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忘了,陈知意可没忘。更多小说 LTXSDZ.COM
看他说得支支吾吾的,陈知意再接再厉,“怎么,是有什么不方便说的难处吗?刘先生不想说,就不说好了。”
听她说得温柔,刘良山羞于提起自己断腿的绪,也因此淡了几分,但开
仍旧十分艰难,“陈小姐有所不知,我这条腿,听医生提起,怕是废了。”
“怎么会这样?”陈知意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是真的惊讶,她还什么都没做,这腿怎么就断了呢?
断得好!
刘良山黯然,“事实确是如此。”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成为一个残废啊,“不瞒陈小姐,刘某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废。”
陈知意对他这般的意志消沉,摇目露不赞同,“腿断了又如何,刘先生应当振作起来。”
“现在也就陈小姐会这样宽慰我了。”
刘良山想到简容,他如今还没敢告诉她这个噩耗,生怕看到心上眼里的嫌恶。
“怎么会?任何一个心底善良的小姐,都不会吝啬在这时候给刘先生一点关切。”
“真的吗?”刘良山面露希冀。
他腿断了这件事,是不可能瞒着简容一辈子的,除非他就此不再和简容见面。
然而这又让他怎么舍得?
因此得到陈知意的一点鼓励之后,心不禁就燃起了一点希望。
“当然!”陈知意回答得斩钉截铁。
她当然能猜到刘良山心里所想,他连当面给自己说出腿断这个事实,尚且都会犹豫,更何况是在简容面前?
而两平常
往中,多谈及的就是感
问题,再结合那封信里的急迫,不难想到他心里担忧的,正是简容得知此事的反应。
给刘良山吃了一个定心丸之后,陈知意才不紧不慢的开,“刘先生只是一时陷
了低谷,论起来仍旧比大多数
强得多,很不必妄自菲薄。”
她可不能让他生了卑怯之心,自觉残疾了配不上简容,重新又缩回原本不求回报的舔狗状态。
刘良山苦笑一声,虽觉得陈知意这话言不符实,但因为实在悦耳,所以也没反驳对方。
况且,他心里存了个念,陈知意都会这样认为,那从来都如莲花一般善良高洁的简容呢?
陈知意很了解刘良山格里的自大,他如今不过是因为骤然遭遇了打击,所以才一时不振,恢复起来很快。
冷眼看着,她又放低嗓音多说了几句。
“腿断了真的不算什么?”刘良山喃喃出声。
“是呀。”陈知意的话甜蜜得就像罂/粟。
这种不振恢复起来的确快,但也很可能诱导走向另一个极端,既自卑又自大。
想到这里,陈知意不禁又给简容挖了一个坑,不知道她得知此事后,会是什么反应呢?
如果是正面的,诸如安慰不介意刘良山的腿断了,那刘良山对她的感必定会加
。01bz.cc
一份残疾的,已经被勾起占有欲的、永不会被满足的感,啧啧,真不知道到了极点后会是什么模样?
而如果是反面的,诸如疏远嫌恶对方,那就更妙了。
陈知意很少这么不遗余力的算计,如果可以,她更喜欢把
力都放在一切正面而美好的事物上。
可谁叫这些间玩意儿偏偏要找上她呢。
第23章
《保罗穿越记》连载至今, 因为节跌宕起伏,时不时就来一个小高
,且作者知识储备和文字功底都极为
厚等缘故, 在燕京市民中颇受追捧, 目前已经网罗了大批的读者。
这其中,排在第一个的就是《燕京报》的编辑丁思。
且这位还是个“vp读者”,借着身份便利的缘故, 相较黄成文之流每天苦苦等更新的读者, 丁思这个编辑天然有着更便利的追更条件──他能提前许多天看到稿件原稿。
作为一个在报社行业浸了多年的老编辑,丁思看文字的触觉十分敏锐,很多读者注意不到的伏笔注脚,他都能很轻易的发现。
也因此, 随着《保罗穿越记》的连载,节逐渐展开, 丁思首先注意到了其中的不对劲。
他总感觉作者的意图, 似乎并不只是在单纯的写一篇通俗的、娱乐质的小说, 一句句微小的细节, 以及从男主保罗
中不经意说出的一些观点, 似乎都是在为什么东西做着铺垫。
这东西几次就在嘴边,呼之欲出, 但却屡屡因着某种障碍未能现世。
直到今天,看到《保罗》最新的稿件后,丁思才恍然明白过来,容与在这篇小说里到底隐晦的,想要传达的是什么。
07年, 第一个英国踏上了北美这片土地, 从此拉开了这片土地上的
民被
役的历史。
为了这片土地上的黄金、土地和隶, 当地的土著遭遇了屠杀、贩卖和
役等一系列
行。
这样孱弱的、仿佛初生的婴儿般毫无反抗之力的形,和现在列强
侵时的我们何其相似!
而这样的北美十三州,却在经过无数次惨烈的反抗之后,脱离了英国的殖民,宣布独立,成立了自己的国家。
这国家叫美利坚。
如今被昔的英、法、西班牙等殖民国家所忌惮的美国。
这其实不是什么隐秘的历史,稍微对如今世界形势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这一点,但或许是灯下黑,丁思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寻常的一段别国历史,如今读来竟会是如此的心澎湃。
带了男主保罗的视角,他仿佛也跟着亲身经历了这殖民地上的
民奋起反抗,前仆后继,先烈们死伤无数,最后终于在一片废墟上,颁布《独立宣言》的历史。
“我们,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以殖民地善良民的名义......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作为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完全有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独立国家有权去做的一切行为!”
陈知意写的时候,夹带私货的随译了一篇《独立宣言》的中英对照版,此时丁思看完这版宣言,竟在心绪起伏下,畅想起了华夏独立时,那时的宣言该是什么样。
虽未真正经历过,但想来那宣言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仙乐般十分美妙。
和丁思这种文化不同,普通读者对这几期《保罗穿越记》的反应要更加迟钝些。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物向来都是以稀为贵,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此时的读书的比例其实并不高。
事实上,华夏真正识字率的普及,还是在建国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后,此时的大多数连识字都是一种困难,更别说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了。
也因此,在上层阶级中唾手可得的种种开阔眼界的国外知识,对普通市民来说,却是一种新鲜的、从未听过的谈资。
《保罗穿越记》一开始面向读者的时候,卖点就是通俗小说,它节曲折离,三章一个小高
,每每引得追更的读者欲罢不能,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一方面,因为《保罗》的故事和可读
,相较于一般的严肃文学,它天然的就拥有了大批的普通读者基础,在民众中的传播率,根本就不是那些理论杂文所能比拟的。
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