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西晋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
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后失败被杀。
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王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
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阶层之分,两者之间一般也不通婚,低级士族担任的某些官职,高级士族不屑担任。
门阀政治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寻求平衡,无论门阀之间,士族与皇权之间,抑或是由此衍生出的方镇之间都是如此。
另外,虽然有较多矛盾,不同势力在皇帝与士族之间,宗室诸王与士族之间,礼法旧族与士族之间,流民帅与士族之间,反复出现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但是由于门阀势力的强大,每次都能够以门阀士族势力取胜。这是门阀士族政治的特征,也是时代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