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你们帮我传话给那十几家勋贵府,只要他们帮我拉来一个官员上书朝廷,陈述疏通河道的好处,我就送他们0斤八宝酒。『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按照两银子一两酒来算,0斤等于00两银子。
这哪里是送酒,根本就是用银子压人。
贾琏和薛蟠一算,有些担忧的说道,“这么一来,可能会有上百,甚至两三百个官员上书,贤弟就不担心被皇家忌惮?”
石仲魁却笑着摇摇头,“事关兵权、官员升迁和谁进内阁这等事,支持的官员过多,确实反而是坏事。
但支持疏通河道的人越多,表面上说明太上皇有先见之明。
但事实上,大家心里明白,他们上书支持,不过是被银子收买了而已。
否则之前为什么不上书?”
贾琏和薛蟠想了想,不由点点头。
石仲魁继续说道,“这事陛下不仅不会反对,反而会极力促成。因为这才很大程度上表明,太上皇的权威远不如银子重要。
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朝臣在心里其实并不支持太上皇,明白没?”
这下贾琏和薛蟠对石仲魁佩服的五体投地。
消息很快传到十几个勋贵家中,有人大概也想到太上皇,却又舍不得千两银子的一百斤药酒。
所以顾忌重重的犹豫起来。
但有人哪里管那么多,甚至一些表明光鲜,内里却早已亏空的勋贵,那叫一个积极。
仅仅三天时间,至少有七八十个京官上书。
甚至一些子嗣不多的三四品官,在喝了八宝酒后,都开始上书。
不过这些人上书的内容,就委婉多了。
重点只谈雨季即将来临,万一水漫京畿那损失可就大了。
石仲魁趁机上了一道,清理护城河的折子。
而这份折子果然像是踩中一些人的尾巴一样,开始担心,然后四处打点。
但这些人此时上纵下跳的越欢快,等于把自己暴露的越快。
石仲魁很快从日游嘴里得知,那些当护城河是藏尸地的人,除了地痞争夺地盘、个人仇杀、生意上的恩怨和赌坊青楼外,还包括衙役和一些官吏。更多小说 LTXSFB.cOm
石仲魁不是包青天,没工夫去管这些冤案。
更何况一些冤死鬼,至少死了十年以上,此时把案子翻出来,甚至连凶手都找不到了。
既然有了目标一开始他的目标是放在官员身上,但查来查去,却发现没人上书反对河道的事。
至于一些小吏,在石仲魁根本不在乎。
所以他的目光很快放在一伙专门靠京城水系讨生活的青皮头上。
这些人绝大部分只是为了吃饭,但手段却真的够狠毒。
而且只要河道不是淤塞到无法通船,对他们就越有利。
也就是说,疏通河道时,这些人必然会想尽办法去阻止。
不过对付这些人,也不是没有麻烦。
为了垄断码头上的活,不仅打点过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官差,就连绣衣卫都有人收过他们的钱。
正常来说,石仲魁盯上这群人,肯定会得罪三个衙门。
但说来说去,这些官差和绣衣卫无非也是看在钱的份上。
贾琏和薛蟠很快邀请了掌管五城兵马司的景田侯之孙裘良,去了一家正规酒楼喝酒。
等裘良回家时,两个随从正抱着两个二十斤装的酒坛,跟着他进了大门。
此时的八宝酒,早已经因为出名,但市面上却没售卖的原因,私下里的价格已经涨到了百两银子一斤。
也就是说,只要裘良愿意卖,这四十斤八宝酒等于四千两银子。
差不多等于那些青皮四年的孝敬。
当然,这四千两银子中,有一半其实是交给裘良的下属官吏的。
但到手的东西,哪有送出去的道理。
而且裘良笃定贾琏和薛蟠不会把这事告诉五城兵马司的其他官佐。
同时,他也把那些青皮卖的也最彻底。
在酒桌上暗示,只要状元公搞定了顺天府和绣衣卫,五城兵马司在抓人的时候,可以动些特殊手段。
石仲魁一听就明白,这是趁机灭口。
那些青皮头目的死活,自己不关心。
但看似顺天府比绣衣卫更麻烦,可事实却刚好反过来。
第49章 狐假虎威
不是绣衣卫不好收买,而是不能真花钱收买,免得皇帝知道后猜忌自己。
想起自己府试的主考官就是顺天府知府刘忠坤,石仲魁干脆直接上门。
刘忠坤见石仲以弟子之礼,向自己行礼,顿时笑的嘴都咧起来。
一番叙旧、客套后,石仲魁只是暗示几句,刘忠坤很快明白过来。
皱眉思索片刻,果然如石仲魁预料的一样。
在刘忠坤眼里,顺天府的经承、书吏、典吏、捕头、衙役哪里比得上他这个六元公重要。
甚至十年后,石仲魁的官职很可能都比自己大。
更别说此时拒绝,万一石仲魁手里真掌握了顺天府小吏的罪证,即便他自己不上书,但把罪证交给他老是于洪高。
或者其他御史、言官,那就更麻烦。
“伯谦但请放心,为师必然不会放过府衙内的害虫。”
石仲魁听完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只是寻常上门商量,甚至带着隐隐的威胁,怎么就扯上师徒关系了?
可刘忠坤确实是自己的府试主考官,而且还是他点了自己为府试第一。
所以硬要说自己是座师,石仲魁也只能认了。
以弟子之礼再次道谢后,石仲魁接下来要面对的,就只剩下绣衣卫了。
走出顺天府时,见一众衙役、官吏都对自己毕恭毕敬。
石仲魁心里叹息一声,但愿这些人中的某些人,在被贬、被罚时,不会把怨恨对向自己。
随后忽然反应了过来。
自己干嘛要花钱收买绣衣卫?
更不用盯着顺天府。
坐上官轿,吩咐这段时间一直跟在身边听命薛蝌道,“去绣衣卫衙门。”
到了地方,石仲魁不仅没进去,干脆坐在轿子里不出来。
就那么大咧咧的让人把轿子,停在绣衣卫大门侧边十米处的大街上。
这事很快传到绣衣卫指挥使、同知、佥事等官员耳中。
“坏事了”,绣衣卫指挥同知黄瑞松皱眉道,“我等和状元公一项没瓜葛不说,下面还有个百户所受皇命听令于他。
按说他没道理故意来堵门。”
佥事等官员一听就点头,有人叹息一声道,“这么说,是有人得罪了他?”
“也不一定”,指挥使孙进新摇头道,“也有可能是怕犯了忌讳,引起陛下的不满,这才故意这么做。”
众人听到指挥使的话,仔细一想,很快想到大档头刘公公说过,这位状元公是出了名的谨慎。
指挥使孙进新看着同知黄瑞松道,“还是你先去见见他,再说其他的。”
黄瑞松一听心里就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