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
第二回·朝野上下暗流涌动·司空董公尝遍众女(4)
夜色已经笼罩了董府。更多小说 Ltxsdz.cOm【收藏不迷路!:wwW.01bz.cc 以备不时之需】
董卓身处于自己的书房。
他正站在一张大汉地图前沉思不语。
这张地图上,明确标注了大汉的十三州行政区划。
但已经有八州下标有人名:-
司隶:卢植-
并州:刘虞-
幽州:公孙瓒-
冀州:袁绍-
益州:刘焉-
荆州:刘表-
交州:朱儁-
扬州:袁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两声敲门声。
“进来吧。”董卓缓缓转过身。
推开房门的,是卞萱。
“大人。”卞萱微微鞠躬说道,“众谋士都已到。”
“让他们进来吧。”董卓开口道。
“是,大人。”卞萱点头道。
随后,贾诩带领另外四名中年男子一同进入了房间。
“主公!”
五人异口同声地向董卓拱手行礼。
除了贾诩以外,其他四人分别是李儒,刘嚣,田仪,和宣璠。
这五人作为董卓身旁的顶级谋士,因计谋阴邪却又无懈可击,被外人合称为【五毒士】。
“各位入席吧。”董卓大手一挥示意。
很快,五名谋士便分别入座。
而卞萱则跪坐在董卓身旁的书桌前,拿起笔开始坐笔录。
“诸位啊。”站在地图旁的董卓摊手示意,“这就是老夫和袁隗那老小子讨价还价以后的结果了。那老小子最后就留了五个州牧的空位,说可以允许老夫自己决定。”
“他倒还知道凉州不是他能插手的。”刘嚣冷笑一声,“不过剩下四个州我看看,嗯……青州,徐州,豫州,兖州。要不然四战之地,要不然盗匪横行,袁太傅还真会挑地方呢。”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傲慢惯了。”田仪说道,“特别是现在他们还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天子之下说一不二的存在。”
“就让他们暂时这么想吧。”宣璠笑了笑,“只需要再等着另一个机遇的到来。”
“说的没错。”董卓点头道,“回到正题,凉州牧,诸位觉得谁适合担任?或者说,由老夫自己亲自担任?”
“无论是谁,主公。”李儒拱手道,“万万不能是主公您本人担任。”
“哦?为何?”董卓问道。
“主公若是只是想当一方霸王,那自可以只选择当凉州牧然后返回凉州。但若主公想要更进一步,则必须要以司隶为中心,从而掌控四方。”李儒缓缓说道,“否则,若主公自领凉州牧却又长期驻留雒阳(洛阳),怕是很快就会被他人所围攻。凉州兵马纵横天下,但一州之力,敌全国,怕还是颇为吃力。”
“嗯。”董卓点头表示赞许,“那么,谁适合凉州牧呢?”
“主公,皇甫嵩是您的师侄,这次主公能入主雒阳(洛阳)也多亏他的帮助。”贾诩开口道,“于公于私,皇甫嵩都是凉州牧的不二人选。
其他四人听闻此言也纷纷点头称是。
“好。”
董卓从卞萱手中接过笔,随后在凉州下面写下【皇甫嵩】这三个字。
“好了,老家的事大家都没异议了是吧?”董卓的目光,投向关东四个空着的州,“关东这四州的州牧人选,各位有何见解?”
“徐州容易。”田仪拱手道,“现徐州刺史陶谦,乃主公在凉州平叛时结下的至交,又在平定黄巾贼乱中立下汗马功劳。于情于理,陶谦都是徐州牧的不二人选。”
“嗯。”董卓的脑海里,回想起凉州之变时,他与孙坚和陶谦并肩作战的往事,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徐州牧的人选,还有别的意见吗?”
“在下觉得景肃(田仪的字)所言极是。”宣璠开口道,“徐州距离司隶甚远,又还在动乱余波之中,倘若被二袁所控,那他们地连一线,主公的处境就危险了。有陶恭祖(陶谦的字)在,可成为阻拦二袁南北互通的一大助力,同时也能让他有更多的权限去平定徐州乱局。一石二鸟,岂不美哉?”
“说得好。”
董卓赞许后,拿笔在徐州下面写下【陶谦】二字。
“剩下三州,各位有何见解?”董卓问道。
“主公。”刘嚣嘴角一咧,拱手道,“在下推荐孔融为青州牧。”
“哈!”董卓一听此名,脑海里立刻回想起那个这数日以来天天讥讽他却令他无可耐还的家伙的得意样子,“为什么是孔融小儿?”
“孔融小儿自恃清高,包括主公在内的天下之人几乎都不被他放在眼里。而且青州是各州中贼患最严重的地方,安排谁去都有可能与之结怨。但孔融小儿这德行,在下觉得主公就算与之结怨也无妨。”刘嚣笑道,“再说了,青州地近他老家鲁国,他又是褒尊侯(孔子的封号)的子孙,自守祖地,名正言顺啊。”
“可若他与在冀州的袁绍勾结,那该如何?”董卓问道。
“主公,青徐二州相隔甚远,主公本就难以控制。徐州还有主公的至交陶恭祖(陶谦的字),但青州就真的没人了。”刘嚣仔细说道,“二袁若要扩张,青徐定是其二人首要目标。孔融没有军事才干,在下断定他没可能平定青州贼乱。与其我们让袁绍拿到一个稳定的青州,还不如让他拿到一个混战不止的青州,这对主公更有用。”
“嗯。”董卓赞同道,“那青州的事,就依宁重(刘嚣的字)所言行事。”
说罢,董卓在青州下面写下【孔融】二字。
“剩下就豫州和兖州了。”董卓看着这两块司隶“东门”的州,缓缓说道。
“主公,豫州和兖州乃司隶门户,又是四战之地。”李儒说道,“若此二州落入二袁之手,雒阳(洛阳)将直面二袁兵锋,对主公不利。”
“那文优(李儒的字)有何见解?”董卓询问。
“主公。”李儒不紧不慢地说道,“豫州的话,主公的一位刚到访不久的好友特别适合。”
“文台(孙坚的字)吗?”董卓立刻领会,“不过文台(孙坚的字)现在还是长沙太守,而长沙所在之荆州现在混乱不堪,长沙算是在荆州为数不多的还能听命于朝廷的地方了。倘若现在调走文台,恐长沙陷入贼手。”
“长沙的话,主公可以询问孙太守适合的接任人选。”李儒阐述道,“但豫州多平原,乃易攻难守之地,又处于袁术将去的扬州的上游,还地连徐州,非勇猛之士而不能治。况且,与主公并肩作战的陶恭祖(陶谦的字),主公都已决定提拔为州牧,那同样与主公一同奋战的孙文台(孙坚)为何不能呢?况且,刘景升(刘表的字)已定为荆州牧,俗话道,一山难容二虎,而刘景升与主公的关系还尚是融洽,倘若日后刘景升与孙文台在荆州发生冲突,主公要帮哪一方呢?另一方要是倒向二袁,让荆州陷入他手,恐怕局势就不妙了。”
“在理。”董卓在赞同后,提笔在豫州下写下【孙坚】二字。
“这样一来。”董卓的目光,放在了兖州上,“就只剩下兖州了。”
“主公。”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