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里是笔墨砚等写字的工具。
今年的冬天没去年的冷,雪下得也少,是个暖冬。不过二月份的天,清晨的寒风吹过脸颊,从脖子和棉衣的空隙钻到里面,还是止不住的冷。
凌昌县的礼房在县城的外围,这里没多少住户,平日里几乎没人影。
闻瑎刚到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人排队了。
聚集在礼房前的考生有老有少,有头花发白的老人,还有十岁左右的孩童,他们的脸上是一种坚毅的情,那是一种圣的庄重感。
科举,是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走向仕途,改变阶级唯一的路。
天刚亮,礼房前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前来考试的人,打眼一瞧,也得有百十来人。凌昌县不大,这么多人齐聚在一起,除了庙会节日之外,也只有这种时候了。
人很多,却很静。
门口的衙役吆喝着,开始进场。
轮到闻瑎了,她的心脏跳得很快,脸已经被冷冽的风吹得僵硬,看不出来她的紧张。
还好,和她了解到的一样,衙役只会让考生脱掉外侧的棉衣,检查包裹里是否携带小抄等作弊工具。
检查的衙役拿着画像其实和本人相似度并不是很高,不过丽嘉上面标注着考生特点:美,资,仪,身量中等,上下比对了一番,就让她进去了。
闻瑎拿着考牌站在大厅。大概过了半个时辰,所有考生都入场完毕。接着便是等主事官员给圣人上完香,教谕宣读考场规矩之后,开始考试。
找到自己的考位,不是特别脏,闻瑎拿着抹布把上面的灰尘擦除干净,研磨笔墨,等着发卷。
第一天贴经,第二天墨义,第三天杂文。
试卷发下来了。
闻瑎按照习惯,全部阅览了一遍试题,开始答卷。
四书五经中的文章填空,不难,只是题量很大。
闻瑎在空白的纸张上试了试笔,写了几个字,潜下心来答题。
再三检查,没有错误,闻瑎放下笔,墨迹已干。
可以交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