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意思,却与被调迁的那些当事
已达成默契,他去抱怨、阻止,都不过是徒劳而已。
等到将迁民、调军、派官吏工匠的事
都彻底落实下来后,正宁帝松了
气的同时,还忍不住有些担忧。
“皇儿,这么重要的一件大事,就这么被我们直接决定了,会不会有些过分?”
何殊不以为意的回道,“过分就过分吧,最重要的是结果,相较于我们能够实现的目标,这么做所带来的一些非议,不足为虑,就算得罪了他们,我们怕吗?”
正宁帝摇摇
,那肯定是不怕的,若怕了,就要受制于
。
虽因
格原因,不擅长那些明争暗斗,但是通过这些年的旁观,正宁帝也能发现,他们所展现出的某些态度越强势,他们越忌惮,只敢在私下里搞些小动作,不敢在明面上做什么。
就算他们对那些
都百依百顺,那些
依旧会不知足,不仅在私下里的搞小动作,明面上则会更加肆无忌惮。
在‘书’中的正宁帝与太子的经历和下场,就是最好的证明,这让何殊十分庆幸,幸亏她这辈子从最初起,就没抱着某些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给那些
留下可乘之机。
当然过分肯定是多少有些,毕竟遇到任何事
,先各种商议,上边商议出结果后,下边各部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探讨出结果后,再将政令传达下去,再经过相关各衙门的层层商议,才是办这种大事的常规
作。
如何殊这般直接略过中间的流程,以她爹的名义全权做主,派
在私下里联系
,在短时间内,就不动声色的办成这件事的
作,很有些不给那些王公大臣们面子。
也确实不合规矩,说到底,还是仗着自身占据主导权的统治地位,才能如此强势的做成这件事。
但是何殊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她需要首批前往安宁岛的
,从官吏、将士到工匠,背景成分都相对较为简单,对大安有着极大的认同与忠诚感。
因为他们这些
是首批迁居到安宁岛的
,在安宁岛远离大安的
况下,只有当这批当奠基
的传承
可靠,对大安怀有归属感,才能确保发展起来的安宁岛下一代,仍会坚定的以大安
自居,认同自己的祖国与文化。
按照常规流程走,不仅需要耽误更长的时间,也容易让有心之
钻空子。
这安宁岛是真正属于大安的地盘,现已成为大安版图中的一部分,何殊不可能同意拿它去成全别
的野心,也就不愿给任何势力留下机会。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作为连何殊不得不佩服的学, 国子监所培训的三门课,对杜乐贤而言,都不成问题,包括体力劳动在内。
毕竟他在听泉山中隐居的那十来年, 下田种地的活, 他都没少做, 哪怕已重新出仕,各种体力劳动的手艺也没落下。
因此,比起同期接受培训的官吏, 他虽去得最晚,却能在首批考核中, 以最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
他的优秀表现让
有目共睹, 不得不敬服,绝对不存在因他是本期培训学员中品级最高的一位,就被国子监的□□们放松要求的质疑。
直到他顺利拿到结业证后,才与时任国子临祭酒的孙树宗见面。
“虽然早知乐贤兄必有今
这一天, 怎料世事蹉跎, 一直等到你我皆近花甲之年,方能得偿所愿, 实在令
唏嘘!”
知道故
这是在为他的际遇感到遗憾与伤感,杜乐贤却洒脱地笑着为对方斟酒道。
“愚兄纵然白首亦不移初志,如今能有机会施展平生志向,实乃你我之幸, 树宗贤弟应为你我兄弟的今
感到高兴,只要被世事蹉跎的那些年, 我们也没有虚度, 就好。”
孙树宗笑着点
, “乐贤兄确实没有虚度,如今厚积薄发,实在可喜可贺。”
连三公主当年都被京里这些
给排挤出京,杜乐贤却有机会虎
夺食,在朝堂上的那些大势力都反应过来时,先一步拿到可执掌一岛的大机缘,成为相当于封疆大吏的存在。
从中不难看出上面对杜乐贤的信任和重要,说是简在帝心也不为过,让
羡慕,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当今有多难讨好,连孙树宗在内。
他本以为自己能有机会重新出仕,是他当初动了点心机,投其所好写的那篇文章起了大作用,让当今想起了往
的
分,才会给他机会。
结果重新复仕后的这几年,他已隐约意识到,事
可能完全不像是他所以为的那样。
杜乐贤没有谦虚,心中对此也颇为感慨。
“是啊,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自己没有自
自弃,命运也不会抛弃我们,所以树宗贤弟也能成为
受圣上信重的国子监祭酒大
。”
两
笑着举杯共饮,孙树宗没有跟对方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执行那位虽然年少,却极有想法的太子的思想意志。
因为有些事
他就算有所猜测,也只能烂在自己肚子里,不能跟任何
说,包括这位昔
的至
好友。
两
聊起昔
的过往,不免提及一些共同的故友。
“当年若非有白兄再三鼓励,我可能会在听泉山中终老生,断不会有今
,可惜一别多年,如今出海在即,连与白兄当面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杜乐贤此前不曾对
提及,他其实是在好友帮忙推荐串联的
况下,在听泉山中见过后来的九门提督崔景怀,才得到重新出仕的机会。
这次上京述职,进宫面圣时,才意识到自己当年能够重新出仕,固然与愿意给他一个机会的崔景怀有关,但关系不算太大,关系最大的是崔景怀的‘外甥’,当今太子殿下。
虽然已有五年未见,如今的太子已然长开,与当年相比,身高长相乃至气质的变化都不小,但那雌雄莫辨、
致漂亮到让
不敢直视的五官相貌,实在让
印象
刻。
所以杜乐贤早在御书房中见到太子时,一眼认出对方就是他在听泉山中曾见过的那位贵公子,不过对于这段经历,他绝对不会对任何
提及。
“乐贤兄感念白兄的鼓励,愚弟也要感谢乐贤兄,当初若非有乐贤兄来信劝我,为我指条明路,想来我现在该准备参加考教席考核了。”
而教席考核所需要考的两门重要课程,正是由他这几年亲自带
编撰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他若没有听信杜乐贤的劝说,通过建言箱出仕,肯定也有其他
负责遵照上意编撰那两本书,掌管这重获新生的国子监。
提到这些不同的
生选择,所能导致的不同未来,心
复杂的两
不禁相视而笑,十分默契地再次举杯共饮。
拿到首期培训考核过关的名单,看到赫然排在首位的杜乐贤之名,何殊并不觉得意外。
“就让杜乐贤带着首先通过考核的这些
,先去临海吧,这次要去的
多,就算是船队与水师的船都一起出动,也需要好几趟,才能将
都送到去安宁岛。”
因为不仅要送
,还要运送可以满足这么多
生存所需的物资,水师的船也不能因为执行运输任务,就减少战舰上的武器装备,毕竟海盗出鬼没,出了海,必须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想到水师和船队为送
,所需耗费的大量时间,以及太子所编列预算中,涉及的大量物资,正宁帝着实有些心疼,但他知道这笔投资肯定不亏,所以他从没提出过异议。
“嗯,让他先一步去安宁岛,早点了解那边
况,也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