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不然,周解放可不会放心的让周白跟姜西回家。
唉,妹大不由哥。
看着被姜西驮着越走越远的周白,周解放又开始惆怅。
唉,以后他还是生儿子吧。这嫁妹妹已经这样难受了,周解放要是有闺女,到时候嫁女儿,不得要他命呀。
周解放长嘘短叹,计划着未来他要生儿子的功夫,姜西和周白两个,倒没周解放想的那么会谈恋爱。
周解放担心他俩会偷尝禁果,但其实周白和姜西这俩人,正经的很。姜西骑车载着周白,周白都没好意思搂姜西的腰,而是规规矩矩的抓着车座子当扶手。
姜西怕回去太晚,冻到周白,也没啥花花肠子,就闷头努力的骑车,争取早点回家,让周白早些休息。怕颠到周白,姜西还尽量挑好路走。可谓是十分尽职尽责的一个车夫。
初次共骑一车的小情侣,即使心肠澎湃,非常激动,她俩也没闲聊。周白身体不好,说话怕冷空气激到她,她就尽量保持沉默。姜西则是看周白没开口,他也就没说话。
两个人沉默了老半天,气氛却一点儿不尴尬,可谓是十分的融洽。终于老天爷看不下去,路上出现了一片结冰的冰面,给新鲜出炉的小情侣,制造了一个打破沉默的机会。
冰面很滑,平时大家骑车不带人,还是白天的时候,走到这里都得格外小心。现在是晚上,姜西又载着周白,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照亮。一个不小心,车子就晃了一下,好悬没倒。
“哎呀!”周白惊呼一声,下意识的去抓什么东西当依靠,然后等姜西把车子稳住,周白就发现,刚刚情急之下,她抓住了姜西的后背,后背这里没什么着力点,周白接着又把她的手,滑向了姜西的腰。此时,周白的两只手,正一只举着手电筒照亮,一只半搂着姜西的腰。暧昧十足。
“没事了,你别怕。”姜西安慰周白,“要不你抓着我吧,这样你把手插到我的口袋里,也比较暖和。”
姜西这时候是没啥小心思的,他这么说,真的就是为了之后平稳的赶路。毕竟,抓着他,总比抓着车座子稳当。但姜西没多想,架不住周白不好意思呀。
没有临行前,周解放的千叮咛万嘱咐,周白可能不会多想,姜西这么说,她也就大大方方,顺理成章的抱了。但现在吧,周白脑子里已经想歪了,再让她去抱姜西,她就很不好意思。
姜西看不到周白脸红,周白不说话,他就当周白是同意了。不然,周白的手,怎么能没从他身上拿走呢?
于是,姜西很是顺理成章的松开一只手,接过了周白手里的手电筒,开始单手骑车。
姜西这不是炫技,只是下意识不想周白冻到。但他这一手,看的周白很紧张,下意识的又“哎呀”一声。“姜西,手电筒给我拿着吧,单手骑车不安全的。”
因为怕翻车,周白这回也不害羞了,直接紧紧的搂住了姜西的腰,特别的紧张。
“别怕,我骑车很稳的。”姜西再次出声安慰周白,不过这次收效甚微。
见周白是真不喜欢他单手骑车,姜西想了一下,提醒周白,“你抓稳了,我要停一下车。”
“好。”周白小声的回答。
见周白准备好了,姜西放慢车速,然后大长腿一点地,车子就停了下来。停下车子,姜西自己没下车,也没让周白下车。而是在车把子上找了一个位置,把手电筒绑了上去。
固定完手电,姜西说了句,“好了。”再次蹬车出发。这次,手电筒不用姜西拿着,他双手稳稳的把着车把子,让周白很安心。同样,周白不用再拿着手电给姜西照亮,她也自在了许多,暖和了很多。
姜西这个人,果然和他看起来一样的暖。把手伸到他的上衣口袋里,不一会儿,周白的手心的热乎了起来。抱着姜西,把脸贴在他温暖宽厚的后背上,有姜西给周白挡风,周白这次是真的不冷了。
暖和了过来,周白为了不让她胡意乱想,没话找话的和姜西聊天。
周白:“姜西,你妹妹好不好相处呀?她有什么忌讳和忌口嘛?你和我说说,省的以后我们一起住,我惹她不开心。”
周白这简单的问题,可是问到姜西了。
姜西十六岁参军,他走的时候姜甜才六岁。那时候姜西是个半大小子,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也就不太注意姜甜。等他去了部队,两三年回一次家,一次最多在家呆一周,他和姜甜相处的时间就更少。退伍回来这一个月,姜西不是和姜老太太斗智斗勇,就是忙着给家人找出路,所以姜甜什么样,好不好相处,姜西还真不太知道。
姜西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姜甜在我面前挺乖的,但她具体什么性格,我也不清楚。这几年,我和她相处并不多。小时候,她倒是挺粘人,也挺胆小的。至于忌讳和忌口?应该是没有吧。她就一个农村小丫头,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能吃饱穿暖就行,还有啥可挑剔的?以后咱们一起住,你也不用太惯着她,家里的活,你该让她干就让她干。她今年都十五了,又不是三岁小孩,哪用你去哄她?”
周白:“………”
姜西这亲哥当的,可真够粗心的。
不过,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是这么养孩子的。周白也不能说姜西不负责任。毕竟,哥哥养妹妹到姜西这种程度,那已经很难得了。像周白她们家那样,格外娇养女儿的,那才是这个时代的异类。
第3章
“那你爸妈呢,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姜西不熟悉姜甜,可以理解。周白不想把天聊死, 又问起了姜西的爸妈。
要说姜西的爸妈, 周白作为他们邻村长大的姑娘,她对她俩也不是一无所知。只是,外人说的再多, 也没姜西这个亲儿子说的准,周白不想被外界的流言误导,到时候闹笑话, 惹公公婆婆不开心。所以, 她要再找姜西打听打听。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这回周白是要全方位了解她的婆家。
周白要知道的事情,姜西没有不能说的。
姜西:“我爸妈就和传言的一样, 没啥心眼, 有些愚孝, 脑子不太灵光。他们倒是挺好相处的。她俩知道她们不是当家做主的料,因此早就和我说过了,以后我结婚, 她们不给我当家。她们会听我们的安排生活,安心养老的。”
说到这里,姜西索性详细的把姜家的事情, 和周白都说了一下, 省的周白对他不够了解。
姜西问周白:“我家不是本地的坐地户, 你知道吧?”
“知道。”周白软声回答, “我家也是外来的, 小时候没处走亲戚, 我问我妈, 她跟我提过,说你家也是外来的,你们也不用走亲戚。”
说起这事,周白印象还挺深刻的。
那时候,一到逢年过节,村里的小孩,就四处跟着大人去串门。什么姥姥家,大姨妈,大姑家,各种各样的亲戚,就没有一个是闲着的。周白小不点看着当然非常羡慕,她从小就是个不论干什么,都不会被村里的小孩比下去的人。因此,看人家都有地方串门,她当然也想去。
只是周麻子和赵素芬是别的地方逃难来这边的。她们的老家不但是离这边很远的南方,她们在老家那边也没亲戚了呀。
没有亲戚可走,又不愿让周白失望,赵素芬就告诉周白,清水村的姜家,和她们一样,也是不走亲戚的。那时候,赵素芬还和周白说,等周白她们都长大,独自成家了,周白再想串门,就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