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拿个手机录屏,把国宴大师的手艺偷学下来。
毕竟大部分人不是专业厨师,当陶镶冉开始煮牛肉时,他们已经脑子不够用了。
投料入笼,大火猛煮。
一块块厚实的牛肉,在直播间镜头下随着沸水翻腾,渐渐从鲜红色泽变为纯熟浅褐。
陶镶冉翻搅肉汁的一举一动,透着岁月沉淀的稳重。
他讲述香料配比也是耐心缓慢,观众被他一语一句香得头脑发昏,浑身都是饿出的牛肉香气,又不得不忍着饥饿,抓耳挠腮,到处抄作业。
“刚才陶师傅说不加什么来着?”
“八角,别在牛肉里加八角。”
“丁香半勺……多大的勺?半勺是几克啊?”
“就这么半勺吧,害,这么少,根本不够我一口闷啊!”
弹幕回答一言一语,常常驴头不对马嘴。
主要是饿的。
国宴学习生见状不对,立刻奔去论坛开贴,网络转帖四面开花,学习氛围浓厚,随手一刷都是夫妻肺片专楼,学术研究不过如此。
观众在这着急忙慌的学,陶镶冉慢条斯理的教。
煮牛肉简单,配料装笼,大火沸腾,很快就能弥漫出牛肉的香气。
然而,到了红油阶段,观众们才发现——
不是这手跟不上脑子,是这个眼睛会了,脑子不会啊。
陶镶冉说:“炼油放姜葱,一些二荆条,少许朝天椒。”
懂了懂了。
陶镶冉说:“大油大火淋辣,反复浇出适度香味,调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