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了。
魏云卿知?道他这几日政务繁忙且关键, 所以也没去打扰他, 让他专心政事, 自己则悄悄和宫人一起给他准备着生辰贺礼。
*
中?秋策试之后的论?辩,由宋太师和薛太尉共同主持, 整整持续了三日。
太学之中,百家畅思, 高谈阔论?。
此次会议以“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为中?心议题,官员与?学子各自畅所欲言, 发表建议, 集思广益。
反对盐禁的人,大多持儒家“不与民争利的原则”, 认为天为黔首生盐,君主富有四海, 无需禁一盐池与民争利。且官营盐会导致官商勾结,物价上?涨,囤积居的现象, 不利于百姓民生。
而以柳弘远为代表的一众支持盐禁的寒门学子则认为, 私盐之利,都是豪强贵族侵占, 贫弱者不得占。
且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煮海为盐,奴役贫民赚取利润,又聚集贫苦流民于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不利于国家稳定。
至于官商勾结,物价上?涨,则完全是因为地方世家与商户勾结,不依法办事,才造成?一些弊端,该检讨的是执行的官员,而非政策之错。
如果各级官员都能选才任良,而非唯家世、门第、亲私是举,何患会有官商勾结之弊?
最终,在一众寒门学子的支持下,以盐禁之举,可抑制豪强大族兼并,提高国家税收,用于济民救灾的声音,占了上?风。
论?辩结束后,百官对讨论的内容做了整理总结,朝廷通过了盐禁,天子诏定曰——
司盐之税,自古通典,可复立监司,禁之为便。
至此,盐禁之议,尘埃落定。
*
盐禁之议结束后,便是天子的生辰了。
盐禁初定,萧昱大喜,便趁着生辰宴请百官,以及推动?此番盐禁成功的寒门众学子。
八月十九日,天子生辰,华林园再度开宴。
是日,公卿毕至,少长咸集。
龙渊池上舟船往来交织,宴会席间觥筹交错。
柳弘远秋试高第,朝廷授予了著作佐郎之职,在秘书左丞殷恒手下,协助秘书郎李允撰写国史。
席间,殷恒跟他闲聊着,“依制,每位新到任的著作佐郎,都要撰写名臣传一篇,我这边刚好有个需要立传的大臣,这篇传记,李郎写不了,想要交给你来写。”
李允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柳弘远问道:“不知是要为哪位名臣列传?”
“前中?书令,南安贞世子宋珣。”
柳弘远微微错愕,宋世子是皇后元舅,太?师长子,身份敏感,很多反对度田的世家,即便心里对他否定,也不敢明着抹黑。宋世子逝去十余年都未能成?传,想来是朝廷对他的功过争议很大。
所以,他的传记,出?身高门的李允写不了,只能由他这种没有利益纠葛的寒门来写。
“宋世子一生,改革有功,可致使庐江动?乱,亦有过。这其中的功过是非,就看你的笔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