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尔尔后,老秃奴出声道:“殿下,此人的话你真信了?”
黄丰目光灼灼,阴沉沉笑了下:“信,怎么不信。如今,我被困得死死的,想要彻底掌控那个品性无常的女人,总得来点兵才是。他想当立地太岁便由得他,只不过……”
说着,黄丰撩起袖子,低头凝视手臂上被女帝刻下的印记,续道:
“总有人以为本王是野心勃勃的枭雄,又有谁想过,本王从未生出过这想法。皇座那玩意有什么好坐的,不比抱着女人睡觉吃香?”
其后,他收起袖子,对着老秃奴道:“诚实蛊姑且算解了,却总感觉还没完全摆脱控制。还有,镇仙碑一事如何了,若慢一步让女帝得知真正的消息,可不仅仅满盘落索那么简单。”
老秃奴迎着目光点头:“凉州的镇仙碑已然布置,至于暗度陈仓那些,早也让老衲布置妥当。”
“如此就好。”黄丰听罢站起身,抚平衣衫折痕:“最后与你说一事,本次大比,本王看到当初锁在地牢那女的了,咱们都被她摆了一道。真没想到,那渗人面孔下居然是那般美貌……”
“……可说回来,乌彧文广,你别告诉本王没看出来过?”
老秃奴被黄丰刮了眼,尴尬笑笑:“老衲也是没想到,苗疆居然还有此手段。”
“哼。”黄丰气着转过身:“稍会我还有事要办,时间抓得很紧,你且先随我去见一趟威尔。”
“是,殿下。”
———————————
于此同时。
城主府院内,金井梧桐秋叶黄。
东方九鸢持灯行向楚王小院,越过斗拱门下,上坠荷花步摇曳曳而舞。
瞧见九鸢公主鸾仪至此的守门宫女纷纷叠手福礼:“见过公主殿下。”
九鸢遂将宫灯递了过去,柔声询问:“嫂嫂可在?”
“王妃在房中。”
“好。”其即,九鸢挑起官黄宫纱裙摆,扭动轻柔步伐走进院内厢房。
微微入夜,楚王厢房已挂起数盏烛蜡,晶灯,籍着窗纸倒影,王妃卫素衣娇弱的身子光影入眼,颇有几分‘霜寒萧索’的意味。
手推门,栓挤木作声。
花间蕊,转转芳香扑入鼻腔,堂前案几落座婉约少女,一身齐胸软萝裙于门开风起,犹有凄美之色飘挵。
此时卫素衣案几上,正放着几枚倒腾的留影石,不发光亮,似是因看累了影像,正挽袖撑首而寐,芙蓉嫩肤被自己压出片片酣晕。
而就在九鸢推门而入,不出半瞬。
凉州入夜的寒风絮絮跑进衣裙,卫素衣秀眉微微皱了皱,随即缓缓睁开剪瞳,才见得眼前站在案几前,捣鼓着留影石的九鸢公主。
“啊。”一声细声惊吟。
卫素衣连忙施手收起几枚留影石,看向东方九鸢:“你怎么来了,月季怎么也不通报一声。”
九鸢见此,眨了眨俏皮双眸:“嫂嫂这是在看什么?”
“没,没什么,看看逸少名士练笔。”
说着,卫素衣将留影石收入腰间宫绦,鬼灵灵抓起案几旁陈放的石笔,点墨摊纸,岔开话题,以免九鸢继续问下去,她藏不住心思,把母后和蛮子那些怪诞留影的事儿,说了出去。
“是这样吗?”那边,九鸢狐疑盯着王嫂许久,盯得素衣脸蛋都泛起晕红羞色,笑了下坐在一旁:
“原来嫂嫂也看名士练笔,鸢儿都觉得世上没几个人的字,能比嫂嫂好看了。”
卫素衣脸色红得滴血,低着头不敢看九鸢,道:
“天地生才有限,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素衣莫敢言说远勝文坛诸杰,你若前来取笑,嫂嫂可生气了。”
九鸢笑笑,没再深究下去,从袖中取出一卷竹轴:“佘序送来一份军报,我撰抄了一份,来寻你了。”
言归正传际,卫素衣偏头一问:“军报,当下谁人动军?”
要知凉、幽、楚三境虎符均在蔚王、苏晋、少琅手中。
夏蛮合盟,夏境内义旗无两,自年初起战鼓不震,哪来的战事?
其实,在没有细看军报前,九鸢公主也想过这些。
尔后,九鸢应声给嫂嫂说道:“是雍州的羽林军情,三日前夜宫宫主夜孤寒,从母后那里取得了虎符,领了十万兵马前来凉州。”
卫素衣听见此话,目露出更大的疑惑。
“母后怎会动兵,而且还是调军。萧大将军和贞儿姐目前都在凉州,若要用兵,怎么不下旨旌起虎贲军?”
答案也许就在九鸢公主手中的卷轴军报。
想着,卫素衣落眼卷轴:“军报交代了内情?”
“我念予嫂嫂听吧。”九鸢干咳两声回道,再持卷轴在房中绕着走了起来:
“禀,羽林军十万,领帅夜孤寒,上都尉烈候崔庚为引,于银林草原遇伏大败,死伤无计,败走三万于固原拒守,目前蛮骑无掠城而退走平鄠城……”
“……领帅夜孤寒行踪不明,烈候背部中箭矢七支,右肩骨遭兽踏击弥留未死,以命鹰房特亲送至仙宫求治。”
言停卷阖,卫素衣听着九鸢的话,着笔落纸写下一个和字,长叹道:“距离凉幽一役后,我朝便没有过如此大规模伤亡败绩了吧?”
“是。”九鸢同叹了口气:“夏蛮合盟,母后真的错了。”
听着,卫素衣于和字上斜划了一笔,道:“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此非母后之过也。”
九鸢忙问:“天下乱,仁圣昌。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我总感觉母后在走一条险棋,鸢悟不透,嫂嫂怎么看?”
素衣未有抬头,低低凝视着纸中之字,酝酿道:“我朝享人道龙气庇佑,不争朝夕之举,只求为民守土,奈何蛮夷环视,即便纵横有术,也空不出两全之计……”
“……而如今国师,母后皆赞行和合之策,共看一弱,属乃与七年前之局面雷同,大争之世已然来临,恐怕……”
听着,九鸢公主燕眉微蹙,敏锐捕捉到素衣话有所指:“嫂嫂何意?”
卫素衣拿出一张新纸,提笔缓书,接道:“治国之道,富民则安,民贫则难治,而如今……大夏久年征战,民疲军弱,国力看似昌盛实则孱积难返。”
东方九鸢眼前一亮,觉着嫂嫂能揪症,则能给予其药,问道:“嫂嫂可有策治之?”
卫素衣自嘲一笑,笔停道:“谋事在人,素衣远没有这等本事。或者说,那个能改变当今局面的人,还未曾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
“为何?”
卫素衣解惑道:“皇室,世家,仙宗,百姓。四者共为擎天柱,缺一不可。从洪庆英宗一朝后,世家鸟尽弓藏,独剩东方、卫二家尚值殿内……
“……而仙宗在苏剑尊仙逝后人散曲终,若非母后有高居庙堂之志,当下局面早已。”
会更糟!
想当年少琅年幼,诸多王孙子嗣中无一人能担起大梁。
或者说女帝不夺位,如今的天下便不是姬少琅一脉,会有别的麒麟儿化龙而起,只是这样的后果,那些麒麟儿能如女帝般,控制仙宗和世家,维持住夏朝皇室的尊严吗?
素衣不敢想,也不会顺着这个话茬说下去。
于是,卫素衣停下笔站了起来,在纸面上留下戈、敛、心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