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了出去。
在离二姨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口水井,附近的人家都到这里来打水。小平在这碰到一个刚挑着水要走的老人。老人打水用的井绳本来是盘在扁担上的,可没走几步,井绳就滑了下来。还不会说话的小家伙想告诉老人,可是……于是,他只好拿起拖在地上的绳子,跟在老人的身后。老人的家也不远,是一座独门独户的小院。
老人到了家,放下了扁担,过时,发现了跟在后面的‘小尾巴’。老人先是一愣,可随后就明白了过来。他对着小尾巴笑了笑,还没来的及说话,被老人善意的笑容所鼓励的小家伙,已经蹒跚的走到房门前,用已经冻的通红的小手,费力的拉起了门帘。可是他太小了,不管他怎么的努力,也只能掀起门帘的一角。
他太瘦弱了,像一只纤细的绿豆芽。红红的小手和脸,绝对是寒冬作品而不是因为别的。小家伙长的很招人喜欢,而那一份柔弱却叫人心疼。
有些走神的老人正想着,可小家伙却在和门帘的斗争中摇摇欲坠了。在心里叹息了一下,老人赶紧走过去。他从小家伙手里接过门帘,在角上找到拴好的绳扣,把它挂到墙上。他打开门,把小家伙抱了进去。“在这等着,爷爷马上就好。”
老人叮嘱了一句,出去把水桶拎进来,把水倒进水缸里。他摆放好水桶,放下挂着的门帘,关上了屋门,抱起小家伙进了里屋。
把小东西放到了炕头上,老人握住了通红的小手。
“你是谁家的小鬼?”
老人慈祥的问道。
答是小鬼有些怯怯的眼神。
“吆,不怕啊,告诉爷爷,你叫啥?”
更加慈爱的语气。
疏缓后的眼神依旧是沉默。
不会是?……老人的心里突的跳了一下。
“那你几岁了?”
老人试探的问道。
在老人期盼的目光里,小家伙伸出四个手指。
“是四岁吗?”
老人欣喜的追问道。
小东西在热切的目光里肯定的点点头。
“噢”
老人的心放下了一半。
“来,叫爷爷!”
老人想全部证实。
而迎着他的小脸一松,又一紧。
“来,叫一声,爷爷”老人不懈的诱导着。
“来……”……
终于,在老人快要放弃的时候,小家伙费力的张了张嘴。虽然没有发出声音,可是老人从他的口型里看到了希望。
于是一遍又一遍的。
“来……”……
“爷”
很艰难,很小的,也很不清晰。但无疑像滚响的春雷,在老人的耳边炸响!
“好了”
放下心来的老人好不……
“等着啊,爷爷去添下火。”
感觉到屋里有些凉了,老人去外屋忙了起来。
把炉火架旺,老人在心里哼着小曲进了里屋。
小家伙呢小家伙正爬在炕上,瞪着好奇的眼睛,一页一页的在翻着书。看了一会儿,老人也坐到了炕上。
“小鬼,你认识字吗?”
小家伙抬起头,看着老人。摇摇头后又翻了起来。
专注是老人的感觉。
阳光从窗子照进来,撒在小家伙的脸上。刚才还通红的小脸,现在已经恢复本色。小脸真白呀,隐隐的透出一点病容。瘦小的身体爬在那里,让人不由得生出深深的怜意。
“唉”
老人在心里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轻轻的抚摸着小东西的头。
“想不想学认字?”
小脑袋飞快的点了点。
“想不想变得很有力气?”
说完,老人还夸张的做了个力量展示。
小家伙无声的笑了,随后又点点头。
“想有力气会很累的吆!要吃很多的苦,你怕不怕?”
老人很‘严肃’。
“嗯”
小家伙坐了起来,歪着头想了一下,看着老人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那你明天来爷爷这,爷爷教你好吗?”
飞快的点了点头,小东西满脸笑容的拉住了老人手。“爷……”
这一声也很费力,但很清楚。
“哎”
老人欢快的应着。
“小东西,该家了,要不妈妈该担心了。来,爷爷送你去。”
老人捏了捏小家伙的鼻头,提醒道。
开始穿衣服的老人,没有注意到小东西在听到‘妈妈’这个词时,小脸上暗淡的神情。小家伙拉着老人的衣角,对着老人摇着头。
“你不用爷爷送你?”
肯定的点点小脑袋,小家伙拉开门消失了。
“这……”
留下了老人不明所以。
第二天,小家伙来了。没有纸笔,老人已经准备好了沙盘和竹棍。没有教材,那就从‘三字经’开始。
“不对,应该是这样的……”
手把手的教。
“来念,人”
“不对,要卷舌。人”
“人”
“哎,就这样啊!来接着念人之初……”
“来,爷爷教你几个动作。”
“看好了吗?来,做给爷爷看!”
“哎不对,应该是这样的。”
“对!是这样,不行!再坚持一会儿!”
“爷爷我……”
“不行!还有一会儿。”
“平啊,我们的秘密不要告诉别人。”
“嗯!”
于是,小平每天都要在家人眼前失踪一段时间。
时间……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又一年。
成长是不知不觉的……于是平平在喊饿的时候吓着了二姨,于是窝头从和小猫差不多的食量到……一个,两个……直到一个人等于家里另外六个人。
七岁的李平上学了,看起来还是很瘦的他,已经可以举起自己两倍体重的东西。别的小家伙还在读上,中,下,人,口,手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对‘五言’和‘七言’了。当老师让同学们用‘我们’来造句子时,他又在“论语”“大学”以及“周易”里打转了。
老人知识很丰富,可教学有一点……
“来,把这些药方背一下。”
“这是几本相书,就是给别人算命的。不过看看也行。”
“哎这几本游记挺有意思,小鬼你看看。”
“还有……”
《三国志》《水浒》与《西厢》神鬼怪志,野史趣闻到《左传》《春秋》如果你在七八岁的时候,你会懂多少?
“爷爷,杜甫的……”
“啊,这是个满腹牢骚的家伙!官做的不大,却喊的很高。万里悲秋切,咱们这的秋天你没见过吗?……就是!多美呀!……就是,别听他的。”
“爷爷,什么是凌迟?”
“啊,凌迟呀,是一种刑罚,就是千刀万剐……就是,一刀一刀的……哎,你问这干什么?”
“噢,是袁崇焕将军被……他好勇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