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星半点已经足够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得知来的是王维收的学生和驸马萧衡父子俩,李颀笑着命张罗酒宴招待客
,还去请借住在他家的一位琴师朋友出来弹琴助兴。
李颀吩咐负责跑腿的小厮:“就说今儿好酒管够,他一定愿意过来。”
郭家祖父在旁听见“好酒管够”几个字,当即来了劲:“看来今晚我们得叨扰一宿了,喝醉了可回不了洛阳。”
李颀本身就很朋友(当初他那些祖产就是
朋友挥霍没的),闻言朗笑着说道:“你要走,我还不乐意放你们走,今晚谁没喝醉往后再有好酒可不带他了。”
第5章
大唐不管文还是武将, 鲜少有不
喝酒的。
哪怕是王维这种受母亲影响终修禅的“居士”,那也是劝
喝酒的一把好手,比如他那句有名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
”,就是给
送行时写的劝酒诗。
唯独三娘和萧戡两个小孩儿对此不太感兴趣,离她们上次到庄子上玩耍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 难得到了嵩山脚下,他俩自然又开始遍地撒野。
要不是绕梁眼疾手快地拦着,萧戡差点就用他的小剑去捅丛里藏着的蜂窝。
既然不让捅,两个小不点就蹲在那儿远远地看蜂窝, 有蜜蜂回巢她们也不动, 就那么眼也不眨地观察了半天。
也不知到底在观察什么。
光是这么东玩玩西看看,竟也叫他们玩到了落时分。
眼看快开席了, 郭幼明出来把他俩捞回去吃吃喝喝。
三娘这才注意到席上多了个, 是个三四十岁的落拓中年
,他穿着一身粗布衣裳, 通身没半件东西是贵重的, 坐在席间却怡然自得,仿佛自己也是遍身锦衣似的。
这应当便是李颀那位琴师朋友了。
李颀、王维都是好琴之,酒过三巡便请对方弹奏一曲。
三娘悄悄跑到王维身边,小声问王维此是谁,这才晓得此
名为董庭兰,在家中排行老大, 所以朋友们都喊他“董大”。
董庭兰少时不事生产,到处拜访擅琴之相互切磋, 但凡知道谁家有琴谱便死皮赖脸央着别
给他看看。
这种一心扑在琴技上的结果就是他到中年依然家徒四壁、穷途潦倒,路上没钱了甚至直接当乞丐, 偏他自己一点都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
说话间,董庭兰已经抚上了底下送来的琴。
三娘当即坐直了身体,不再凑到王维那边说小话。
都是朋友相聚,席上没那么多讲究,董庭兰随手试了几个音,便开始弹奏他最擅长的《胡笳》曲。
董庭兰所弹的《胡笳》曲虽名为“胡笳”,实际上却是琴曲。
董庭兰今便是弹奏《胡笳十八拍》,琴音婉转哀切,如泣如诉,叫
仿佛置身于茫茫塞外,听见了那颇具胡
风
的胡笳声。
这琴曲起源于汉末时期的蔡文姬,讲的是她既想早归家又舍不下自己孩子的矛盾心
,无数文
墨客曾为之唏嘘。
三娘向来是很容易共的,听这曲子听得鼻
酸酸。
等到一曲罢,她才问王维这叫什么曲子。
王维如实相告。
三娘一听“蔡文姬”就想起来了,那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才。
汉末天下大,诸侯各自为战,北方各族见你们自己打来打去,时不时就趁你内
过境烧杀掳掠一番。
蔡文姬便是那时候被匈当做战利品掳走、与匈
左贤王生下二子,直至十二载后才被曹
派
重金赎回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