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收了张东官为徒后,他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张东官提起这件事,他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这么做。更多小说 LTXSDZ.COM
后来张东官进宫,担任了御膳房总厨后,他就更不好说了。
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当年的司庖,他认为如果张东官得知了自己的厨艺传承,在面对皇帝的时候难免心虚。
万一被发现任何端倪,都有可能为张东官引来杀生之祸。
一直到张东官父母过世后,他忽然有所预感,认为自己也将大限将至。
于是他就找到了张东官,将自己的身世和收张东官为徒的目的,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张东官。
他询问张东官愿不愿意接受司庖一职,如果张东官不愿意,他就将这个职位带进棺材里,自此天下再无司庖。
在得知了一切后,张东官安慰易祥,表示易祖违德,后人若是能痛改前非,也未尝不可。
当年大奸臣秦桧曾孙秦矩抗金卫国,一家七口尽数为国捐躯,死后被封义烈侯,也为世人所称道。
更何况已是百代之后,又何必将前人罪责背负在身呢?
于是,张东官表示,愿意代易祥接任司庖一职,为师父分忧。
易祥大喜过望,痛哭一场,随后就将一块代表着司庖的青铜牌传给了张东官。
回去之后,易祥就病倒了,不出三日,就一命呜呼了。
张东官为易师下葬,一同守孝,却在第二年的时候也染了风寒去世了。
他病倒后,就让人去联系在京城的几位亲传弟子,打算将司庖青铜牌交给他们保管。
但没等几位亲传弟子赶回来,他就与世长辞了。
记忆剥离殆尽,李逸抬起了视线,看向了面前的木碑。
一道道金色铭文浮现,张东官的生平也随之出现在了碑面上。
张东官(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至乾隆五十二年腊月初七)
男,苏省姑苏人,十二随易牙后人易祥学厨,二十二入松鹤楼任总厨,冠绝苏杭。乾隆十六年,因入苏州织造后厨为乾隆帝制膳受赏。乾隆三十年受乾隆钦点,入京任御膳房总厨。乾隆五十年,受乾隆帝命,制千叟宴,满汉同席,乾隆五十一年接任司庖,次年染风寒而死。
看着这一行行的铭文出现,李逸心情有些复杂。更多小说 LTXSFB.cOm
这一次,他并没有接到明确的任务。
亦或者说,他接到了最后一个主线任务。
在易祥病逝前,曾将张东官叫至塌前,交代他既任司庖,就要精益求精,推陈出新,钻研厨艺,惠及天下。
易祥表示,庖厨一道,永无止境。
历代庖厨尝尽天下之味,时至如今,却还有新物辣椒可入菜,为庖厨多添一味。
他听闻海外有白毛国,黄毛国,蛮夷之地善出新味,那里的庖厨应当也有其独到之处。
庖厨之道,最忌故步自封,自满自大。
司庖一职在古时有号令天下庖厨之能,也有创研至味之任。
如今,司庖已成空职,但既然他接任了这个职位,就要担任起创研至味的责任。
他叮嘱张东官要保持谦恭,好学之心,致力为百姓添味进餐,为庖厨之道开疆拓土。
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任务,而是一份期许。
轰隆隆!
一阵震动袭来,李逸只觉周遭整个空间都在晃动。
木碑后方,那块阻隔着木碑和八面碑的雾墙随着这阵震动,渐渐消散了开来。
随着最后一丝雾气没入墙体,两个空间直接再无阻隔,已经成为了一体。
看到这一幕,李逸意识到了什么。
他回头看向了张东官铭文的下方,那里还有一块空白区域,但也仅容得下一个人的生平铭文了。
他明白,那块区域,应该是留给他的。
而他也终于将木碑中的厨艺全部提取了出来,以后他可能再也不能进入木碑空间中去了。
抬手轻轻拍了下木碑,李逸心情有些复杂。
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一个摆摊的小摊主。
但如今,他已经成了全国闻名的厨师,这多亏了这块木碑。
而这块木碑,也代表了中餐各式厨艺的精华。
不过就像木碑最下方的留白,这并不是中餐厨艺的极限。
中餐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能够包容并蓄,取长补短,永远保持进步。
这也是中华文化的特性,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能够一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念头一动,他回身看去。
只见身后金属板上,职业一栏中,【厨艺名师】正在渐渐隐去,随后替换成了【厨艺大师】。
看到这一幕,李逸轻轻舒了口气。
经过高邮美食节的传艺惠人,外加张东官技艺的加成,他的厨师职业总算达到了极限。
今后,他要想再进一步,就要向厨家的层次努力了。
师指开枝散叶,传艺惠人。
家指开宗立派,自成一体。
想要成为一代【厨艺大家】,他必须要走出一条全新的路来。
一条独属于他的厨艺之道。
第5章 定位现实的锚
看着木碑,沉思良久,李逸抬起右手,摊开了掌心。
一枚月饼大小,厚约一寸的淡金色青铜牌赫然躺在他的手掌之中。
青铜牌两面平整,周遭遍布穗纹,但却被磨得光亮,几乎快淡得看不见了。
只有中央用甲骨金文刻着的司庖二字清晰,深入牌中,隐约可见铜锈。
这就是易祥传给张东官的那个司庖青铜牌了。
看着青铜牌,李逸有些好。
这块牌子如果拿到市面上去,有人能认出它是什么吗?
这块青铜牌折磨了易牙后人两千多年,最后却落在了他的手里。
照这么看,他好像变成了最新一代的司庖了。
将青铜牌抛起,接在掌心,李逸随手就将它装进了口袋里。
他认为,易家后人所背负的辱名在易祥身死之后,就已经消失了。
对于易牙烹子献糜的事,李逸也十分不齿。
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人了。
但从易牙堵住宫门,将齐桓公活活饿死的记载来看,他烹子献糜的事,貌似史书里记载的那短短一句话,也并不能说明这件事的全貌。
李逸对这件事并不在意,毕竟他也不是易家后人,无需背负历史责任。
这块司庖的牌子,也早就和司庖这个官职一样,消失在历史之中了。
如今的它就只是块青铜牌而已,没有任何的作用。
不过易祥说起的庖厨之道,永无止境,他还是很认可的。
在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全世界的饮食文化也已经开始互相融合,并且演化出新的方向了。
即便是四五线城市的小县城,都有卖寿司,卖炸鸡的小吃店。
而中餐也已经走向了世界舞台,被世界各国人民所了解,接受。
这是饮食文化的交融,作为厨师,也需要不断进步,吸收不同文化的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