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成年人的歇斯底里,都不约而同地没有殃及周围物品。
只有周兰皓一个人一动不动地站在旁边,脸上的表情冷着,似是不屑,也似麻木。他沉默地旁观了一会儿,在这期间的他仿佛也是周围的一个静物摆件,与一旁的争执毫无干系。
许一零站在穆丽菁身边,突然感到肩膀被轻拍了一下。
“抱歉啊,借个东西。”
隐约听到这句话后,随之而来的是尖锐刺耳的玻璃碎裂声突然划开争执声。
周兰皓把桌上的玻璃杯摔碎了——瓷砖上的玻璃碎片在灯下闪着冷光,仿佛被映进了他的瞳孔。
“别吵了。”他的视线在众人身上逡巡,最后还是稳稳地停留在他父亲身上,“我已经想好了。”
穆丽菁狐疑地盯着周兰皓的表现,随后又瞥了一眼穆丽梅惊恐未定的眼,突然反应过来什么。
这次她再也不像之前那么犹豫,把穆丽梅的不易、她为穆丽梅感到的不公、孩子对母亲的重要性,只要是能说的统统说了出来。
穆丽菁自知她是个在穆丽梅哑口无言的时候的传声筒,但这些话语里不断地掺进她自己的感情,她越说越激动,恨不得对着周兰皓的耳膜嘶吼出来。
“嗯……”
周兰皓仍旧无动于衷,只用平静而简单的一句话结束了对穆丽梅而言是无以复加的伤疤、对穆丽菁而言更像是一场梦的晚上。
他说:“爸,我们回家吧。”
“……你在想什么呢?”许穆玖的疑问打断了许一零的思绪。
“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小姨对他这么好,他却想跟着姨父?”
许一零一边走一边回忆那天晚上周兰皓的表现,向前走的时候没注意到右转的电瓶车,被许穆玖拉了回去。
“车。”
“哦……”许一零往许穆玖身边靠了靠,接着问道,“他为什么不为小姨考虑一下?”
“……你怎么就认为他一定会为别人考虑呢?”许穆玖的语气有一丝不满,“他这么做是因为好处更多。”
人是自私的,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往往趋向利处更多的选项。而且,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牺牲别人的利益之间,像周兰皓这样的人,当然会选择后者。精明如他,或许除了表面的牵扯,他还会有更多其他考量,如何选择,他肯定早就在心里权衡好了。
“人都是这样的。”许一零顺着许穆玖的话,喃喃说道。
“对,都是这样。”许穆玖答道。
自己也是这样。虽然平时嘴里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不能当自私的人,一定要为别人考虑,可真正面对选择的时候自己又会如何,谁能保证呢?
口头的宣言在面对趋利避害的本能的时候总是不堪一击的,也正是如此,言行合一的品质才显得如此珍贵。
他真希望自己就是个言行合一、自制力强、慷慨无私的人。
但在选择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他能在别人进行选择之后评价他人,却不能在自己选择之前为自己的行为妄下定论。
“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做?”
面对许一零这熟悉的发问方式,许穆玖觉得自己的确已经告别军训、回到了以前熟悉的生活。
然而,他并不敢直言回答,也想不到比较好的答案。只能面带歉意地答道:
“我不是他,我不清楚。”
“那如果,你就是你。比如……”许一零迟疑了一下,然后继续问道,“比如现在,我们爸妈离婚了,你会跟着爸还是妈?”
许穆玖微微一愣,转过头看了一眼许一零认真的表情,无奈地笑了笑。
也就只有许一零会和他不开玩笑地讨论他们爸妈如果离婚该跟谁这种问题了吧。
许穆玖把胳膊从许一零的手中抽出,转而用自己的手握住她的手,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这个问题。
少顷,他缓缓说道:
“你现在问我,我好像也回答不出来。你看……爸妈他们几乎不吵架,也没有其他人插足他们的感情,他们的感情没出问题,他们的事业都很稳定,没有明显的经济问题,我们家里的关系也没有出现其他裂痕和差错,所有事都好好的,没有可能突然离婚。对我、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个假设根本就是不成立的。既然不成立,那么也就没有相应的答案。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会选什么。”
“嗯。”许一零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自从掺和了下小姨的家事,她越发觉得自己如今拥有这样的家庭,真该好好感恩。
许穆玖的话她都听进去了,她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但是,刚才她问的两个问题都是以“不知道”结尾,难免有些失落。
“不过,”许穆玖继续补充道,“我发现自己倒是把前面一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不是周兰皓,就算把我放在他的位置上,我现在面对的情况也不可能和他一模一样。因为我是爸妈的孩子,我的存在也是他们婚姻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就有一部分的作用,我和他不一样,作用就不一样。我就直说吧,我不喜欢他一直置身事外的态度,既然拥有一部分主动权和影响力,那就去把握它,去争取,做到力所能及的。就算不能挽回结局,我也不想用‘应该’、‘注定’当理由坐以待毙,等着最后的结局降临到头上。”
“所以,其实第一个假设也不成立,对不对?”许一零了然地笑着问道。
“……嗯。”许穆玖心虚地点点头。
虽然刚才的话是出自真心,但他一开始不做具体回答还有一部分原因。
他担心自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利弊、说出“人就是自私的”甚至“他就是自私的”这类言论。
他现在不希望自己在许一零心里是一个自私或者有其他明显缺点的人,但他不想装模做样地编漂亮谎话骗她,所以他下意识用未知作为害怕解释的掩饰。
其实,被生活里的事困扰的人不止她一个,他也有一些问题想问她。
“许一零,”许穆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你有没有想过,你想有完美的家人……不是,理想的家人的样子,比如,理想的哥哥之类的?”
“理想的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没有想过,也许小时候想过吧,但我早就忘掉了。”许一零如实回答道。
“……噢。”
许一零留意到许穆玖有些不自然甚至有些低落的情,觉得蹊跷。
“你问这个做什么?”
她联想到了一些事。
理想的?
难道,这就是他以前逞强的时候的心理活动吗?
刚才他讲得头头是道,把她讲通了,怎么现在他自己又迷糊了?
她之前纠结这些问题,试图通过换位来寻求一个明确的答案,她本认为这些问题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牵扯的背景因素太多,那么即使只是换了一个答题人,问题也与原来的问题不同了。虽然问题的条件限制个人,但是个人同样也对条件进行了反作用,这些反作用不该被忽视。从别人处得来的答案不能照搬到自己的问题上。
每个人的答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已有的现在是唯一的。
比起假设,为什么不先把握已有的主动权、珍惜好实实在在的现在呢?
许一零借用刚才的问题反问许穆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