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道:“上皇昨日才升了你做大理寺卿,先将她送去静玄寺也好。她求照顾甄家一二,这也容易。”
便是陛下不喜,等上皇……
大不了再把甄氏接回来。
水溶笑道:“就听母妃的。”
太妃又道:“大理寺卿这差事不算容易。你才十九,从前一直在太常寺,去年到大理寺才做了不到一年的少卿,就被提到这位置上,万事一定要谨慎,不要太过莽撞了。若有不懂的,向属下请教一二又何妨。只千万别办错了事,给人留下话柄。”
水溶笑问:“娘就这么不放心我?我连这些道理也不懂了?”
太妃笑叹:“我怎么不放心你?我是放心不下别人。罢了,让人好生给她收拾行李,去静玄寺敲打一二,到时候你也去送一送。她总是你的王妃,这点体面还是要给。”
三日后,甄素英坐一乘素轿,只带了陪嫁的四个嬷嬷,四个丫鬟,低调搬至静玄寺一处偏院中,从此换上素衣,带发修行。
每日饮食是寺中送来米面油盐菜蔬,嬷嬷丫鬟们做饭,柴炭灯烛等物也都是按月去领。院中一应扫洒诸事,也皆不用外人。
一日只有两个年轻尼姑往来,替甄素英“讲经说佛”。
丫鬟们皆在各自房中做针线,两位嬷嬷守着内室的门。
甄素英却在内室中穿一身箭袖,屏息沉气,看两位“尼姑”给她演示刀法。
第7章 修行的目的
眼前的两位“尼姑”比甄素英还小好几岁, 看上去不过只有十四五岁大,面颊唇角甚至还有一二分稚气未脱尽,她们手中的刀却一招比一招更快, 刀刀直刺对方的要害,看得甄素英越发心慌。
一套刀法演示完毕, 两位小尼姑收势行礼, 甄素英松了口气,才发觉她后背上出了一层薄汗。
她在床上躺了五个月, 只算把下红止住了。这副身体变得四处漏风。她不管吃什么东西, 多吃两口就觉得恶心反胃, 多走两步就气喘,不论怎么保养,吃下去多少药都不再见好。
就这样做个有名无实的王妃, 苟延残喘活下去,纵活上一百年,也没意思。
再说, 经过除夕那一日……上皇怕是恨上了太后娘娘。
谁知上皇什么时候就会迁怒于甄家,给甄家再盖几个罪, 再清算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