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非受上级政府指示而接受东星,只是由上级政府牵线搭桥,跟东星结成互惠互利的生意伙伴。
如果有人问其它地方的省级干部知不知道东星,虽然知道是肯定知道的,但评价可就不会高了,其中原因还是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不会有人做进一步解释。
如果有人问这些地方的中层官员,他们除了得到过暂时不得与东星开展业务的指示之外,对东星可就是一无所知了。
如果有人在北京、上海、河北或者广东问涉黑人员,包括警方知不知道东星,回答一定是肯定的。
“那东星怎么样?”
“东星牛屄啊,有钱,有人,还有警察罩着。”
“有谁罩着啊?”
“警察啊。”
“警察多了,谁啊?”
“分局的,市局的。”
所以在这四地的黑道上,对东星的了解就局限于势力大到可以收买部分警方人士为其充当保护伞。
如果有人在其它地方问黑道人士知不知道东星,一半人会回答 “听说过”,另一半则是“没有”。
如果问听说过的“那东星怎么样”,十有八九会回答“东星有钱,大企业,还有点背景”。
所以在其它地方的黑道上,对东星的了解就局限于有社会背景的企业。
如果有人问比较关心财经的人知不知道东星,七成的回答大概都是肯定的。
“那东星怎么样?”
“强,在美国上市,而且在国内几乎是个垄断性的企业。”
“那是不是说明东星有很深的政府背景呢?”
“那不一定,它的主打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消费者没有第二选择,在现今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只要能打通对口的主管部门,并不需要多高深的背景就可以做到垄断。比起说东星有政府背景,说它负责打通关系的人在搞官商勾结这套上很有手段其实更合适。”
所以大部分关心财经的普通人对东星的了解就局限于受政府关照的大型企业。
至于大部分既不为官,又不涉黑,还不关心财经的普通老百姓,对于他们来说,东星的名字是毫无意义的,不过就是一家有点规模的企业罢了。
东星集团没有几个人了解,它的内部组成就更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了,出了北京、上海,侯龙涛的名字大概都不是很响亮的。
一方面,真正对东星摸底的那些人,出于各自的原因都不可能去大肆宣传,暗战有暗战的规则,大家心里明白,破坏规则的人是要被淘汰的。
另一方面,侯龙涛一贯的低调作风使得东星的名字很难成为各种媒体的主要目标,就算是在东星最出镜的时期,报道也不过是集中于财经和慈善事业方面。
如果一个商人做到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有个红顶,是个上得了台面的人就知道他有政、军、警、商、黑、外的全方位支持的地步,那他就已经离断头台不远了,其实一个这么愚蠢的人首先就不可能成为红顶商人,更不可能得到这么多的支持。
凭韦庆江的身份,他还不配知道东星的底细,尽管如此,他其实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通过这些侧面的了解,我觉得直接找侯龙涛可能会更容易解决问题。因为人人都说他很懂事,我就以联络处的名义给他发了一份正式的邀请函…”
“你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只说过程就是了,我还要上去陪潇潇呢。”段俊婷不耐烦的催促着…
编者话:手指确实是写错了,应该是中指和无名指。这三个星期会非常的忙,不知道下两章能不能准时发,尽力吧。诸位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