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问题都不大。
不过?既然都已经坐下来考试了,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她认真考虑片刻,便认真作了卷子——
卷中,她写了几项可改善朝野环境的治国之策。
想?了想?,她又补上一些应当?会投君主所好的话——应当?强化君权,警惕前朝末年之弊,谨防权臣专政、蒙蔽君主之目云云。
谢知?秋自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宰相。
不过?当?朝天子自打登基以来,权力一直受到种种限制,若是他仔细看了这份卷子,这种话他应当?会喜欢听。
思毕,谢知?秋行云流水地写完,待到日暮时分,安然交卷。
*
谢知?秋这份卷子,不久就被单独呈到圣上面前。
其实照理来说,殿试的卷子,也是要糊名誊录,然后经过?初评、再审、终审,最后才?递到皇帝面前,让皇帝确定名次的。
不过?,本?就是为天子招揽人才?,糊名不糊名,原只是一句话的事。
天子本?已有打算,果然只是对这卷子匆匆一扫,没怎么细看,就批下名次。
*
终于,到放榜当?日。
方朝殿试的最终名次,会在这一日,由传胪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崇政殿前高声唱名,史称“金殿传胪”。
寒窗苦读数十载,皆为此?日,这是功成名就、最为荣耀的一刻。
却说这一日,新进士们齐聚一堂,众人身着朱色公服,紧随百官之后,站列殿前丹墀之下。
只见礼部官员手捧金榜出现,当?众展开。
传胪官上前一步,宣道:“天顺二?十年三月十五,圣上策试天下贡士,共得良士二?百三十七人,分为三甲,请众士子听名。”
言罢,他静了一瞬。
唱名是按照名次顺序来的,故而?阶上响起的第一个名字,就会是当?年的状元。
殿前安静不过?一霎,可于众举子而?言,却仿佛度过?数个春秋一般漫长。
终于,只听传胪官员朗声喊道——
“萧寻初,年二?十,梁城人士,大魁天下,得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
话音落,满堂寂静。
只见一俊美青年从?一众贡士中缓步而?出。
“他”不过?弱冠年纪,生着一双桃花眼,分明是风流的相貌,气质却如寒刀出鞘、冰冷非常。
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均要被传名三遍,以显额外嘉奖。
传胪官又唱一遍道——
“萧寻初,年二?十,梁城人士,大魁天下,得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
“萧寻初,年二?十,梁城人士,大魁天下,得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