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艺术大学除了是绘里、明日香她们的大学母校外,同时也是南宫电子近年来的大力资助对象。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资助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绘里和明日香两人都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的美好大学时光,而是南宫电子每年都需要从这里招募大量的美术、音乐乃至艺术鉴赏型人才。
小说是用看的,音乐是用听的,电影既用看也用听的,而游戏在视觉和听觉之外还多了另外的一层维度,那就是和游戏中的世界交互。
从这个层面来讲,制作一款3A游戏需要的艺术型人才,比起拍一部好莱坞电影所需的,其实只多不少。
而且出于社会需求,工科类人才天然地就比艺术类人才更多,这点在现代化国家中基本是一致的。
南宫电子每年招新都不怎么缺程序员,但是喜欢画画、做音乐的人员却是相当稀罕。即使南宫电子拥有东瀛游戏业内应该是最为庞大的美术、音乐团队。
而这少部分美术、音乐从业人员,便有小半的应届毕业生是来自于东京艺术大学。这样的人力资源金主,南宫电子要是没钱当然没什么可说的,有钱自然要使劲巴结。
比较遗憾的是,这批被南宫电子视若珍宝的应届毕业生,放到东京艺术大学内部,质量顶多就是中等水平,真正顶儿尖儿的还是去电影、音乐行业中兴风作浪了。
像永冢明日香这样当年美术系的大姐大,还未毕业就内定加入南宫电子的,在当时东京艺术大学的校园内还掀起了不小波澜呢。
附带一提,绘里当时没掀起波澜,不是因为她当年就是学渣。她的成绩与画技在美术系里也是优秀水平。
只是她跟藏马的男女朋友关系路人皆知,女朋友去帮男朋友打理家族生意,大家都觉得顺理成章。
书归正传,即使一直都没能再招揽到像明日香这样顶儿尖儿的人才,南宫电子也一直持之以恒地每年都掏出巨额赞助费给校方。「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就为了让学校领导、任课老师们在字里行间,多替南宫电子美言几句。
尤其是在学生实习岗位的推荐方面有话语权的人士,不要说大方的藏马,古川俊太郎、克里斯汀等人也全都不带含糊的,给他们发的津贴红包,那都是加大号的。
钱给到位了,一些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例如安排南宫电子的员工,三不五时地去人家学校里面学习学习专业知识,深造一下自身的艺术造诣水平等等。
一来二去,校方也就不怎么拿南宫电子方面当外人。一些需要用到钱的地方,上级部门走不通的地方,自然也就可以找南宫电子方面开个口,化个缘。
这次便始于一次去年年底时的一次“化缘”:东京艺术大学一直想要开设本科级别的电影专业。(PS:东瀛叫作映像专业)
他们虽然有毕业后给予硕士学历的电影研究生课程,不过本科级别的电影专业一直没有。毕竟拍电影可比画画、弹琴唱歌什么的更烧钱,公立大学的经费可是被卡得死紧死紧。
去年好不容易从上头要到了一点额外拨款,还差一些经费就需要自筹了。本以为南宫电子对于这个电影专业的投资会多少觉得有点为难。
甚至当时负责开口的副校长女士,都做好了对方来一句“我看你们就是在为难我胖虎(Д*)ノ”、“我们为什么要给电影行业培养人才?”之类的台词。
结果却令他们大感意外,南宫电子方面答应得非常痛快,甚至可以说是乐见其成。
一直到今年,学校领导听说南宫电子宣布将由小岛秀夫、三上真司担任游戏监督、制作人,开发电影化游戏《东瀛末日》,才后知后觉:原来电影跟游戏也不全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行业。
筹备了近大半年时间,到今天也终于正式开班授业。由于是两学期制,所以到这时刚好让新报考的大一新生们入学就读。
藏马作为出资人,当然也就有了露一小脸的资格与必要。话又说回来,校方对此也是大喜过望,原本他们也不奢望藏马这个大名人会亲自到场的。
毕竟这年头刷脸已经越来越有必要了,为了让这些新生记住自己与南宫电子,藏马也只能暂时放下目前仅作为兴趣爱好的漫展,正儿八经地出现在新生报到仪式上。
可惜,人家校方能给自己说两句的时间很短暂。自己基本上也就来得及恭喜下各位大学萌新,连简单的“自我介绍”都是校长先生代劳的。
倒不是学校领导都要抢着说话,主要是这场讲话在室外进行,今天大家头顶上又有个大太阳。不快点讲完该讲的,怕下面有学生中暑。
“呼~~热死我啦~~Σ┗(@ロ@;)┛”
藏马今天为了成功人士的形象,西装长裤什么的一件没少。虽然都是透气性极佳的材质,但也是热得一走进校方为他一行人准备的休息室,便直吐舌头。
“嘻嘻,你这副从阿贝身上学来的模样可不能让我的学弟、学妹们看见,不然说不定会让他们觉得幻灭呢。”
绘里嘴上在说笑,手里却是将准备好的湿毛巾递给藏马,同时接过他手里的西装外套叠好,一副贤妻良母的风范。
校方也是精明人,之前怕请不动藏马,所以邀请函是发给南宫电子的。不过给南宫梦基金会方面的邀请函却是直接发给绘里本人的。
或许是想藉由两人的未婚夫妻关系,来变相邀请藏马亲自出马。
他们却是想不到藏马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极高,既然自己现在对南宫电子有点像宫本茂之于任天堂的看板男角色,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刷脸的机会。
……
在藏马看来,欧美游戏工业化之所以逐渐成为主流,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成体系发展。
而天朝乃至东瀛的游戏从业者们,尤其是作为团队中工作发起者的游戏策划们,其实多少都是有点不专业的。
大家或许会很惊讶,天朝也就罢了,东瀛的游戏策划也不专业?
对此只能说有点上梁不正下梁歪。“游戏之”宫本茂还好,大学里好歹是学艺术的,虽然据说当年是个妥妥的学渣,读了五年大学的人才。
小岛秀夫就很“大众化”了:从小就想当电影导演,立志报考电影专业,然后大学学了经济学。
因为沉迷打麻将与游戏,最后毕业加入了科乐美。简直就跟无数在填志愿时屈从现实,报考了当时看起来更有前途的专业,可等大学毕业又想要追求下梦想的学生们一模一样。
宫崎英高大学读的是社会科学,就业后是到甲骨文做的是程序员和销售,35岁入行游戏业。
三上真司大学学的是商学,要不是某钢铁公司把他拒之门外,他现在或许正……恐怕会失业。
板垣伴信大学学的是法律,还是在东瀛第一私立大学早稻田里读的法律。
或许正是这些成功的游戏制作人经历都不那么学院派,所以哪怕在很多东瀛游戏公司的招募要求中,其实对“游戏策划”这个职位也是几乎没有门槛的。
大多数时候只是要求热爱游戏,有丰富的游戏经验,稍微耐得住寂寞,懂得团队合作和配合。最好还有点能令人惊喜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