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还有沈文少爷以及三爷和夫之外其他
都不太清楚。”
陈年听着这话心想着:“好了,现在知道的又多了一个。”
不过这些话他肯定是不会到处去说的,毕竟这是
家的隐私,能够从孙师傅这里知道就已经相当幸运了。
回到武馆之后没过多久,那些菜贩子便把菜送了过来,而陈年又重新把注意力转回到了做菜上面,酸菜白这道菜,陈年以前在长白山上王闯那个林间小屋里吃到过。
不得不说,在大雪纷飞的山上,外面飘着雪,家里点着炉子,煮上一锅酸菜白再来上一大盆香
的米饭吃着别提有多爽了,吃着这些喝酒都能下下去一斤。
虽然后来陈年没有将这道菜搬上红红饭店菜单,但那滋味儿他现在还记得。
所以相比之下,陈年还是更期待孙师傅所说的烧二冬。
毕竟听都没听说过。
“烧,冬应季吃是最鲜的,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做三四次,那帮小子们都很吃。”孙师傅说道,“你先把笋和冬菇处理一下,回
看看我怎么做。”
陈年听后当即便行动了起来,他发现孙师傅虽然和之前的那些师傅一样,都很信任自己,但其中有不一样的一点是教学方式。
那些师傅都是让自己练习着做在实践中学习,而孙师傅纯粹就是在那边演示,然后让自己看,和自己教土地的模式差不多。
不过这对于陈年来说也不错,至少看过一遍自己再琢磨,总比用脑子想要省事儿的多。
像是小笼包、宫保丁、鱼香
丝这种的还能够根据吃过的菜来进行逆推,而且这种比较家喻户晓的食物做法无非也就是那几种。
可像是烧二冬这种,光听名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菜就没办法了。
当然像处理食材这种活还是得自己来的,老师傅就只要负责烧菜。
“冬菇要把根切掉,然后从中间切开;冬笋先左右切成三半,然后再从中间用斜刀切开。”孙师傅说了一下这几样食材该怎么处理,陈年顿时心领会。
由于要做几十个的菜,所以冬笋泡了一盆儿,冬菇又泡了一盆。
量都很大。
泡了一会儿之后陈年才开始细细地将其洗净,等到这两样食材完全洗净,陈年就开始按照孙师傅先前所说的那几种办法去改刀。
这几种切法很简单,基本上不怎么需要刀工,有手就行。
“冬笋要是不焯水直接炒,吃起来会发苦发涩,焯过水之后那苦味儿就没有了,何况冬笋这玩意儿是时令菜,在焯水的时候要记得放点糖,能提味道和增加鲜味儿。”孙师傅给陈年讲着其中的原理。
可实际上陈年在这方面懂的是要比孙师傅多的,孙师傅只知道冬笋如果不焯水的话会有苦涩的味道,但陈年知道那是因为里面有酸。
而且这东西虽然做好之后吃起来鲜,但肠胃功能比较弱的并不适合多吃,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吃多了会引起肠胃不适。
中国文化博大,冬笋也是古代常用的食疗食材之一,因为在中医上也有记载:笋味甘、部分微苦,
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
《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
《本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这都是以前陈年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看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