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坏事。甚至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之一:不需要经过先了解理论而推导出技术,而是直接通过实用实践得出的技术。
历史从来没有绝对错误的路。
但如今,可以走不只一条路!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何为格致,是通过观察事物,来得出其本质的原理与法则。”
姜握望着座中的学生们,望着此时华夏还是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学子们:“我希望你们,对一事一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才能不只熟练地使用某项技术,更能通过其科学原理,研究如何去改进!
不然的话,姜握很明白,哪怕她一天十二个时辰,不断去刷陛下,终是有限的,她不可能买下系统内浩如烟海的所有‘发明’、‘技术’。
况且,她总有走的那一天。
单人的力量总是有尽头。如果只有她自己,终有一日,她带来的涟漪,那所谓的‘先进技术’,依旧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抹平。
唯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才是无穷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办此上阳宫学校,便是希望,从此后可以通过系统,为更多的人,为更多本就有技术的人,提供‘灵感的火花’与‘砸在头上的苹果’。
**
姜握想,她与陛下,或许真的是心有灵犀。
她的讲话,也算是一个中心,两个重点。
中心便是,欲以教育推动此世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
两个重点:一是提出‘格致’的观点;二则是要为科技人员,尤其是为更多女性愿意成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动力——
“这是今旬的报纸。”
随着大司徒举起手中的报纸,在座诸人便见,早就安排好的女亲卫走到高等学校的学生席中,请出了一位女子。
并且直接请到了东台上。
那女子上了东台后,就站在一角,在众人的注目中,看起来十分紧张而局促。
且她没有穿官服:这在高等学校里,是比较少见的。因绝大部分入高等学校的学生,都是年轻的朝臣。
众人只见大司徒走过来,温声安慰道:“别紧张。”然后亲自引着这位女娘往台子中心走,让她站在最中心。
此时,已经有细看过本旬报纸的人,猜到了这个女娘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