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录跟踪”之类的小工具来协助自己;二则河西体坛那个新成立的“新媒体部”,似乎和川跃的关系非常的密切,那个领头的部门主编言文坤,是个挺能办事的,又有一些媒体圈和体育圈的人脉;而里面的一帮90后小孩子个个都很懂行又能熬,有他们冲在前面解决业务问题,自己只需要做一些牵线搭桥的工作就可以了。
而进一步的,当自己看川跃实在太忙,以某种“前台行政”的本能去帮忙他处理一些生活上的琐事时,川跃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所以她每天都要替川跃买早餐,订工作餐;她每天都在调整,用牛奶和糖的比例去试探川跃对咖啡的最佳平衡爱好点;她给川跃叫快递、买票子、订餐位、订机票、拿干洗的衣服、她甚至要找保洁阿姨,去帮川跃打扫他那间单身公寓,川跃更干脆丢给了她一把他公寓的钥匙。
想想真不可思议,这个小小的“准科长”,居然就敢这么大大咧咧几乎拿自己当生活秘书来用……机关不比企业,即使是局长厅长市长省长,也不会明目张胆配什么生活助理女秘书的。而这个川跃,除了一直很礼貌的“谢谢”“谢谢”之外,看他的表情,其实也完全没有多感谢的意思,根本就是一副受之无愧、理所当然的样子。这可能是官家公子哥的本能吧。
除了工作生活上密密麻麻的安排,川跃的私生活也有一部分要自己帮着安排,晚餐常常在外面吃,要替他订一些高级餐厅和酒吧的预订位,在社会上的活动也多得恐怖,他约见的人也逐渐不避讳自己……想想这些人……简直都让李瞳咋舌,有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李瞳这一点是训练出来的规矩,不管川跃见的是谁,她都明白什么哪些细节是自己要理解透彻,哪些细节是自己要装作没看见。
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在她的心目中,川跃就是她的“老板”……就仿佛是她第一天进晚晴公司实习,遥遥眺望晚晴公司老总夏婉晴时的目光:这是我的老板,不知道我能否得到她的青睐。所不同的是,夏婉晴有3200多名员工,其实也许根本记不得曾有过自己这么一个下属。但是川跃除了几个实习生,和几个老掉牙的扔在机关里混日子的科员,目前也只有她一个真正的“下属”可以去用。
这一方面让她累得脚不离地,另一方面也让她心满意足。从敲开川跃的办公室门的那一刻起,她就期望着这种走向。她一向都明白,“生活秘书”意味着多大的信任和亲近,还有资源和特权。
她是在赌,赌川跃刻意让渡给自己足够多的资源和特权,她厌倦从最底层一步步的爬升,她也知道,按照那种励志读物里“努力、奋斗、加油”的胡扯,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一个平台,一块跳板,一个助力。
倒是川跃好像没有意识到目前的自己刚刚来到省局,真正的身份,只是一个实习期的编外文员,还没有转正,他没有许诺过她行政上明确的转正或者调动,名义上的升职或者加薪,当然,省局毕竟不比企业,这些事情也未必真是川跃做得了主的。甚至如果传言属实,川跃即将调任河溪市局或者某个中心,到时是否会带自己同去,也没有任何暗示。
只是当李瞳开始处理很多诸如付保洁阿姨、洗衣费、公寓水电费、汽车油费等私人费用时,川跃专门给她私人开了一个银行账号方便支付,然后打进来了15万现金!
李瞳当然明白这笔现金是一种馈赠,付费哪里用得了那么多。是对她额外付出劳动的某种报酬和肯定。她也纠结了一下,要不要去找川跃旁敲侧击问一下这笔钱她可以怎么处理?但是反复思考再三,她还是决定不要开这个口……她不能让川跃小看了自己的格局去“老板,这笔钱太多了。”
“你拿去花吧。”
不,这不应该属于川跃和她的对话风格。
她已经逐渐理解了川跃这种人的世界观。除了替川跃支付各种费用之外,这笔钱,她也却之不恭的用来购买化妆品、西装、打车、甚至还购买了一套小型的德国产的胶囊咖啡机放在办公室里。
老板给自己的钱,自己当然可以花了,但是要花到点子上,自己应该光鲜、靓丽、时尚、精彩,生活精致、富有品味。这应该就是川跃希望自己用金钱可以买到的。
至于其他的……
上个月底的时候,省体育局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刘铁铭亲自抓,成立了一个“公共关系办公室”,挂在群体处下,由石川跃担任“代理办公室主任”,享受科级干部待遇。省局里上上下下,多的是会闻味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刻意的提拔,甚至成立这个办公室,就是为了安置石川跃这个人物的。按理说,这样的办公室应该是科级编制,但是没有那么不开面的人,会认为这是群体处下的一个科室,甚至都在传言,这个不知所云的办公室,纯粹是个过渡,石川跃利用这里做跳板,很可能在两三个月后调任河溪市体育局担任分管足球中心和篮球中心的主任。
按照这种猜测,这个所谓的“公共关系办公室”纯粹是个临时部门,又是新成立的试点编制,按照机关里的“效率”,本来应该还处在慢条斯理的“筹建”过程中,除了划拨了两个没有编制的刚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实习生外,其他几个处也用了各种理由,调了几个人来胡乱充数,就是那种纯粹在机关里混日子的老名额老混子。反正也是个不知所谓的部门,养几个不知所谓的闲人罢了。办公室是刚刚成立的,石川跃这个主任,按理说,就等着级别含糊一下,就可以调离升官,应该感激涕零领导们的良苦用心和栽培,根本不应该在行政和人事问题上发言。
但是这个叫石川跃的新晋红人,却仿佛根本不在乎那些“规矩”,也好像无视那些传闻。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循序渐进,没有遮遮掩掩,也无惧人言人语或者艳羡或者嫉恨的目光,他居然只是和人事处打了个招呼,就直愣愣的把自己调到这个办公室来。
在省局这种地方,直截了当的调动一个新进的新人来身边工作,而且摆明了是个馋人的美女。而这个美女更是除了这个领导,谁都不认,又和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截然不同,每天都是小西服白衬衫,飘飘长发修饰的一丝不苟,精致时尚,性感诱惑,这本来是非常古怪和非常犯忌讳的事。几个大领导虽然未必会在意,但是基层多的是嚼舌头的人,难免人身后要风言风语。但是似乎这对石川跃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李瞳也受到了许多白眼和闲话。但是对李瞳来说,这已经不是她的感受的问题,而是一种成功和满足。川跃都不在乎,她怎么会在乎。
自从川跃升任这个实际上已经高于一般科室的“办公室主任”之后,几乎是省局人人都看得出来的川跃前途无量了。也会有三三两两的人,包括年轻漂亮风骚的实习生、和自以为老资格的机关老混子,来吭吭唧唧的接近和献媚,至少是拉个关系备条后路。但是川跃只对自己,表达了这种信任。
公寓钥匙,私人账户,直接调动。
这究竟是在奖励自己那天敲开川跃办公室大门的勇气和直接?还是更多的是在奖励自己拼命的付出和努力的工作?毕竟,机关里绝大多数基层庸庸碌碌的混日子职员,只想着吹牛拍马就可以谋生活了;也多的是两腿一分的小姑娘或者风骚少妇,仅靠那点女人天生的资本来过日子。谁能比得了自己这么拼,而且脚跟子站的这么狠……她甚至已经不当自己是什么省局的编外文员。而宁可当自己是川跃的私人秘书。
唯一可惜的是,川跃虽然恭维过赞扬过她的容貌,甚至露骨的赞扬过她的身材和穿着品味,甚至一点都不客气的“建议”过她的丝袜颜色。不过李瞳从川跃的眼睛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