况且杨应宁巡抚陕西,总制三边,督理马政,修边御虏,边事多有建树,念其有功于国,恳请从宽处置。
”言罢张彩一躬到地,久久不起。
“你这是为杨一清求情咯?”刘瑾淡然道。
“学生据实而言,求公公明鉴,勿寒栋梁之心。
”张彩垂首低眉,却言语铿锵,坚定无比。
“这里有份户部的奏本,你不妨看看。
”刘瑾从案头取出一本奏章递与张彩。
“公公,这……”张彩一目十行,见里面说的是为巡茶御史翟唐请加旌奖事宜,一时没弄清楚这与他所说之事有何关联。
“翟唐这一年的工夫,收茶七十八万二千余斤,与西番易马所得九千余匹,杨一清督理马政这些年与番人茶马交易,你可知每年所得多少?”刘瑾乜眼问道。
张彩末有在户部履职经历,对此茫然不知。
“杨一清勘发金牌,与番人贸易茶马,西宁洮河三卫之地每岁合计征茶不逾五万斤,易马也不过五六千匹之数,这便是他的政绩建树?翟唐一年之间便收他数倍之利,又该如何评断?”刘瑾轻蔑一笑,“至于奏请所修的边墙,他告病之时修了几里,你该当知晓吧?”“我……”张彩一时结舌,咬咬牙硬着头皮道:“然其仍有拣将选兵,保境安民之功。
”刘瑾点头,“不错,比起常人杨一清确有过人之处,但其官至都宪,总辖三边,朝廷恩赏不谓不渥,已酬其劳,岂可作为他有罪不罚之依据!”张彩嘿然,良久才艰涩言道:“如此说来,公公定要治那杨邃庵之罪了?”“非只是他,延绥仓储所涉之人也罪责难逃,东厂已经派出番子分赴山西、南京,将韩文、熊绣等人锁拿入京。
”刘瑾冷冷道:“大大小小上百个官儿,可要折腾好一阵子。
”“公公要兴大狱?”张彩悚然失色,急声道:“万万不可!”“怎么?”刘瑾眉头微攒,似有不喜。
张彩躬身道:“如今朝廷上科道缄口,百官束手,公公威风已立,正是振刷吏治,革除旧弊之时,公公如欲作为,当以求稳为上,不宜再起大狱,旁生枝节。
”“你可是在教咱家做事?”刘瑾语声骤然转冷,面露不豫。
刘瑾如今口含天宪,威权正盛,任尔封疆大吏,还是朝廷重臣,举手间可定祸福生死,张彩尽管心惊胆战,还是垂手道:“彩受刘公提拔知遇之恩,纵有冒犯亦不得不言,求公公明鉴。
”刘瑾缓步走近,一言不发,张彩惴惴难安,额间冷汗已现,终究忍不住率先开言:“公公……”“不须说了,乡里良言咱家记在心里,如何做已有定计,你且回去吧。
”张彩如蒙大赦,不敢再留,告辞而去,丁寿悠闲地自后转出,望着张彩背影,嘻嘻笑道:“公公,小子举荐之人如何?”“是个人才,比那些应声虫强了许多,难得还有此眼界。
”刘瑾哂然道。
“小子便当您是在夸我了。
”丁寿一脸得意。
投目一瞥,刘瑾不置可否,来至罗汉榻上坐定,淡淡道:“今日太后杖死了两个坤宁宫的奴才,皇后在仁寿宫外下跪请罪,最后还是清宁宫那边发了话才算收场,离间天家亲情,这事儿咱家该夸你么?”丁寿脸色突变,强笑道:“这……与小子有什么相干?”刘瑾凝眸不语,丁寿心头发毛,干脆光棍地一摊手:“就算事因小子而起,起码不是我让太后如此做的。
”“糊涂!天家之事岂是你可参与的,深宫之中藏了多少秘密,外人捕风捉影尚不能窥其一斑,晓得为何?因为死人从不会泄密,你可是嫌自己活得长了!”刘太监疾言厉色,丁寿怏怏不服,鼓着腮帮子道:“事情已然做了,还能如何!况且我还冤枉着呢,天知道皇后娘娘怎会看我不入眼,撺掇着二张与我作对,坤宁宫里不遭难,受罪的便是我了!”“你……”刘瑾才欲勃然作色,忽地轻声一叹,“罢了,你小子福大命大,帝后不睦,又有太后这座靠山,暂时无人寻你的麻烦,至于今后是福是祸,看你造化吧。
”“别啊,公公,您这话是不管我了么?”丁寿尽管平日对刘瑾训教之言多有不忿,但有老太监帮着遮风避雨,他还蛮享受这不动脑子的光景。
“咱家老了,总不能管你一辈子……”刘瑾以手支额,情落寞。
“公公,小子有错,您尽管训斥,休出此气短之言。
”见丁寿情真意切,刘瑾莞尔一笑,“莫慌,咱家的身子骨还硬朗得很,你小子想飞出咱家的手心,还要等些年头。
”老太监郁怀纾解,丁寿松了口气,笑道:“那这番赌斗便算小子赢了?”刘瑾摇头,“尚早,二位侯爷那里暂无胆子与你为难,朝中左班声浪也算压制下去,但后续如何,还末可知,你要如何收尾?”“学您老啊,立威!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这帮孙子在西北时我便想收拾,碍着北虏入寇用人之际,只好虚与委蛇与他们周旋,但那些证据全都留了副本,借着这股东风一并抛出来,让诏狱也开开利市。
”“威不可不立,”刘瑾缓缓点头,表示赞同,随即话锋一转,“但其中的许多人你当日在西北可是承诺既往不咎的?”丁寿一晃脑袋,不以为意道:“当官儿说的话能信么!”“人不可无信,官场中可以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却不可轻犯众怒。
”刘瑾从袖中取出一份手本,递与丁寿:“手本已然替你拟好了。
”您老一直犯的不就是‘众怒’么,怎么到我这儿净扯些不咸不淡的废话,丁寿腹诽着接过手本,一看里面内容,万分惊讶,“公公,您不是已派人……”“咱家如何做与你无干,只需按此上奏即可。
”刘瑾情漠然,冷冷说道。
************灰厂小巷,首辅李东阳宅邸。
偏厅之内,语声喧腾,灯火摇曳之中,只见峨冠博带的杂乱身影彷徨游走,争论不休。
李东阳背负双手,在厅中来回踱着步子。
“阁老,您贵为首揆,如今万万不可弃我等不顾啊!”被西北仓储亏空之事牵扯的户部尚书顾佐焦灼万分,大声疾呼。
李东阳深深望了顾大司农一眼,庞眉深锁,一言不发,转身游走他处。
御史蒋瑶踏步迎上,躬身道:“恩师,顾部堂言之有理,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您素以文章领袖海内缙绅,岂可坐视!况那刘瑾名为查盘,实则打击异己,迫害忠良……”“住口!”李东阳怒叱门生,不安地左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