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戴大宾喜不自禁,刘太监权势熏天,没想这般容易便可搭上这条线,暗暗后悔若是前几日没躲在客店装病,而是丁南山在风口浪尖之时便来雪中送炭,是否能更得其青睐。
刘天和反应却截然不同,面露难色道:“学生不善言谈,燕集之时恐惹刘公不快,唯有失礼辜负大人美意了。
”适才一番交谈看着可不像拙嘴笨腮的,怕心有顾忌才是真的,丁寿笑容转冷,“也罢,人各有志,丁某也不好勉强,二位若不嫌弃,就在府里用个便饭再回去吧。
”戴大宾眼看丁寿意兴阑珊地出厅传饭,再不提引荐之事,心里登时急了,埋怨道:“不过一场文会而已,刘兄何必在意,况且常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丁大人施恩也不求报,反有引荐提携之意,你这般拒人千里,实在有碍情面啊。
”刘天和作难道:“我何尝不知,只是那刘瑾擅执朝政,威福自专,朝野多有诟病,我等若赴其文会,有不明内情者岂不给我等安一个夤缘权阉的名头,教我等今后如何在仕林立足!”戴大宾哭笑不得,“刘兄恁个迂腐,你我身在江湖时自可针砭时政,高谈阔论,但如今我等即将立足庙堂,谁不知如今这朝中政令十有八九都是出自刘公公之意,彼时朝廷有旨,你遵是不遵?”“这个……”刘天和确是被难住了。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区区一场文会,没的就辱了你的名声,那朝中衮衮诸公难道不比你爱惜羽毛?他们都不拒刘公之邀,你又担心个什么!”戴大宾说辞入情入理,刘天和被说得有些意动。
“况且退上一万步,当日贡院门外当着万千举子,丁大人为你据理力争,你如今只为坊间若有若无的一些非议,就严词拒绝他一片好意,可是教人心寒齿冷啊……”戴大宾戳点着刘天和心坎道。
刘天和骤然一身冷汗,“寅仲说的极是,刘某险些便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这么说刘兄是改主意了?”戴大宾希冀问道。
刘天和决然颔首,“去!”“丁大人,我兄弟二人都去赴会,还要劳烦您老费力引荐……”戴大宾三步并两步地冲出厅门叫嚷。
************刘府花园占地颇广,园内四时花卉争斗艳,亭阁楼台古香古色,小桥迂回山水齐备,宛如一座精致的江南园林。
此时园中游人如织,多是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士子鸿儒,往来谈笑,清音朗朗。
园中假山山巅的一间歇山式敞轩内,刘瑾与众阁部大臣身着便装,居高眺望,指点着园中各处,言笑晏晏。
“贤才云集,如此盛况,足见刘公公人心所望,老朽所主办之文会可是望尘莫及啊!”李东阳面带微笑,捋须褒赞。
“李相是往咱家脸上贴金了,公之门下桃李遍及海内,宇内名士多为李相门生,岂是咱家所能比肩,”刘瑾垂目低眉,淡淡道:“如今园中之人,不是心有所求,就是心有所惧,真心冲咱家而来的,怕是十之一二都末见有啊!”眸光一转,刘瑾瞥向身侧,“王相以为如何?”哼,这阉人倒有自知之明,尽管王鏊心中不屑,还是勉强展颜道:“公公说笑。
”刘瑾仰头打了个哈哈,“既是说笑,王相也不妨开心些,如此愁眉苦脸的,旁人还道尊驾与会心不甘情不愿呢。
”王鏊艴然变色,李东阳及时来打圆场,“听闻公公为今日之会还专谱了新词,不知老朽等可有耳福聆听佳音啊?”“李相抬举咱家,填词作曲非非我所长,这新词令么确是有的,不过是出自王敬夫之手。
”刘瑾笑。
“原来如此,”李东阳‘哦’了一声,笑对许进道:“季升兄麾下真是人才济济啊。
”“王敬夫这等本事可不是在吏部学的,老夫不敢贪功,”许进打趣了一句,又惋惜道:“可惜那康德涵末到,‘康王’同台,才不负今日盛会。
”众人所说之王敬夫指的是吏部文选司主事王九思,同为文坛七子之一,出身书香之家,天资聪颖,学识渊博,尤长文学词曲,康海则精通音律,有‘琵琶圣手’之号,他二人既为同乡,又志趣相投,相交莫逆,并称‘康王’。
“怎么,康翰林今日没来?”焦芳微微讶异,刘瑾对乡党素来照拂,三秦士子多受其恩,如今这王九思都到了,早已被朝中视为刘瑾一党的康海反而缺席,实在令人意外。
“阁老有所不知,康母沉疴缠身,康德涵侍奉汤药,无暇分身。
”翰林院侍读学士费宏解释道。
焦芳颔首明了,国朝以仁孝治天下,康海若撇了染病高堂跑来燕集游会,那才真个不为人子。
“便是他有暇前来,咱家也不好强人所难迫着康状元弹琴助兴,曲通人心,有些事还是心甘情愿的好。
”刘瑾笑容意味深长。
“公公高见。
”“刘公雅量宽宏。
”众人七嘴八舌恭维不停。
“好了好了,”刘瑾微微摆手,止住了一片阿谀奉承,“既然诸公有兴致,不妨就传乐班上来,请诸位品鉴一二。
”众人齐躬身道:“公公请。
”刘瑾转身回了敞轩,金紫银青一众大员鱼贯于后。
“宾之,刘瑾搞这么大阵仗,究竟葫芦里卖了什么药?”王鏊拉住李东阳悄声问道。
李东阳看看左右,轻声道:“刘公公有几个小辈子侄,平日视如己出,如今一女已至标梅,据闻欲要觅一佳婿为偶……”王鏊立时会意,讥嘲道:“原来刘太监一家挑女婿,竟要满朝公卿作陪,哼,好大的排场!”李东阳望着刘瑾背影,情落落,喟然道:“儿女前生定,今生命不辰,你我亦为人父,这份关爱之情,当也感同身受!”李东阳生有三子,俱都早逝,如今的儿子李兆蕃是从弟弟李东溟房中过继,王鏊见他情凄苦,当是忆及亡人,欲待劝慰又无从说起,唯有无奈轻叹。
************山脚池边的一间凉亭内,戴大宾翘首企足,望着雅轩内群星捧月的无须老者,一脸急切渴望。
“刘兄,丁大人哪里去了?”刘天和正在凉亭内与两个人聊得投机,闻得戴大宾言头也不回,不在意道:“不知。
”那两人中年长的男子抬眸见戴大宾满脸焦急之色,好心提醒道:“适才翰林院刘大人有事相请世叔,戴先生若有急务,可去那边水榭寻找。
”“不急不急。
”戴大宾急忙摆手,尴尬一笑,心中对刘天和一通埋怨,本来丁寿说话算话,领着二人进了园子,径直就要去寻刘瑾,偏在半路遇见两个熟人,相互引荐寒暄,刘天和一听那两人是太医院供职的,登时就来了兴致,与二人攀谈讨教起医术来,这一耽误,丁南山不知何时又没了影子,自己总不好贸贸然上去寻刘瑾毛遂自荐吧。
想至此他又翻了个白眼给口若悬河的三人,那姓梅的太医对锦衣帅以晚辈自居,想来关系不浅,套套交情还情有可原,那个姓李的不过太医院区区吏目,也值当这般热络,刘天和真是自降身价!“刘先生对伤寒之症颇有见地,言闻受益匪浅,请受在下一拜。
”取长补短,李言闻有茅塞顿开之感,向着刘天和深施一礼。
刘天和急忙还礼,“在下不过愚者千虑,偶有一得,怎敢当先生如此大礼,先生若是不弃,唤我表字养和即可。
”李言闻自言不敢逾矩,二人又是好一番推让,终于在梅金书劝和下各叙了表字,戴大宾不通医术,边上听得如云里雾里,此时见终于有了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