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到了自己碗里,不必跟其他抢,赵胜男也放慢了速度,边惬意的喝着,随
提了句,“这个汤好像不是咱们这边的做法?”
“我在沪市吃过,他们还放红肠和。”方宛小声说,“不过我觉得满冬做的好事。”
酸甜清爽,太阳高照,但温热的汤下肚,竟十分舒服。
赵胜男心底冒出个疑问,看向宋满冬。
宋满冬知道她疑惑的地方,解释道,“教我做菜的邻居做的,可能他去过吧。”
“哦哦。”赵胜男点着,那倒是不稀了。
她把桌子上的盘子清开,放下了纸笔,边喝着汤,说起来,“我打算把请他们吃饭的事放在明天晚上,中午太热,大队上太多了,来拿饭晒着不舒服,而且也来不及。”
“明天?会不会太急了?”宋满冬考虑着。
赵胜男说,“我觉得越快越好。上午问张兴旺,他说大概还要收三天玉米,然后开始收高粱、棉花、花生。
收玉米的活最重,天也最热,趁着现在吃顿饱饭,大家活也更有劲儿。”
不过一个上午,她说起这些是已经是道。
宋满冬略一思索,点认同了。
她记得不活的时候,大都是一
两餐,只有农忙的时候,大家才舍得吃。
“就是满冬你要辛苦一点儿了。”赵胜男说着,“不过我们都会给你帮忙,有什么我们能做的,你直接叫我们。”
“行。”宋满冬点,没跟她们客气。
时间紧,她也没太大把握。
跟着便说起来菜色,赵胜男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红烧、炸茄盒……还有今天这个饭盒汤。”
她说了一大串看向宋满冬。
“不行。”宋满冬基本上都给她否了,“大锅饭不能做太细的菜,而且我们给河东大队上的
做饭,也不能做大荤。”
赵胜男疑惑,“为什么不行?”
“会不适应。”宋满冬平静道,“一年到吃不上一顿
的
,突然吃上大荤,身体不会舒服。”
徐清赞同点,“最好还是跟他们平时吃的不要差太多,毕竟现在是农忙,身体要是不舒服,也耽搁时间。”
赵胜男想了想,“那咱们就冲量大管饱。”
她虚心请教,“满冬,你觉得做什么菜比较好?”
宋满冬心底很快有了答案,“蒸菜、炖菜为主,可以多蒸些馒、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