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东西要弄。只不过人实在是太多了,一波人一下子涌进来,乔莺莺光是倒水都得倒好一会儿。桌子上的盘子也要时刻盯着,防止茶叶蛋被拿完了,后面来的人没得吃。
小杨村的习俗,茶叶蛋,初一的早上,是要吃两个的。俗话说,好事成双嘛!
乔莺莺一个人又要倒水,又要看着茶叶蛋,实在是看不过来。有了谢兰兰帮忙,就好的多了。
从早上七点多开始,宁家的人来了走,走了来,一直就没断过。一直到了快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还有人过来。宁母留人吃饭,来人却不愿意,都是放下东西就走了。
吃过饭,下午是不会有人来拜年的。宁母清了清上午他们拜年带来的东西,大多是鸡蛋红糖之类的。这些都是村子里常见的行礼的东西,在村里,你就是抓一把米,那也能当成是礼送去别人家的。
宁母看了看,理了理,最后居然掏出两盒麦乳精来。这东西可是稀罕物,特别贵,但是大人小孩都能喝,营养很好。就连城里的人,拿出这个也是极好极好的礼了。
想了想,最后宁母觉得,这个大概是路宏量带来的。她也不确定,实在是早上人太多了,她根本没时间去看谁带了什么礼过来。好多人,都是直接把东西放到房间里的。但是这么贵的,想想除了路宏量,应该也不会有其他人了。村子里连村长都不可能拿出这东西送人的,既然这样,还有人能比村长更财大气粗不成?
拿着这两盒麦乳精,宁母递了一盒给谢兰兰。说是让谢兰兰带回家,给两个孩子喝。谢兰兰当然不愿意收,宁长安有钱,小禾苗儿要喝,他们可以买。这是路宏量孝敬宁父宁母的,他们怎么能要?
宁母却说,他们又不是七老八十的,哪里用喝这种东西?他们喝都是浪费的,还不如给孩子,让他们补补身体。宁母实在是非要谢兰兰收下,谢兰兰没办法,最后只能收着。打算以后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要送过来给宁母尝尝。
另一盒则是当场就打开了,给在场的几个人都冲了一杯。然后剩下来的,就给宁明棋喝了。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红河村离小杨村不是很近。为了第二天早上能早点到,谢兰兰晚上睡得很早。
第55章
谢兰兰回去的不算迟,但冬天的早上实在是冷,她们到谢家的时候,已经九点了。
一进门,一道尖细的声音传过来:“哎呀,哥,不是我说你,这老二到现在都没个儿子,你怎么就不着急呢?”
谢兰兰听着这熟悉的声音,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谢建国的妹妹,谢大姑。谢兰兰可不喜欢这个姑姑,明明自己也是个女孩子,偏偏看不惯谢建国疼她。小时候,谢建国回来带了什么东西给谢兰兰,她必然要插一嘴:“这么好的东西给这个小丫头片子干什么?给老大老二吃不是有用多了?”
明明谢爷爷和谢奶奶也算不上是重男轻女多严重的,难得的好东西虽说是儿子优先,可闺女也不会什么都没有。可是偏偏,她确实整个谢家重男轻女最严重的。
谢建国疼闺女,本来是见不得别人说谢兰兰一句的。可是他也心疼妹妹,所以要是不过分,他也就忍了。后来谢大姑嫁出去了,见面的机会也少了,能说的也更少了。
谢兰兰走进堂屋:“爸,妈!”
谢建国和谢大姑坐在桌子边,高春华一眼没看见人。
不着痕迹的撇撇嘴,谢兰兰瓮声瓮气的喊了一声:“姑。”
谢兰兰从小被谢建国和高春华宠到大,和谢大姑可是不对付极了。谁让谢大姑总是不许谢建国疼她呢!要不是后来谢大姑嫁出去了,谢兰兰觉得自己肯定要和她干一架。
谢大姑吊着眼,看了一眼谢兰兰,也不顾她身旁跟着的宁长安和两个孩子,张口就是:“哥,你看,不是我说吧,你说养个闺女有什么用?亏你还这么疼她呢,这大年初二回娘家都慢慢悠悠的,搞到现在才回来!”
瞧瞧这话说的,谢兰兰一瞬间就是火从心起。谢建国脸色也不好看。嫁出去的闺女在家的日子少,谢建国本来就比之前更稀罕谢兰兰,谢大姑这样说,最不高兴的其实是谢建国。
他不悦的道:“行了,热茶都堵不住你的嘴。”
高春华原本是在屋里拿零嘴出来的,谢大姑其实也是刚到。高春华见果盘里的东西不多了,想着就补一点。听到谢大姑这话,差点没把她鼻子气歪了。她快步走出来,原本拿的瓜子也放回去了。她知道,谢建国一直可怜这个妹妹,现在谢建国已经说了谢大姑,那她也不好再说。她拉住谢兰兰的手,心疼的问了几句,就把谢兰兰拉进了厨房。
厨房里,谢大嫂和谢二嫂正在里面准备中午的饭菜。这边的习俗是初二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但是也有些人家不在乎这个,晚几天回去也没事儿。高春华是个厚道的婆婆,谢大嫂和谢二嫂知道今天谢大姑和谢兰兰两个人都要回来,到时候一大家子的,怕高春华上了年纪忙不过来。就留下来帮忙,等过两天谢家没什么人过来了,在商量着回去。
前几年她们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谢兰兰看着两个本该回娘家的嫂子出现在自家厨房里也不觉得惊讶。
谢兰兰噘着嘴,高春华脸色也不是很好,两人就知道,肯定是谢大姑又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
说实在的,谢大嫂和谢二嫂也不怎么喜欢谢大姑。只不过她们是嫁进来的媳妇儿,不好意思摆在脸上罢了。
谢大嫂是谢大姑介绍进来的,她是很感激谢大姑给她介绍了一个好婆家。但是架不住谢大姑话里话外的都是一副邀功的语气,甚至自觉对她家有恩,对着谢大嫂指指点点的。
是,你谢大姑是给她介绍了一个好婆家。可是她也不差,她不也是谢家的好媳妇吗?就你说,大年初二的不回娘家,心甘情愿的留在婆家帮忙做饭,伺候回来的大姑和小姑子,这村里能找得到几个?
至于谢二嫂,哼,那这仇怨可就大了。当时谢大姑介绍了谢大嫂,高春华是觉得挺满意的。所以后来,谢大姑还物色了另一家的闺女,准备叫嫁给谢二哥。可谁知让谢二嫂抢了先,自此,谢大姑对着谢二嫂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但是谢二嫂做媳妇做的也不差,孝顺父母,勤俭持家。谢大姑就是不喜欢她,也找不到什么错处说她。后来,谢二嫂一连生了两个闺女。那可好了,谢大姑这回可有话说了。她揪着谢二嫂生不出儿子的事,说谢二嫂是不下蛋的母鸡。这可戳了谢二嫂的心窝子了。
本来生不出儿子,谢二嫂心里头就不舒服,还被谢大姑冷嘲热讽的。谢二嫂又是觉得闺女也好,又是怕自家丈夫和婆婆也觉得她生不出儿子,给她难堪,在生下二闺女以后,很是担心了一阵。
后来还是高春华听说了,跟谢二嫂说生闺女也没什么,他们谢家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家,更不会因为这个就给她没脸。这才安抚了谢二嫂,后来,高春华也用行动证实了这一点。不管有什么好东西,还是过年给压岁钱,高春华都做到了一视同仁。
这样一直到了老二也好几岁了,谢二嫂的心也彻底安定了下来。但是这梁子,可是也彻底结下了。
心里清楚,谢大嫂和谢二嫂也没提这不高兴的事情,而是拉着谢兰兰说起了宁家的事情。
今年宁家分家了,她们也是真心为谢兰兰感到高兴。高春华是个好婆婆,早早的就分了家。所以这对妯娌和谢兰兰相处的并不多,俗话说得好,远香近臭。要是天天面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