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上一九九七,就垮了!(20)
她才如梦初醒!
家垮了,寺院不收她出家?
她只好跟家人熬过破產躲债的岁月?
她害怕来生没有福报?一有钱就布施出去!
如此疯狂的过日子?后来乾脆住在外面,不回家了!
直到有一天,她才看清真相!
因为出家不一定人去出家?人不出家,心出家,也可以!所谓在家出家!也比较能够广作佛事!执着出家,也不对?
可是好好的一个家真的就这样垮掉了?
第四十六个故事:真理无价可言
天珠儿。01bz.cc
耶穌当年传播的福音即是:自由!平等!博爱!
罗马帝国在歷史上,也是个民主自由的新帝国,有很好的科技文明的成就!
为什么耶穌要强烈的表达他的自由意愿?平等的意愿?以及博爱的意愿?一些丧失国家的人民,失去主人家的民族,以为他是救世主?而追随他!
因为,人民生活苦,心底里也苦。
帝国忙着征战,不把民生放在心上?
耶穌才大受欢迎!有机可乘。
真理是什么?
法华经有一个穷子与豪父的故事。
以前有一个老父带着他的儿子,云游四海,在半路上父子俩失散了?老父只好在失散的城市住了下来,心想:有一天,这个儿子会回来这里找他的?
儿子流浪他乡,生活不怎么好?靠着苦力过活!有时连一顿饭也没得吃?
这样过着漂泊的日子。
有一天,不知不觉的回到跟父亲失散的城市来了?也就是说:父亲现在居住的城市!
老父在这里经商致富!家财万贯,除了豪宅之外,还有很多家臣和使用人,以及无数的象马牛羊车。家里的金银宝玉推积如山!
生意作得很大,简直富可敌国,家里全国的商人来来往往,非常热闹。
老父现在唯一的烦恼即是:
「我有这么多的财產没人继承?如果我死了?不就被充公了?我与儿子失散五十年之久了?如果能找到他,不知该有多好?
儿子呀!
你究竟在哪里?」
「唉呀!饿死人了?」
「请问有没有地方要僱人?我想找个工作,」
「你到富翁家去试试吧!」
墙很长一时之间找不到进口?
一走进去,却被里面豪华的设备吓坏了?
心想: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
就要逃走!
富翁在楼上的阳台一看,「啊!那不就是我的儿子吗?错不了!」
「快快!叫人去把他找上来!」
佣人前去捉他,一吓,他晕了过去!
富翁看了大叫:「算了!算了!放了他!」
心想:不能急?
就叫人暗中跟踪他,他找到一个贫民窟,做一份挑粪的工作。「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勉强糊口。
富翁派了两个贫民去帮他挑粪,做他的同事,暗中照顾他。他的身体才逐渐恢復健壮,与充满活力!
富翁偷偷去看他,看他心满意足的样子,不免心酸!
「满足于扫厕所的工作?真太不像话了?」
后来富翁找到一个方法接近他的儿子!以便开导他。他装扮成平民模样!到厕所那里对他儿子说:「年轻人,你要一直呆下去,不要到别的地方去喔?关于生活的问题,不用担心?你只要安心的工作,就行了!」
「你,你怎么对我这么好?」
「你人这么诚实可靠,待人之道又客气,我可以叫你儿子吗?」
「太令人高兴了!谢谢!工头大人!当然可以!」又说:「失陪了!我得去工作了!」
「好的!」
富翁看他佝僂了身子工作?好不心酸?心里叫着:「儿子呀!辛苦你了!」
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儿子可以自由的出入富翁家,却仍然住在草屋里。他已经五十岁了,富翁也已七十岁了!
有一天,富翁叫他来见,跟他说:「我有一个心愿,我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希望交给你来保管!」
「啊!您说什么?」儿子慌忙跪下来说:「这么重大的任务,像我这样低贱的人?是无法胜任的?」
「不!我已经老了!你正好是这些财產的所有人,我不是叫你儿子吗?」
「咦?」
「总之儿子你替我好好保管财產就是!」
「是!」
就这样儿子开始管理庞大的财產!
知道一切的状况,但是他一点贪念也没有?只是一心一意的作好他的工作!
却逐渐改变了原本卑怯的心?
有一天,富翁叫他到床前,告诉他说:「我快不行了?你明天请贵族大臣来,我有要事宣布!」
「是!」
第二天,富翁当着眾人,宣布他即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将继承他一切财產!
佛说:眾生皆是佛子,皆有佛性!皆堪成佛!
智慧财富不求自得!
然而眾生流浪生死,而不自知?
正如同穷子,一天到晚为生活而打拼?
佛陀对眾生循循善诱,如富翁对穷子一般。
一步一步的教导穷子,出人头地。
引导眾生走向真理,幸福的境界!
第四十七个故事:吴母的停损点
余彩衣。
我相信在这个世间所有的成功的模式,可以一再复製出来,而得到一再的成功!
财富亦然,在一个模式之下,一再的复製出来!
只是有些人,哦?大多数的人,他们不追求成功,也不追求财富,反而发愿读懂佛经,利益眾生,或者是一群糊涂蛋,不仅找不到方向?也不知如何努力?
当然,佛家说得好,小富靠的是俭,大富则要靠福报!
没有福报怎成大富?
比登天还难?要累积一笔财富!
为什么?
你赚十元花去五元,五鬼来搬,搬走十元,你则每天都赔五元!怎成小富?怎成大富!不可能!
你也许会问:当富人有什么乐趣?
富有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不是吗?
拿大钞给人家,心就爽,不是吗?
对不对?老伯大人!
用现代人的说法,赚钱固然很重要?减损更重要!
什么是减损?
即是减少损失。或者预设停损点?绝不冒进?
这才是学问!
吴家在镇上稍有名气,主要是因为他们世代经商,虽然在大街上没有店面?却有宽阔的宅院,在小镇和近郊都买下不少土地?
并且他们家歷代都是义消的成员,他们家的男人,一长大就加入义消,参加灭火的工作!
他们的祖先也曾在政治上作出停损的举动。
比方清廷攻台时,他们停止与大陆贸易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