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叫住顾校长,说出她的打算:“我想动员附近几个大队报名参加。”
顾校长不解:“咱大队的知青,不就够用吗?”
庄兰、苏丽梅一直在给社员们上扫盲课,两个人肯定能教好课,他心里其实很属意她们俩。
赵柯却摇了摇头,“咱们大队的知青,都没闲着,我问过他们的意见,他们同意不报考老师。”
这下子,赵四爷也走过来,不理解地问:“知青不报,村里人文化不够,咋能教学生?”
赵柯道:“所以要放开,从其他大队选人,而且,咱们不是打算招其他大队的学生来读书吗?总不好直接抢学生……”
她说到后来,压低了声音,只有他们五个人能听到。
不好明抢,就把好老师招走,想供孩子读书的人家,肯定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去公社读不现实,离得更近的赵村儿大队小学就是优选。
赵柯不是要靠学校牟利,乡下资源整合更有利发展,这是个必然趋势,既然早晚都会有这一步,不如在赵村儿大队。
四个人都不傻,很快就想明白她的意思。
亲妈余秀兰看赵柯的眼最直白,她是真损啊。
这心眼子,要不往正处用,不定要把这些村子霍霍成啥样儿,霍霍完还得傻乎乎地感谢她。
余秀兰相信赵柯的为人,但当妈的还得提醒她:“你以后就是上天,我也不管你,但就一个,不能祸害人啊……”
赵柯好笑,“我要是打着祸害人的主意,还能让您知道吗?”
说给第二个人知道的都不是秘密,她就是不怕人知道,才会说出来,别的大队也可以干,赵柯又没拦着。
就像投|机倒|把,私底下少不了人冒险干,赵柯明明更有门路,但她只是偶尔帮公社的熟人捎带点土货,从来不引导社员们挣这个钱。
是,有些钱不胆大挣不到,可赵柯一直有一个观念,人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如果在社员们架构出稳定的秩序之前,先教会他们投机取巧,未来的某一天,赵村儿大队一定会臭名昭著。
赵柯很认真地说:“我有底线,随时随地接受任何人的监督。”
四个人对视,赵四爷晃晃烟杆儿,“快忙去吧,赵柯有分寸。”
他们三个走后,赵四爷抽了口烟,笑着问赵柯:“我再看会儿,你呢?”
赵柯道:“我回去看资料。”
赵四爷顺口关心了一句:“看啥资料啊?”
“都看一点,我想着可以不精通,但不能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