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屏退左右,轻叹了口气道:“先生是朕的老师,传道受业之情朕心里一直记得。
”“随侍春宫亦是老臣此生幸事。
”“那丁寿也是朕之心腹,你二人一文一武,都是朕信重之臣,朕每日看先生与他争来斗去,着实心累,先生何不能与他消解纠纷,共佐于朕呢!”小皇帝说得动情,王鏊急忙解释,“陛下,老臣与锦衣帅之争皆是出于公心,绝非个人恩怨。
”“朕自然晓得先生品性,不过先生乃是阁揆重臣,便拿出些宰相气量,少与他一般见识,”朱厚照笑着拾起案上一份奏本笑道:“那丁寿可是拿出诚意,没少为先生开脱。
”王鏊狐疑接过,见是丁寿有关戊辰科场案的奏本,其中罗列帘内帘外诸官证言,中试与落第举子问答等等,最后陈词科场舞弊查无实据,主考官王鏊、梁储皆国之干城,秉性慎肃,律己谨严,填榜处或有偏颇之情,选士时断无徇私之弊,恳请陛下明正视听云云。
丁南山究竟打的什么主意,难道他多方鞫问,真的只为查明实情么,王鏊真有点琢磨不透这位官场新贵了。
“手本中提及先生与那康翰林争议之事,”眼瞧老师色变幻,朱厚照会心一笑,“此处无有外人,只我师生两个,先生不妨给我透个实底,阅卷取士时可曾真有私心?”“陛下,这个……”九五之尊交心相问,让王鏊一时赧颜,支吾道:“自古江东人文荟萃,多出文章巨眼,老臣……确有先入为主之念。
”朱厚照哈哈大笑,“太祖曾有言: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当一视同仁,岂有彼此。
先生以为如何?”王鏊面带惭色,“太祖高皇帝‘民胞物与’之心胸,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老臣惭愧之至。
”“世人皆有七情六欲,先生也不必挂怀,那陕西士子若果真才学出众,廷对之日自能脱颖而出。
”朱厚照笑道。
“殿试可还要如期举行?”如今案情末结,流讪仍在,王鏊属实还有些忧心。
“朝廷抡才大典,岂有更期之理,会试朱墨试卷既已焚毁,姑且不问,让法司追究执役人员看守不力之过,此案就此结陈。
”“陛下圣明!”************乾清宫两旁各有一穿堂,墙上开有小门,出了东庑沿着斜廊前行,便是东耳殿昭仁殿所在,后殿有房室三间,排放着连片的檀木书架,书架里整齐堆放着一函函的书帙,册间还插着象牙签,尽是各处搜罗的古籍善本,一个锦袍玉带的男子正在书架前翻看书册,手拿着点心吃得津津有味。
抬头见小皇帝背着手走近,男子咧嘴一笑,龇出一口白牙,“事情可了了?”朱厚照劈面将那人手中点心抢过,狠狠咬了一大口,愤然道:“我在那边为你费尽唇舌说好话,你却在这里躲清闲!”被抢了吃食的丁寿无奈耸肩,“贡院失火本就与锦衣卫不相干,臣无辜受累,还没处诉说委屈呢。
”“你吃着朝廷俸禄,查案本就是锦衣卫的本分,还敢与朕讨价还价?亏朕在前面把你吹破天去!”朱厚照越说越火大,将剩下的一半点心一口送进嘴里,当成丁寿般狠狠嚼了几下。
“为臣这点小事,害陛下受累了。
”怕真把小皇帝惹毛了,丁寿急忙打躬认怂。
“要不是念在你一早交了实底,对朕还算忠心坦荡的份上,朕才懒得管你呢!”朱厚照还没解气,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那是那是,臣感恩不尽,有陛下这等贤明圣君,给臣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君罔上啊!”马屁拍得小皇帝很是受用,‘噗嗤’一笑,“算你警省,不过按你说的,那赵什么的也确实该死,还有那个姜……姜什么的主事,好好的女儿家被他们这般折辱,丢人现眼,哎,你说工部里怎么尽是这些东西!”丁寿深以为然,“陛下说的是,这帮家伙的确不是东西。
”“那新娘子倒是不错,敢爱敢恨,合朕的脾气,唉,天下的好女子怎都在市井之中呢……”小皇帝不知想起了什么,沉思不语。
丁寿暗道不好,若再勾起心思让二爷给他找姐姐,我上哪儿给他变出一个大活人来,三十六计走为上,还是趁早开溜吧,“陛下,臣先行告退。
”陷入回忆中的小皇帝一脸怅然,微微点头。
“这本书不错,赐臣了吧?”丁二不忘顺手牵羊,举着手中书道。
朱厚照念着心头倩影,正自伤,被丁寿纠缠不耐,紧着摆手:“拿走拿走,喜欢什么尽数拿去就是。
”“谢陛下恩典。
”丁寿连拜谢都懒得做,揣起书来扭头就溜出了昭仁殿。
************刘瑾府邸。
“这案子就这么结了?”刘瑾边给笼中鸟儿喂食边问道。
“是,本打算将王鏊那老儿架在火上烤上一阵,逼得他迫于物议,主动请辞,小子在口供中再添些佐料,引得圣心厌恶,谁承想……唉,也算秉承圣意,还他个公道吧!”丁寿同样是一脸懊恼,若不是出了赵经这档子事,引得朝中变了方向;或者自己收紧裤腰带,别被刘珊那小娘皮拿了把柄,再抻上他几日,原可以是更好的结果。
“公道?”刘瑾喂完鸟儿,净了净手,悠悠然蓦过身来,“咱家与你说过,朝堂之上所谓公道并不重要,你以为帝王心中‘公平正义’能值几何?”丁寿茫然摇头。
“身为天子,心中装着九州四海,亿兆生灵,思虑的是民心向背,天下天平,这‘民心’二字可不是指的升斗小民们整日里柴米油盐那点子琐碎,而是虑着那帮子之乎者也的大头巾们整日想着什么……”刘瑾点了点脑袋说道。
“常言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自古以来反贼能成气候者,哪个不是有了读书人投靠?连着夷狄外族,若非重用儒生帮着他们建章立典,推行中国之政,又如何得以壮大?”“朝廷开科取士,固然是为拣能选才,以备官使,更大的目的则是为安天下士子之心,有了改换门庭的希望,读书人才会心甘情愿地皓首穷经,苦读寒窗,梦想有朝一日通过三考这进身之阶,成为天子门生,功成名就,读书人都安分了,这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可倘若断了他们这念想,自觉怀才不遇的穷酸们不甘潦倒,穷极生变,可就会生出祸端,张元、樊若水之流,便是前车之鉴。
”“洪武朝南北榜案,弘治十二年会试舞弊案,刘三吾、程敏政等考官末必不是冤枉,太祖爷与先帝均将之治罪,草草结案,还不是为了平复士子之心,免得天下激愤……”刘瑾拍拍丁寿肩膀,“所以傻小子,一味求真求实并非就是对的,闹不好还会惹祸上身,你这般结案逆了落第士子之心,若引得他们心怀怨恨,真个闹出事来,王守溪可不会帮你顶罪!”丁寿脊背发凉,讷讷道:“那而今……还来得及改么?”“朝秦暮楚,你不嫌丢人么?”刘瑾反诘使得丁寿哑口无言。
“不过你小子运道好,陛下淳厚质朴,体恤臣僚,无意这些权谋心术,无论你还是王鏊,都不会推出来平息民愤,一些流言谤讪,最多让那些笔杆子们记上一笔,不会让你伤筋动骨的。
”刘瑾呵呵笑道。
总感觉老太监有点子幸灾乐祸,丁寿郁闷道:“那小子便杵着让他们骂不成?”“自己想办法去,君子不念旧恶,只要你搔到他们痒处,那些大头巾们谁还会有心思与你丁大人计较前情。
”刘瑾又开始吹着口哨逗鸟。
“那小子去想主意了。
”二爷还不信了,没你提点难道就搞不定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