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满树的叶子,再过几个月就能开花,秋天的时候都能结果。”杨柳接过纸放一边晾,递给他一张新的,继续说:“阿石也有每天练拳脚,我盯着他呢,他没有偷懒,你别
心他。”
见程石抬盯着她,她推他,“快写,你就是个代笔的,别管我怎么说。”
程石提笔沾了沾墨,仗着她不识字把没有偷懒四字去掉,改换成非常勤快。
“还有吗?”
“让她得空了过来住几天,山里的花快开了。”
程石如她的意把这句话添上,哪怕他知道他娘对什么花啊啊没兴趣。
“还有吗?”
“没了。”
没了他就停笔,揭了纸放一旁晾。
“你就没有想说的?”杨柳问。
程石:“夫妻一体,你的心意就是我的心意。”
杨柳斜他一眼,抽开引火筒吹出火苗点燃蜡烛,等墨了,信纸折叠塞进信封,一滴烛泪下去,粘合信封
。
程石要去镇上,他骑马先走,杨柳溜溜达达往东去,至于大黑子,它早溜回去了。
她到的时候杨母正在往缸里埋红薯,见到她就问:“你家今年种不种红薯?种我就多埋几个红薯,条的时候你回来剪。”
“那你多埋几个。”杨柳拍开大黑子,说起她大姐快生的事,问她到时候要送什么。
“随你的意,送什么都行。”杨母不言,问起她今天过来是有啥事。
“猪崽,我弟回来可跟你说了?”
“说了,我正准备去喊你的,喊上婿就能去逮猪了。”
喊程石?那还不如喊上春婶或是坤叔,程石是吃猪吃的香,一提养猪他就跳脚。瞎讲究,说什么把猪养偏院里,做的饭都染上了猪臭味。
作者有话说:
第四十七章
临到半晌, 空中的大雾才散,没了浓雾的阻挡,照在
身上才有了丝暖意。
杨柳换下被猪崽踢脏的红袄, 出门扯了捆稻
铺在猪窝里,家里四个
, 只有她对养猪有些心得, 所以也就她忙活。
猪崽新换了地方,挤在猪圈的一角哼哼唧唧,杨柳把春婶择下来的菜叶子扔进去, 又倒了半槽的水,吃的喝的安排好了就走开不去看它们。
“我看村里的都在孵小
仔和鸭苗了, 我们是不是也要准备买?”春婶坐在新栽下的枣树下问。
“我们没有老母,过些
子等天气再暖和了点再买, 太小了买回来会冻死病死。”杨柳搬了小板凳坐下,帮着择韭菜,这是今年新发的
茬韭菜,叶片的颜色偏黄,
生生的。
晌午烙韭菜蛋馅的菜盒子, 春婶问
仔几个月能下蛋, “自家养了
, 以后不用在村里买
蛋了。”
“四个月左右,三月中旬买,六七月份就能捡蛋了。”那时候正值天热,山里的虫多,到时候把撵到山里去, 在树上搭
窝, 白天不用喂, 晚上不用往回赶,只等下蛋了拎个筐去捡。
杨柳把她畅想的讲给春婶听,把她听得乐呵呵的,“光想的美,鸭长腿,放山里了就是野的了,到时候不知道要跑多少。”
“那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不过在家里养过一段时间,有了领
它们就不会
跑。也认家的,你看村里家家户户的
都是白天放出去,天一黑就各回各家,适合圈养。等
崽买回来了,我跟阿石砍些藤条缠在树上拦一拦,再搭几个
窝,才放过去的时候白天去守几天,熟悉了地盘就没事了。”
刚提到,就听到他的声,程石在前院大声喊她。
“回来了,找你,快去。”春婶语含打趣。
杨柳把择净的韭菜递给她,撩水洗了洗手,不等擦
就往前院跑。
“找我做什么?”
“娘跟舅舅送了东西来。”程石往下搬东西,不忘给她介绍院中的另一个,“这是陈师叔,他受累跑一趟给我们送东西。”
“陈师叔。”杨柳乖乖喊,“一大早就动的身?可吃饭了?我喊春婶给你煮碗面?”
“在镇上吃了,可巧,刚准备出镇就碰上了阿石。”大胡子老抱着个木箱放去桌上,问:“老坤
跑哪儿去了?怎么不见他
?”
“可能是去放牛了。”杨柳说:“刚刚还在家的。”
两个各跑了三四趟,马车上的东西也搬空了,程石把套绳解开,要赶马出去吃
,顺便带陈师叔去找坤叔。
两两马出了院子,杨柳把板车推放靠墙,拿了扫帚把车
上掉下来的泥块扫
净,之后拿了铁锹在前院和后院打转,因为这次送来的东西里最占位置的就是一棵葡萄藤,主藤条已经有半个手腕粗,细藤条攀的架子比车身还大,姜长威为让他闺
亲手摘葡萄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程石回来的时候杨柳已经开挖了,她决定把葡萄藤种在后院,等葡萄成熟了,她晚上开门就能摘一串吃。
“我先搬东西啊?”他问。
“好。”
然而还没挖几锹,她扔了铁锹颠颠跑进屋,打开箱子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