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这么半天“探讨”下来,李腾空觉得自己对这段话也倒背如流了。
 李林甫哪知其中内
?他还笑着问三娘:“哦?都探讨了哪些内容?” 
 三娘不假思索地给李林甫背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李林甫闻言挑了挑眉,含笑说道:“这对你们来说有些
奥了。” 
 三娘连连点
,是有点
奥。她为了找鸟儿跑了老久,身上汗涔涔的,得亏今天碰上的雀鸟都呆
呆脑,要不然她可没法向新朋友展示自己刚学不久的绝妙弹弓技巧! 
叔侄俩在李家蹭了顿饭,趁着天色还早齐齐归家去。
郭幼明边牵着三娘往回走边问:“好玩吗?”
 三娘道:“挺好玩的,她们家那只胖胖的猫儿很亲
。” 
郭幼明问:“你喜欢的话我改天去给你寻摸一只回来。”
要说别的事他可能办不到,买只猫儿对他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三娘说道:“不养了,养了猫估计家里就没鸟可以给我练弹弓了。”
 听说猫儿可
抓鸟了,她们家没李林甫家那么大,鸟雀都不够她一个
霍霍的! 
郭幼明听得一阵沉默。
 就知道不该让那些臭小子跟他宝贝侄
一起玩,看看这学的都是什么玩意?! 
 三娘自觉新
了个新朋友,开开心心地把李腾空添加为新的写信对象。 
 这是她搬家以后发展出来的新
好,因着上个月没课可上,她与李俨他们不能时常见面了,所以约好给彼此相互写信,
流最近看的书或者遇到的新鲜事。 
 别看她们年纪小,平时的书信往来可不比那些大
少! 
 许是因为写信让
更有倾诉欲,连李俨在信里都变得多话起来。 
 有来有往的
流总是格外有意思。 
 即使最近已经复课了,三娘和李俨他们依然时不时
换一下信件。 
权当是趁机整理课堂所得了。
面对面换信不也是另一种快乐!
 当然,三娘本
没有注意到的是,她的朋友们大多时候都是不相互写信的,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写信给她,而她每个
都要回过去——且经常一回就回老长一封。 
……写得她那手字进步飞速。
勉强也称得上是个意外之喜。
临近中秋,三娘盼来了她阿娘,还有她家那串兄弟姐妹。
三娘最小的弟弟已经一岁多啦,走路已经很稳当,话也会说不少,可惜不认得三娘这个阿姊。
 倒是四岁大的妹妹远远见了她就兴冲冲跑过来,张开
嘟嘟的双手把三娘抱了个满怀,嘴里“三姊”“三姊”地喊。 
 小弟正是
学舌的年纪,听他四姐连喊了几声,也
齿不清地跟着喊了起来。 
 一家子
好生热闹。 
第章
 有了自家亲娘, 三娘当即化身娘宝,每天从外
回来都要先扑进她娘怀里撒个娇,再把自己从外
捎回来的好东西分享给亲娘, 比如路上捡到的特别好看的叶子、中午吃到的特别甜的糖之类的。 
当然了,久别重逢的兄弟姐妹们也没被冷落,每天她都要组织兄弟姐妹们开展饭后故事会, 主要给他们分享最近的洛阳新鲜事以及童叟皆宜的新诗。
 主要由诗坛老手贺知章以及她的各方小伙伴、老伙伴们倾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