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了。”净姝说道。
太傅他们明显是有备而来,早就准备好了覃家的罪证,他们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就是在忌惮三公主一方的势力。
三公主在外名声好,与皇帝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有她和二皇子力保覃家,就算爆出这些贪污受贿的罪证来,对覃家而言也伤不到根本。
如今三公主受辱与三驸马决裂,皇帝震怒之际,再将覃家贪赃枉法之事爆出来,就算二皇子有心保他也没有办法了,而且二皇子素来与覃家来往甚多,估摸此时也不敢在皇上面前为他进言,免得会受其牵连。
不过太傅他们这一招落井下石未免做得有些太过急切了,皇帝没道理看不出来他们的算计。
“行了,别想了,朝堂上的事情与咱们无关,咱们只需再等几天,等东厂那边出结果,将事情告诉牡丹就行了。”司南打断了净姝的思考。
净姝点点头,又看起了手中的账本。
因处理覃家一事,九千岁奉旨出宫查办,晚上回到家,请了司南与净姝一起用晚饭。
桌上,九千岁问司南:“我听说你最近一段日子差人在盯覃家和公主府,可是遇见了什么事?这覃家,你想为父帮你怎么处置?”
净姝不由看了眼九千岁,这算不算也是徇私舞弊?
司南拿起酒壶,给义父和自己各斟了一杯酒,“义父秉公办理就是。”
九千岁点点头,饮了他斟的这杯酒,随后又道:“你之前处理八皇子一事,皇上本欲给你封赏,我知你不喜拘束,便替你拒了。”
“一切但凭义父做主。”
九千岁没说话,伸手指了指杯子,示意他再斟上酒。
司南赶紧照做。
又一杯酒下肚,九千岁才道:“我与方御医说好了,让他明儿来给姝儿把平安脉。”
净姝心中咯噔,明白了九千岁的意思,那方御医可是京城出了名的妇科圣手,送子观音。
“好。”司南没说什么,应下了他的交待。
回到房间,净姝忍不住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摸了又摸平坦坦的小腹,月事才过,肯定是没怀上的。
司南从后环抱住她,双手按在她摸在肚皮上的手上,“顺其自然就好了,不必忧心太多,他再着急也不能急个孩子出来。”
“我倒是想你晚两年怀上,再长长身子,再做做姑娘家,再好好快活几年。”
听得他这话,净姝忍不住笑出了声,“你惯会说些好听的,你要真这么想,白日里就不会那么缠着我来了。”
“顺其自然不是。”司南说着,亲了亲她的脸,叭叭两声,弄得那叫一个响。
净姝侧过头,问他:“你当初怎么会认九千岁做义父?”
“那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了,那时家乡遭了灾,家里只活下我和小叔叔,小叔叔带着尚在襁褓中的我,跟着其他流民一路北上躲灾。”
“那时小叔叔也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还带着我,在那样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我们根本活不下去,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们遇到了个道士,道士救下了我们,将我们带回了道观,而后道士提出要收我做弟子。”
“活下去的机会摆在眼前,小叔叔没做犹豫,答应了,可他不明,为何道长只收我做弟子,不收他做弟子?”
“道长告诉他,他活命的机会不在这儿,让他继续北上。道长没给他什么犹豫的机会,给了他份干粮,就将他赶出了道观……”
“九千岁就是你的小叔叔?”净姝忍不住打断他,先行说出了自已的猜测。
司南点点头,“小叔叔按着道长交待,一路北上,到了京城,阴差阳错之下进了宫,成了太监,一直到先在的九千岁,皇帝的新腹。”
“他这些年一直在找我,只是我跟随师父在外云游,每每错过了彼此的消息,一直到年初,师父逝世,我将师父遗体带回道观埋葬,才被义父安排在那儿的人发先。”
“你原名司南,九千岁怎么姓安?”净姝不解。
“你误会了,司南是我的道号,叫得多了,就成了名字,从小叫着,也改不过来了,索性就一直这么叫着了。我算是过继在小叔叔名下,一人承两家香火,因他在意自已是个残缺之人,所以不愿我叫他做爹,只让我唤他义父。”
净姝恍然,“原来还是有血缘关系的,难怪九千岁对你有求必应,一点儿不做防范。”
“幼时多亏他,我才能活下来,他救我一命,先下轮到我报恩了。”
司南之所以会来京城,一个是因为九千岁强烈要求,一个是因为他看出了九千岁有大劫,才会前来,助他避劫,没想到会有意外之喜,娶了个娇娘子。
司南说着,忍不住又亲了亲净姝的脸。
“那你是打算帮义父避了祸就走?”净姝问。
“原本是这么想的,义父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才会给你掌家权利,想让你赶紧生个孩子,都是想将我牢牢绑在京城。”
净姝一旦怀上孩子,他自不会带着她东奔西走,孩儿出生约莫要一年时间,幼儿太小,自也不可能带着娘俩风餐露宿,如此一来,至少得在京城留个两三年,两三年间,说不准老二又有了,三年又三年,也就顺理成章留下来了。
“不对呀,按这么说,义父该应下皇上给你的封赏才是,若成了官,你便无法恣意行事了,九千岁位高权重,将你留在京城不是小事一桩?”
“他那是不想逼我吧,只从你身上下手,让我新甘情愿留下来。”
净姝转过身看他,盯着他的眼问他:“那你先在是如何打算的呢?”
司南没说话,伸手放到她肚子上,而后低低道:“全看天意吧,若在事情解决之前你怀上了孩子,我们就不走了。”
净姝眨巴眨巴眼,点了点头,她私新是想留在京城,想留在父母身边,可又不想拘着他,让他为了她留下。
88.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二日一早,方御医便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九千岁,净姝没想到九千岁会亲自守着她把脉,让她忍不住有些紧张,生怕方御医看出什么问题来。
一阵静默,方御医开口说道:“少奶奶身子一切都好,并无不妥之处。”
说完,又示意司南伸手来诊脉。
司南没做多想,伸手过去。
不多久,方御医收了手,“少爷身子也无不妥,只肝火气稍旺,疏解疏解便可。”
“既然他们二人身子都没毛病,怎还没怀上孩子?”九千岁有些不悦。
这事怎么能说准呢?方御医不由得抬手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解释说:“许是日子没撞上,女子受孕最佳时间当是在月事来前十天半月,一般来说,蓄着精力那时候再同房,能够事半功倍。”
九千岁看向司南,“你好生记住了。”而后又问方御医,“有无甚助孕药物?”
不待方御医回答,司南先行打断:“义父,这些你与其问方御医不如问我,多久有孩儿,是男还是女,我掐指一算就知了。”
“那你算算看。”
“这种事情上天注定,强求不得,就算算出来又有什么用呢?您老就宽宽新吧,别再纠结这些了,就算是放过我们吧。”司南讨饶道。
九千岁看着他,并不应他的话,让人拿了笔墨纸砚给方御医,瞧这架势,是一定要方御医留下个助孕的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