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 否则,她成了什么辈分了?偏前面和吴贵妃起争执的时候, 每次都是她落了不好,还回回都叫永宁王撞见,帮着哄帝后高兴。怕是那刘遇眼里, 她是个顶顶尴尬、顶顶狼狈的了。
这些话她也不能对娘家说,事实上,除了刚封妃的时候她有过些许念想外, 现在已经看清楚了,皇上心里,她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封她为妃,多半就是为了稳住那些老臣的心。几个妃子里,周、吴二位贵妃都有儿子做依靠,虽周贵妃看起来遭了厌弃,但她娘家势大,将来二皇子出去分府了,还愁没有她的好
子?吴贵妃有皇上的宠
,周贵妃有在忠平王府时陪伴的
分和资历,她有什么?她起初也只有上皇的旧臣们给皇上的压力,如今上皇病危,旧部分崩离析,她这个棋子,早晚要被清算的。
说起来,其实如果在后宫里安分守己地熬子,闷不吭声的,皇后也不是那种会赶尽杀绝的
。比如蔡嫔、简贵
之类的,除了每半个月一次的请安就见不着
,有什么能露脸的事儿也不争先掐尖儿,成天在自己的宫里不出门,大半年的没见着皇帝一面,也不着急,该吃吃,该喝喝,难得看见她们一次,红光满面,心宽体胖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才是宫里
最自在的
呢。皇后这个
,心眼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见她给底下的妃嫔卖过面子、赏过好处,但不惹到她
上,她也不为难你。原先简贵
失宠,被内务府的
欺负了,告到皇后面前,别
还笑她不识趣,自讨苦吃,结果皇后还真替她讨回了公道。若是元春自此学着蔡嫔一样,不再管那些事儿,关上门来,弹弹琴写写诗,说不定也没有这些烦心事了。
可她不能!她娘家当年多显赫的一门双公,金陵四大家族之首,谁见了都要赞一声气派的家,自祖父去世后,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她进宫前,连家里的下
都知道“荣宁二府,都不如从前了”,她进宫的时候本就是为了重振家族荣光的,原来做
史的时候,熬了快十年,也不曾放弃过,想方设法地要在皇上面前露脸,现在封了妃了,反要为了自己的安稳躲起来?别说家里
要失望,她自己的心气都受不了。
这次叫祖母与母亲进宫,也是为着这个。她倒是能让夏守忠给家里传话去,可那夏守忠也不是她的心腹,她平里给娘家赏下一两银子,这些内监们必有办法敲诈出十两银子去,可是有什么办法?和这些太监们撕
了脸去?一来她不是永宁王,有这个体面,二来,还得靠着他们传话呢,现下倒是能惩戒了夏守忠、周太监呢,以后呢?在这宫里做聋子哑
?她心知自己在宫里缺少心腹,只是这些
又不似抱琴,从小一起长大,死心塌地的,各有各的心思,活脱脱的墙
,她得势时,他们扒着奉承,眼见着她被吴贵妃打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他们见风使舵,恨不得当着她的面就变脸。这也是她为什么不敢像蔡嫔、简贵
那样委曲求全了。你要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也罢了,可你曾在高位,为了稳固这个位子花了多少心血、撒了多少银两,现在想放弃?她就是对得起自己,也对不起娘家这些年为她被这些太监们打的秋风。
故下定了决心,对王夫道:“我原先在家里时,宜
说梦坡斋里的熏香你不喜
欢,我如今想来,却觉得那味儿挺安的,宜回去问问,若是还有,我打发
带些进来。”
贾母倒还罢,王夫听了,却是一惊。原来那梦坡斋不是别处,正是贾政的书房,王夫
也确实抱怨过,因着当时贾珠没了,王夫
悲痛欲绝,又要照顾宝玉,不提防,竟叫梦坡斋里的一个磨墨的小丫
勾引了贾政,她心底不忿,又因贾政为
一向正派,贾珠更是他们夫
俩寄予厚望的,一病没了,她不信贾政会在这时候把心思打到丫
身上去,同周瑞家的说,怕别是这丫
使了什么手段。周瑞家的亦觉得梦坡斋换的香怪怪的,打听到是那丫
换的,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古怪。不知是不是那时候叫元春听见了,信以为真。
到了如今,连王夫自己都不信这说法了。你道为何?原来那趁着贾珠命丧、贾政独居书房时爬上主子床的丫
不是别
,正是如今的赵姨娘。那一朝一夕的,还可是使了些手段,后来她住到了别处,还是勾着贾政,生下探春、贾环来,总不能还是香的问题了。可当着这宫里的
官的面,她也不能说那香纯粹是周瑞家的胡诌的,只能讷讷应了,又说年代久远,怕是找寻不到了。
贾母知道二儿媳平时素来懒得管事,但对元春、宝玉却尽心得很,如今见她支支吾吾的,也察觉出了问题,略想一想,想到了赵姨娘的出身,还有什么不懂的?她一时也感慨万千,又叹孙
儿不易,又欣慰她到底还没放弃,愿意争上一争,又急帮不上什么忙。思来想去,她到底是活了这么多年的老
家了,虽然自幼长在勋贵之家,家教森严,什么
啊
啊是不敢说的,可哪能真的一无所知?底下那么多
在她眼皮子底下耍的那些小手段,她能真不知道?故而也想出一个办法来:“娘娘可是心不宁?老身倒听说过一个方子,也不知有没有用。”
元春笑道:“有没有用,横竖没坏处的,试试也罢了。”遂命准备笔墨纸砚。
贾母写了,抱琴接过来,递给元春,元春也不细看,把方子递给礼仪官:“请太医院的太医帮我掌掌眼,这方子有用没用,若是吃了没害处的东西,姑且给我抓几贴来试试。”
官应了一声,便出去了,贾母这才拉着抱琴道:“你自跟着娘娘进宫来,也多少年不曾见过家里
了,你母亲有
信捎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