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只剩下最后一抹余晖。01bz.cc
宋师道出现在成都城外一所寺院外的树林里,只见前方古柏叁天,竹树葱笼,红墙环绕内佛塔凌空,寺楼巍然高大。
这就是他沿路打听到的大石寺所在地。
与元越泽,独孤凤分别十数,宋师道与侯文卿二
为了融汇‘邪帝舍利’的元
,赶路速度并不快,指导今晚才赶到成都城外,宋、侯二
各有任务,于是分开行动。
迅快而小心的翻过院墙,只觉刚刚在寺庙外就已察觉到的死寂气氛更加清晰,宋师道剑眉一皱,顺手脱掉面具。
这所名刹规模不小,由山门殿起,接着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殿堂重重,也称得上结构复杂、造型优美、宏伟壮丽。在主殿群成行成阵之旁,万千竹树中耸起一座高塔,份外具有气势。
寺庙内全无灯火,气氛森恐怖,宛如鬼域,宋师道暗忖就算所有和尚都已就寝,也该有佛灯香烛一类的东西吧?而大石寺的最大仇家‘天君’席应半年多前就死在傅君瑜手里,按理说来,此时的大石寺内该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才对。
宋师道虽有不解,却依旧顺步前行,感受到在宗教的征召下,建寺者那种殚竭虑的热忱和
。不论门,窗、檐、拱,均雕刻有翎毛、花卉等各类纹饰。庙脊上则塑置禽异兽,栩栩如生。殿堂间有长廊贯通,左右大石柱林立对称。
一步步前行,宋师道只觉空气中所残留的死亡气息愈加地浓厚,于是目光如炬往四周扫视搜索,果然,他在一所规模宏伟的罗汉堂前发现了一些被沙土掩盖住的涸血迹。他俯身以指尖去触摸那些血块,顿时如遭电击,那恐怖的感应更鲜明,更具体,更强烈。
习得半部《月丽天大法》、《凝诀》、《长生诀》又吸得一成邪帝舍利的元
后,宋师道的‘心灵之眼’早变得异常清明,‘天
合一’的感应力亦敏感异常。在他的‘心灵之眼’内,出现了一个身着劲装,背负皮包,皮肤,长发,眉毛皆为紫色,气息邪异,高大魁梧的
影残杀过百大石寺僧
的恐怖景象。
那长相
,面部冷酷至无一丝表
,最让宋师道吃惊的是此
浓密的眉毛下那对份外引
注目的眼睛,内中透出邪恶和残酷的凌厉光芒,眸珠更带一圈紫芒,诡异可怕。
收回手臂,心眼内恢复澄明,宋师道长吁了一气,心道这
难道与席应有些渊源不成?他到底是什么来历?竟毫不把成都几方大势力放在眼里,如此公开行凶杀
?但此
行凶后,断无清理现场的需要,而原本大石寺的僧
早已死光,那又是什么
收拾这血腥的残局?
一边想,宋师道一边步罗汉堂内,一时不由呼吸顿止,被塑像如林,布满大殿的景所震摄。
大殿塑像罗列,分作两组,中央是数十尊佛和菩萨,以居於殿心的千手观音最为瞩目,不但宝相庄严,且因每只手的形状和所持法器无有相同,令生出通广大,法力无边的感觉。五百罗汉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纵横相通的巷道。徐子陵仿似置身另一个有别於现实的佛世界,身旁的塑像在透进来的月色掩映中,造型细致
巧,色泽艳丽,无论立倚坐卧,均姿态各异,仿若真
,态生动,疑幻似真。
当他来到千手观音座前,四周尽是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有若陷身由塑像布下的迷阵中,那感觉实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万一。
再望向左右各两座座高约六尺,全身镂金,俨若真,姿态截然迥异的罗汉塑像,只见左边的那尊瘦削长颈,笑容可掬,一手按膝,身往前俯,另一手往后搔背,姿态漫不经意,合适自然。另一座却是眸珠突睁的怒目金刚,右手筋突
张的握拳前方,
足汇,威武生动。
卓立于两尊塑像之间,宋师道首先摆出右边塑像的闲适姿势,接着又变换作右边怒目金刚的姿态,均维肖维妙,在殿外金黄的月色掩映下,几疑是他忽然化身为护佛的罗汉,更似是其中一尊罗汉活了过来,那种感觉确是怪异无伦。
当模拟出某一罗汉的姿态时,宋师道察觉到体内的真气竟似天然发生的随姿态而涌动,舒爽至极。
自从与元越泽告别后,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宋师道将岳山的遗卷看足了不下十遍,早将遗卷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
卷内除对岳山生平特别刻的
事的叙述外,主要是晚年对霸刀刀法的反思和尚未练成的换
大法的反覆推敲,其中充满令
读之心酸的无奈和伤
。虽志在千里,却时不我予,奈何!
专走偏锋,狠辣无伦的四十九式霸刀,完全不对宋师道的胃,他的注意力全放在换
大法上。这套异的功法是他以霸刀的奥秘向一个天竺苦行僧
换回来,本有个天竺名称,岳山改称其为换
大法。假设岳山能练成,他将脱胎换骨、洗筋易髓的重生过来,不但伤势尽愈,且能在短时期内功力尽复。可惜直至身死,岳山仍是一无所成,致含恨而终。
透过遗卷,宋师道亦首次接触到石青璇的生母,慈航静斋现任斋主梵清惠的师姐碧秀心,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见岳山,很多时会助他推敲研究异的换大法,而岳山则把她部份的看法记录在遗卷里。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总而言之,换
大法可分为‘六合成就修行’,循序渐进的通过修炼“气、脉、
”而把生命的潜力发挥出来,与天地合一,夺天地之造化,秘不可测。
其中最吸引岳山的是‘而后立,败而后成’两句
诀,可惜他虽既
且败,始终一无所得。此中玄妙,连智慧过
的碧秀心亦百思不得其解。宋师道却在看第一遍时已掌握到其中关键,皆因他不但细读过原著,又有经力拓展过的经脉与的长生真气。可以说,此刻的宋师道,比原本的徐子陵只强不弱。
看过岳山的遗卷后,宋师道对这些罗汉有另一番更的看法。岳山曾引碧秀心对佛家手印的解释。碧秀心指出手印‘外则通宇宙,内则贯五脏六腑,经八脉’。只是区区三句话,足以使
无限地扩阔对手印的认识。
以往他与对敌时,自然而然会为发挥体内真气而结合出各式各样的手印,当时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得详阅岳山遗卷,始知有所谓‘身、
、意’三密秘修法。手印正是‘身印’中最重要的一环。手印从小指往拇指数是‘地、水、火、空、风’五大,右手为‘慧’,左手为‘定’。通过双手十指与内外的贯连为经,修练体内的‘气、脉、
’为纬,进行‘六部成就修行’,便是‘换
大法’的
义。‘
’指的是大
如来,换
就是与大
如来互换之意,暗含即身成佛的
义。
这天竺传来的秘法最妙是能天衣无缝的切合他自身修习武道的途径。岳山惯用霸刀,学习手印自是困难得似隔山观牛,况且要改变自身内功路子的习惯岂是容易。但在这方面宋师道则是驾轻就熟,优而为之。
换大法中的‘气、脉、
’指的是五气、三脉、七
,乃天竺的内功修练系统,与中原武林的经八脉异曲同功,亦迥然有别。五气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气,指的是内气外气行经三脉七
的途径。三脉是中、左、右三脉,中脉由海底至
顶,以脊髓连接,等若中土的督脉。左、右二脉均起自睾丸宫,与中脉平行,贯通七
。七
等若中土的窍
,由上而下是顶
、眉间
、喉
、心
、脐
、生殖
和海底
,最后的海底
即中土的会
。
这些复杂玄奥的修行方法,宋师道一看便明,只余实践的问题。
这罗汉堂内的塑像乃是依圣僧鸠摩罗什的画像卷设计,自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