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再去东省。
韩小英一个带着睿睿回来的。
军区家属院,上次打电话听媳说快要放假了,谢平安提前半个月就把家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了一遍,床单洗了,被褥拿出来晒了好回,柴米油盐也准备齐全。他这半年一个
在家懒得起火,平时都是吃食堂,
子过得跟个孤家寡
似的可怜。
韩小英母子俩回来,家里不再冷锅冷灶的,立马有了生活气息。
谢平安也不用吃食堂了,家里有给做饭,韩小英回来就包了他最
吃的猪
大葱馅饺子。
谢平安一一个,大快朵颐,满足的嘴里不住地感叹:“媳
,还是你包的饺子好吃。”
媳不在家,他有时也会去别
家蹭饭,可都没他媳
做的饭好吃。
“好吃多吃点,看你都瘦了,明天我去集市上买只回来给你补补。”韩小英一边给他碗里夹着饺子一边说道。
谢平安赶紧摇:“媳
,买
可以,但咱能不能别炖
汤?真喝不下去。”前年他受伤住院,他媳
隔天一炖
汤,把他给喝腻歪住了,现在一想起
汤胃里就不舒服。
韩小英笑了笑,哄孩子似的道:“行,明天不炖汤,给你做小
炖蘑菇吃。”她还想趁着暑假有时间,多晒些
蘑菇,开学带去京城,田家
都挺喜欢吃的。
“我明天没时间,你一个带儿子去集市上行吗?”集市上
多,带着孩子买东西怕是不方便。
“没事儿,我找几个熟悉的军嫂一块去。”隔壁的赵桂云在食堂上班,没时间陪她去集市,她只能找别的军嫂。
谢平安点点,他现在提正团了,按规定可以搬去住后面的独栋小楼,不过媳
上学不常在家,放假回来也住不了几天,谢平安嫌折腾来折腾去的太麻烦没搬。
要去赶集,韩小英领着睿睿第二天一早上就背着篓子出了门。
昨天回来没仔细看,她半年不在,家属院有些变化但不大,房子还是那些房子,基本上还是那些
,除了偶尔几个生面孔,多数都是熟悉的。
军嫂见到她背着篓子,知道这是要去赶集,远远的就开始打招呼。
“小英,赶集去呀!”
“嗯呐,嫂子,一块去吧?”
于是三三两两的凑过来,一行说笑着往集市去。
睿睿还小,走不动路,韩小英把他放到身后的篓子里。小家伙趴在妈妈背后,一脸新的四下张望。
自从有记忆以后,这是睿睿第一次赶集,所以他看什么都好。
“妈妈。”看到一处摊子上有卖小狗的,睿睿扯着妈妈的手叫她看。
韩小英看见了,是几只土狗,可能刚满月,一个个只有掌大点。
“那是小狗,刚出生没多久。”她只字不敢提买,怕睿睿闹着要。
这么小的狗买回去不心照料,根本没法养活,她要去上学家里没
,总不能把狗带去京城,谢平安是指望不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任务去了,狗是不方便养的。
好在睿睿只是好,没闹着要买,跟着妈妈从南到北,挨个摊子逛着。
韩小英买了两斤蛋,一只
,两把豆角,几斤柿子。
家里菜园子今年种的菜不多,只有葱黄瓜辣椒这几样,还是赵桂云给的菜秧子,谢平安随意栽上的,其他菜都没有,她一样买了点儿。
篓子很快满了,韩小英牵着睿睿打算回去了。
路过一处卖蘑菇的摊子前,她停了下来:“大婶,蘑菇怎么卖?”
“三分钱一斤。”摊子上的是个乡下大婶。
“便宜些,我都要了。”
一听韩小英全要,大婶面露喜色:“最低两分五,大妹子,你看我这蘑菇摘得多净,你回去洗洗就能吃。”
“大婶,你能帮我把蘑菇送到家属院门吗?”蘑菇是不错,韩小英想买回去晒
蘑菇,她一个
带着睿睿可拿不动。
“成,我也在家属院住,顺道你送到家门。”
韩小英一愣:“大婶,你也是军嫂?”
大婶道:“我不是,我儿子是当兵的,我从乡下来看孙子的,闲着没事进山采蘑菇,结果采多了家里吃不了,就拿集市上来卖。”
韩小英点点,一堆蘑菇有二十多斤,她付了钱,大婶也收了摊子。
背上蘑菇,跟着抱起睿睿的韩小英往回走。
“闺,你买这么多蘑菇吃得完吗?”
“吃不完晒呀,晒留着冬天吃。”
“那也太多了。”
“我娘家婆家多,这些还不够呢,以前我也进山采,这不孩子小没
看着,不放心他自己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