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舒小手刮着脸:“小叔羞羞脸”
谢卫远理直气壮地说:“你小舅舅也一样啊,我们算是干净的了,天天洗澡换洗衣服,和我们同龄的有几个五天都不洗不换的,一靠近就是一股酸味”
谢承瀚捏着鼻叫嚷:“要吐了要吐了”
谢云舒有样学样,捏着鼻子:“要吐了要吐了”
谢承熹谢云芙:“吐”
谢母和赵晴被孩子们逗着哈哈笑,谢卫远挠挠头,笑就笑吧。『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何氏抱着女儿抿着嘴笑,相公小时候这么可爱。
赵晴饶有兴趣地问:“大嫂,我相公那时是什么样的”
“白白净净的小书生,每次见到他都在看书,我一直以为是个呆板固执的书呆子。”
赵晴笑:“我就是被他外表骗了,第一次见他时,青色书生长衫,一把扇子摇啊摇,啊!真是翩翩少郎!成婚后,完全不是那回事。”
“我现在也是翩翩少年郎”,谢卫辰摇着扇子过来说。
“不,现在是青年油腻书生”
“哈哈哈哈”
“娘,饿,吃”
“没开席,先吃点心垫垫”
“不要吃肉肉”
“肉肉”
“肉肉”
开席时,晒场人声顶沸,福家村人口由最初时的八百来人增加到现在的一千三百多人,加上几家请外面来的短工,开席一百五十桌
谢家挨着晒场,晒场地方不够,前院摆三桌,谢家女人和亲近的人坐席,三兄弟去苏家坐席陪客,后园收了玉米的地里也摆了十桌
吃席后,谢承熹不肯从苏叶怀里离开,紧紧抓着她衣服不放。
有婆子丫头们收拾,苏叶也不把他强塞给婆婆,苏叶抱他起身,亲亲他的小脸蛋:“小宝贝跟娘亲觉觉去,云舒,睡午觉去”。
“不要,我还要玩”,谢云舒叫道。
谢承熹幸福窝在娘亲肩上,他最最最喜欢娘亲了!太好了,姐姐没来跟他抢娘亲。
晚上,天黑时才散席,谢家水井边排满一筐筐没洗的碗盘筷子,明早洗了擦干,和放几户人家里的一起清点,再归放回祠堂。
真是又高兴又热闹又累的一天。
苏叶哄两个孩子睡下后,回到前院,正好三兄弟摇摇晃晃地回来了,三人虽走路不稳,但脑子还是有些清醒的,认得人。
喝了两杯薄荷水,洗了澡,谢卫华酒醒了,抱着苏叶闷声说:“叶子,我嫉妒岳父了,卫辰没考中,我以为我自己没那么在意,但看到意气风发的岳父大人,我心酸酸的”
苏叶抚着他背,轻声说:“你还真当卫辰是儿子啊”
“差不多”
“卫辰资质不差的,认真读几年中举不是问题”。01bz.cc
“嗯,接下来三年我亲自监督他读书”。
苏叶拍拍谢卫华:“别给自已和他那么多压力”。
“我想卫辰中举后在后园挑个位置建起谢家祠堂,第一代由爹开始”。
苏叶默了一会:“好!”
次日,谢卫辰起来太阳穴还鼓鼓的,晕呼呼的,喝着白粥送菜脯,便听大嫂说:“二弟,大嫂今天起就开始为三年后你中举办村宴做准备了,你努力啊!”
谢卫辰瞬间清醒了!不妙!
第23章 第23章心疼
谢卫辰一直觉得大嫂对他走科举这条路支持却并不怎么上心,她的态度是考中是好,考不中也没关系。
她甚至曾说过:官场复杂,没有灵活的头脑,坚强的内心,坚定的意志,足够的钱财,自保的身手,走上仕途是给人当炮灰的命。
现在态度改变了,居然催他读书了,是大哥和她说了什么吗?
谢卫辰想不通也不想了,反正他心里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争取三年后上榜,他觉得她娘那话是真的,真要考到头发白了,那
谢卫辰夫妻俩去了府城一趟,搬回行李和书
在家两天,谢卫辰觉得家里孩子太吵,不能安静读书,提出搬到河南岸边的一栋房子里去住
谢母谢卫华答应了,他的书童跟着侍候,苏叶跟他说:“刚好你们从府城带回一个厨娘,她过去负责你的三餐吧”
谢卫辰眼闪了闪,还是家里的饭好吃。说:“她住家里,一早过去备早饭和午饭即可,晚上我走回来吃,和孩子们聚聚,再走回去,也算锻炼身体了。”
谢卫华:“要不这样,晚上住家里,白天去那里读书,读一白天书时间也够长的了,晚上不必熬夜看书,那边房间也给你布置好,想在那边住一两晚也可”
谢卫辰:“好吧”。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过两天,苏世刚父女上门,来还借款,苏叶收下银两,借条给他们。
苏世刚撕掉借条,说:“叶子,这次我家能起来,全靠你,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事尽管来找叔”
苏叶笑了笑:“刚叔,没有大恩,你我之间是交易,两清了”
苏世刚:“叶子,刚叔不会说话,但不傻,你拉了我家这一把,我会记心里,我们回了,你忙”
不待苏叶回话,两人急匆匆走了,苏叶
农事这边,冬小麦种完,红枣打完,红枣一半晒干了装袋,给苏世泊先运走。
枣树谢卫华和苏叶种得很疏,一亩平均只种五十棵,谢晓竹的八亩嫁妆她自己收,三十二亩的果园种了一千五百棵枣树,几棵脆枣,几棵苹果树,几棵桃树,几棵杏树
今年的枣树每棵约能打下一百斤新鲜大枣,三斤鲜枣能晒出一斤干枣,苏叶大致算了算,今年干枣约能收五万多斤
苏叶想着村里几家种枣大户,有些担心地和谢卫华说:“这么多红枣,能卖得出去吗?”
谢卫华信心十足:“放心,干红枣是好东西,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好的一百多文一斤,最差的也要八十多文,第一批姑父运去京城了,第二批晒出来运往江南”
当初这落脚的位置真不错,南北官路通畅。
苏叶估算一下,家里的红枣是挑过的,出货价如是五十文,五万斤也有二千五百两了,如果这笔钱到手,这几年投到果园的银钱全部回本(抱括谢晓竹那八亩),还挣了,还不算鸡蛋,鸡、鹅,卖牛仔的收入
苏叶把这预算和谢卫华说了,谢卫华感叹道:“我们买的地不好,最早投入成本太高,买南边荒山的那些人赚翻了”。
苏叶:“这挺好”,不出风头
谢卫华笑:“不错”
十月下旬,红枣全装袋,运走绝大部分,苏叶算好了工钱,让谢卫华去给短工们结了银钱,每人另奖二百文,挑出有瑕疵的红枣每人给了二十斤,每人一条腊肉
领了工钱东西后,赵爹看谢卫华欲言又止,谢卫华看向他:“有什么事?”
赵爹鼓起勇气说:“我想跟谢东家买一对兔子回家养,不知谢东家卖不卖?”
谢卫华:“可以,你去找陆石办”
赵爹一脸感激:“谢过谢东家”
谢卫华笑了笑:“十位干活都很不错,希望明年这时候我们还有合作机会。”
十人也希望明年还能来打短工,一致称声只要谢东家要人,他们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