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了,真宛如自家子侄。
跟自家子侄说话,也就不必那么多繁文缛节,引经据典了,他直截了当道:“好好的学校,传道授业以解民之忧,本是大好的事情,怎么偏要女子来?你可知男女不同席、男女授不亲、男女不杂坐,若真的要招女弟子,光是这三个问题,你要如何解决?”
男女之大防,顾璋心里只有叹气。
顾璋深谙辩论精髓,不答反问道:“我有一事不明,这三规定之男女大防,分明是对男女双方的礼教约定,为何最后退让吃亏的,只有女子?既然男女不杂坐,不同席,为何您老人家不说让男子回去?”
顾璋睁着一双单纯的、好的、求学的诚挚双眼,望着李老,十分积极地回应李成的问题和疑虑。
李老被噎住。
他下意识觉得顾璋是故意的,可再看看自己最爱的十万个为什么,又想想顾璋平日里思想、做事的与众不同和跳脱,还有眼前如此诚挚的眼,李老又觉得,会不会天才就是如此,思维方向与常人不同?
顾璋态度诚恳,难得碰见会被他迷惑的人,装乖装得十分来劲儿。
这种被偏爱的事情,连他娘都早早收回去了,说他没有小时候长得惹人怜爱。呜呜呜,感动!
顾璋十分积极地和李老讨论,意识到他很喜欢十万个为什么,便把话题慢慢往这个方向带,他边给李老说自己的解决方法,每次还不忘记夹带私货,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
这么美好的未来,真的要因为这点偏见和礼教打折扣吗?
顾璋哄人绝对是一流的,画饼也是一流的,因为他见过真正的饼,也知道大致怎么做饼,别人的饼虚无缥缈,他的饼仿佛能闻到诱人的香味,真实到好像真的伸手就能拿出来吃到嘴里。
顾璋一边哄着李老,掏空他肚子里的想法和疑虑,一边又给他画又大又香的饼。
李老都没注意到,他的坚守在一步步沦陷。
他甚至在惊讶顾璋才思敏锐,甚至有股天马行空的浩瀚灵气,那种无拘无束、仿佛天地任遨游的大气,让他心中惊骇。
顾璋此子,不是不懂礼教,是心中有更宏伟的大义啊!
为了百姓,为了民生,大义之下,区区小节又算得了什么?顾瑶光小小年纪都不怕非议和谴责,不怕异样的目光,他怎么能在人家大步向前的时候,还拖后腿?!
第二日早朝,顾璋趁热打铁。
不想为小事对上顾璋的官员们,站在原地望着自己的脚尖,不说话。
中立派也不发言。
最顽固的一小批人,齐齐地看向李老。
然后就听李老上前一步,掷地有声地表示支持。
顽固派:???
这个世界怎么了?怎么睡一觉起来,就变成了他们不认识的样子?
他们的领头羊,怎么忽然投奔隔壁小狼群了!这不合理!!
因为太过惊讶,震撼得脑袋发空,所以也没反应过来,不知要如何应对。
朝堂上地没有一个反驳的声音,这事情总算是彻底成了。
***
消息一传到各个都府,县城、乡镇,百姓们反应不一。
农家自然是高兴的!
“大妹子,你快出来,你家巧儿也能去跟着顾大人学增产的法子了!”
十里八乡都高兴,他们这儿原本没有的,一个都没有!
现在突然冒出一个能去学的,怎么能不高兴?
连原本不怎么疼爱这个女娃的父母,都一改疾言厉色,脸上多了些笑容。
仿佛之前发现她去领过钱却没带回家,打的那一巴掌不存在一样。
这个叫巧儿的瘦弱女孩,背上背着足以压弯她肩膀的柴,紧紧地握住了手里半张盖着红章的纸条,抿紧了嘴唇。
若说贫苦人家是为了那几文钱,那么富贵人家,就是为了名。
报刊本就是官府发行的东西。
又从第一刊开始,就被顾璋集齐朝中大佬名人文章,硬生生拔高了格调。
故而在许多地方,都极受文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