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待在一起,其实也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点闲话,有时候谢知秋会陪太后念佛经,有时候两?人会一起看看书?,有时候也会像今日?这样,太后主动提出试试谢知秋的棋艺。『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谢知秋起初奉太后甚恭,但随着她们彼此?摸清楚了脾气,两?人在保持适当君臣距离感?的前提下?,逐渐有了一点忘年?交的意思。
谢知秋很快就发现,太后学识甚广——
太后当年?侍奉方和宗时,就有勤奋好?学的名声?。
谢知秋以前听说过传闻——
太后起初没有名分,只算是方和宗身边的丫鬟,但得到还是王爷的方和宗许可后,她自己?学了读书?写字,短短几年?,就看完了王府里的藏书?。
谢知秋能感?觉到,这传闻多半没有言过其实。
谢知秋的阅读速度异于常人,不谦虚地说,她知道自己?是博学的人。
不过到目前为止,她聊天时与太后谈起的书?,还没有一本是太后没看过的。非但如此?,太后平时说话会不经意地引经据典,谈吐间便可知其知识广博。
在方国,女子如同男子一般受教育者甚少,谢知秋早已习惯了孤独。在她成年?以后,这还是第一次,她能碰到一个交谈起来如此?轻松的女性长辈。
偶尔有一两?回,她会恍惚地感?到惊,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可以如此?自然而畅快,在这座慈宁殿里,在她们两?人之间,女人拥有学识是像吃饭喝水一般正常的事。
太后平常并不会刻意指点她什么,但有时在闲谈之间,太后会不经意地提到一些谢知秋不知道的朝中?之事,于谢知秋而言,这都是足以令她心中?一动可用?讯息——
“赵御史次日?在外风评不错,不少官员都说他为人仗义。”
“不过几年?前他父亲去世,他竟一个人偷偷摸摸将本该与他兄弟平分的一部分家?产占了,被其嫂子发现闹了事,才说是误会误会地吐出来。”
“可见其人恐怕多少是贪心的,只是在乎风评或者所图更大,才不轻易表现出来。”
“这样的人,有必要可以用?利收买,但不可与其交心,以免后患。”
“先前被你提拔成大理寺卿的那个祝维平,我对他印象不错。”
“他早年?落魄过,被当时的上官穿小鞋。”
“后来那位上官别的罪行东窗事发,被关?入大理寺候审,正好?由祝维平负责审理。”
“当时我看了送来的审议文书?,不偏不倚,十?分公?正,没有丝毫出于私怨落井下?石的迹象。”
“可见此?人虽然平日?里爱和稀泥,但根子是正的。这种人我倒是喜欢,本性正直又足够圆滑,放在哪里都合适。”
“吏部的李尚书?和那个刘求荣有姻亲关?系。”
“他原本十?分信任刘求荣,认为刘求荣只是性情懦弱,并没有什么坏心思。”
“自从刘求荣卖人肝的事情被揭发出来,李尚书?看上去惶惶不可终日?。”
“此?人为人十?分小心谨慎,这回说不定会为避免牵连而辞官。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吏部尚书?是个肥差,不知道等空出来以后,谁又能顶上去……”
谢知秋耳聪目明,且称得上观察力敏锐,其实她对朝中?也有观察,但她在官场的时间毕竟不长,有很多往事都不知道。
而太后的经验,无疑可以让她补上这一课。
谢知秋在太后面前十?分恭谦,只要太后愿意说点什么,她就默默记下?。
尽管如今以她的处境,还不清楚这些讯息将来是否能用?于做些什么,但有所积累总归没有坏处。
而这日?,太后与谢知秋下?棋。
太后在谢知秋落子后,低着头思索。
太后棋艺不算差,但她毕竟年?纪大了,思考起来很慢,棋风又谨慎,有时候走一步要想一个时辰,一局棋下?一天也下?不完。
和这种人下?棋定然磨人,幸好?谢知秋醉翁之意不在酒,倒也能耐心等着。
忽然,太后没有落子,倒是问她:“最近,史守成当上同平章事以后,好?像经常出入垂拱殿。你可知他在忙什么?你的官职已经定了,他总不会还在找你麻烦吧?”
谢知秋本在思索棋局,太后不落子期间,她暗自算了数种太后可能的下?法,顺便构思了每种下?法后面二十?步的应对之策。
听到太后提及史守成,她不由一顿。
谢知秋回答:“史大人的矛头已经与我无关?,他最近在做的事,大概主要还是攻击齐慕先。”
“齐慕先?”
连太后都对这个答案有点意外。
“齐慕先不是早死了吗?”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谢知秋颔首。
“齐慕先是死了, 但史?大人似乎觉得他这样死得太过轻松,还想更进一步。”
齐慕先伏法后,齐派被尽数清扫。
原本与他针锋相对的谢知秋由?于?身份暴露, 不?升反降, 成了国?子监祭酒。
如今的朝堂,放眼一望, 居然凭空少了近一半人, 其中更没有声望能力足以主事?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 史?守成矮子里拔高个儿,作为反齐慕先一派人中资历最老的高官,如愿被推上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
史?守成近日, 可?谓春风得意。
他任同平章事?以后, 开始更加大张旗鼓地批判齐慕先过往的各种思想著作,连齐慕先闲来无事?随手写的小文章,都会被他逐字逐句地拉出来辱骂。
若是有人持有齐慕先以前的著作被人发现, 那不?但会被扣上支持齐党伪学?的帽子,还极有可?能影响考评和仕途,严重者会直接被贬谪, 不?再复用。
受史?守成的影响,朝中其他官员都生怕自?己与齐慕先沾上,会被定性?为想法偏离正轨、影响仕途, 于?是拼命撇清自?己干系,同时疯狂地批评与自?己不?合的人是齐党伪学?。
为了证明自?己才是坚决维护“正学?”的正直之人, 他们必须一个更甚一个地激烈表现。
于?是, 抨击齐慕先、焚烧齐派著作的风潮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反而愈演愈烈。
如今已经进展到,以史?守成为代?表的不?少人, 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要将齐慕先为相期间支持推行的政策一律推翻!
这其中最匪夷所思的要数史?守成对科举改革的态度。
齐慕先当年主持科举改革,将科举从重诗文,改为重经赋策论,评卷标准也由?重辞藻文采,改为看重考生是否有务实的为官思考能力。
这一项改革,是齐慕先与礼部官员一同推动的。
单就这件事?,史?守成当年其实也十分支持。
谢知秋当年参加的就是改革后的第一次春闱,若论起来她大概也受了益。
然而,几年过去?,史?守成现在居然话锋一转,声称他当年完全不?支持科举改革,纵然他也认为诗文考题过于?悬浮、弊病很大,但齐慕先这种一声不?吭就将诗文从考题里大幅删去?的改法并不?符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