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我师姐已经离京返回华山了。”
秦雍的脸立时沉了下来,底下的江湖群豪们更是交头接耳,旁边早有大臣站了出来责问道:“大典在即,凝波娘娘却自行离去,难道是藐视君父吗?”
对于这种质问,师娘并不慌张:“前些日子,我们师姐妹欲拜见陛下,却听闻陛下身体有恙,所以我师姐决定返回镇仙宫为陛下祈福。”
“哼!天子乃天下致德之人,为上天所眷顾,不过是偶感风寒,休息两日,龙体早已痊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还是说天宗另有想法?更何况,塞外妖族正蠢蠢欲动,意图卷土重来,朝廷正欲借百家大典之机,与天下英杰共商国事,韩仙子乃天下屈指可数的大贤,却不告而别,实在是令天下英雄失望啊!”
没想到朝廷的重臣们已经如此肆无忌惮,居然在大殿之上公然指责道门宗首,师娘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殿中的江湖各派人士也是议论纷纷,场面极其尴尬。一旁的师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焦急之色,可是他毕竟年轻,第一次面对这种高等级的政治攻讦,实在没有经验,干着急却没有办法。
老婆有难,小丈夫自然要挺身而出!我急忙躬身施礼道:“大人此言差已,天子乃万民福祉所在,大秦安危系于一身,怎可等闲视之!妖族虽然可恶,但我朝上有明君在位,朝中忠臣良将无数,国力正蒸蒸日上之时,只要圣君安在,天下自然归心,区区妖族又何足挂齿呢。我韩师伯正是为了恳请天上诸仙君护佑陛下龙体安康,以保我大秦江山啊!”
“噗……”,听到我的一通胡搅蛮缠,师兄差点笑出声来。那位朝廷官员更是气得面色青紫,偏偏我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这里又是金銮殿,实在不便发火。底下的江湖人士则都安静下来,因为我话里话外都提醒大家,道门的身后是代表仙界最大势力的大佬们,虽然他们不能插手人间朝廷的事情,可是想为难江湖中的各大门派,却是轻而易举!想跟在朝廷后面侵占道门的利益,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大腿能不能拧得过别人的胳膊!
当然,旁边自然有人不甘心,另一个官吏立刻跳了出来:“这位小英雄固然勇气可嘉,可是这妖族可不是什么鲜疾之患,当年我大秦太祖何等英雄,又有你师祖—道圣顾辞玖,谋圣吴渊明,兵圣孙止戈,三位先贤相助,也不过将他们赶至极北。现今他们谋划已久,再度崛起,绝对不能等闲视之,如果道门大贤们对国事如此掉以轻心,实在是令人忧虑啊!”
你师祖都拿妖族没办法,你一个黄口小儿就别胡说八道啦!
哼,想当年老子大学时在网上和别人对骂什么时候输过?我毫不慌张,抬头看向那个人平静地回答道:“大人所虑甚是,不过开国先贤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今天的陛下和大人们未必做不到!当今圣上自登基以来,就励精图治,雄心不弱于太祖(刚愎自用,志大才疏);丞相吴天吴大人,一心辅佐陛下,除弊兴利,志向不下其祖(玩弄权术,欲壑难填);朝堂之外,更是英才辈出,不论是碧霞谷的左照云谷主,还是西南万安的王家家主王东拜先生,文采武功皆可比肩先圣。我大秦国势正当鼎盛之时,非立朝之时可比,天下能人之多更非道门一家可囊括,大人难道不应该信任这些英才,请朝廷给其机会为国效力,而不是仅仅将目光放在道门一家之上?大人如真的这般想法,小子我固然与有荣焉,可又置天下众多英豪于何地,又置陛下于何地?”
安静,大殿中从上到下一片寂静!你们不是很能吗?你们不是觉得道门碍事吗?好啊,道门现在不玩了,空出舞台,轮到你们去表演啦!各位,吴天,左照云,王东拜,你们不是跳得最欢吗?你行你上啊!
不理会那位张口结舌的官吏,我又继续说道:“朝廷如果真的觉得非我韩师伯不可,也大可不必担心,只需一纸诏书,我道门一向忠公体国,我韩师伯自然会前来为国效力!”
说罢,我就低下头,装出毕恭毕敬的样子。不过心里却暗自冷笑,即要道门为你抗敌,又要占道门的便宜,做梦!你不下个罪己诏,把所占的利益十倍还回来,就别妄想我们为你效力!
虽然看不到皇帝的脸色,但我相信不会太好,因为过了好半晌才听到皇帝说道:“嗯,裴爱卿就先到一旁休息吧。”虽然声音很平静,但是怎么听都带着一丝恼怒。
我也知道这种国家大事不可能三言两语就翻盘,但是只要师娘师伯下定决心,等妖族打进关的时候,这些人就不得不低头,所以只是默默地随着师娘和师兄站在了一侧。
现在的皇帝秦雍有没有继承秦太祖的雄才大略,我不知道,但是秦太祖的专横,他绝对学得十足十,对我们的报复来得很快:百家大典的开幕宴席,我们非常荣幸地被安排与皇室宗亲一席,只是位置非常偏僻,属于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而同席的都是各地藩王的侧妃们以及庶子们。
看到坐席的那一个刻,师娘的脸色铁青,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堂堂道门宗首竟然被如此羞辱,师娘当时就要退席,不过被我劝阻了,就礼仪规格上讲这等级不低,只是具体位次有问题,随便找个低级官员出来道个歉就行了。如果我们退出,恰好给别人批判我们藐视朝廷,专横跋扈的借口。道门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不能授人以柄!不过师兄毕竟年轻,受不了这种暗刺,借口身体不适,离席而去!
呵呵,古人还真是淳朴,论恶心人,在我这种经历过现代社会倾轧手段的人的眼里还真是不够看的。强拉着师娘坐下后,我就开始安心看戏。果然除了一些道家同门,就没有人敢上我们这里来搭话的,倒是同桌的侧妃和小王子们对我们充满了好,毕竟以他们的地位平时是不太可能接触道门大贤的。其中不少王子更是被师娘的美艳所吸引,不时侧目偷瞧。
无论我们心里怎么想,接下来的整场宴会依旧是日闹非凡,毕竟在场不少都是江湖人士,指望这些人行礼如仪实在是强人所难,不过据说当年的秦太祖秦渊就是个地方豪强出身,所以皇室在这一点上倒是一向比较亲民。
宴会一结束,百家大典算是正式开始了。整个大典总共七天,分为今天的虎啸宴,明后两天的博采会,第四天的授业记,最后三天就是擂台比武。这个百家大典是大秦的二代目秦太宗秦望所创办的。当初这位接任的时候,正是大秦最后一次北伐失败,十万黑旗军尽数战死在极北之地,连秦太祖都为妖女鹿朝歌所败最终同归于尽。大秦一时间风雨飘摇,正是这位秦望挺身而出,召集天下英豪齐聚洛京,一番合纵连横后,总算稳定了局势,从此百家大典成为每三年一次的惯例,算是大秦皇室与豪门共治天下的一种政治表态。只是后来,名声扩大,连西域甚至海外的宗派都参与其中,于是这个大典又成为各个门派争夺政治影响力的场所。其中三天的擂台比武更是大家展示自己实力的重要舞台,百余年来至少一半的头名都为道门所获得。而随后三年的利益分配又或多或少受比武排名的影响,也难怪无论是师娘和师伯对此都极为重视。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师娘陪着我逛遍了大典的每个展台,看到各式各样的珍异宝,大开眼界。更令人兴奋的是,天下各门各派的术法以及法器展示,比如可以御风飞行的魔毯,随意改变外形的迷幻珠,无不穷人之想象。在第四天的授业记中,作为道门的代表,师娘登台传道。自然这次她可不会象梦中那样大谈什么【闭宫之术】,而是比较大众化的【清明养生术】,内容非常精彩,美中不足的就是整个过程中,师娘都坐立不安,不但说得磕磕巴巴的,脸上更是绯红一片,香汗淋淋,令在场听众诧异万分。只有我暗暗好笑,又有谁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