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掉了,哪怕是有所亏损。
其他公司都在战战兢兢,在等着那不知什么时候落在自己脖子上的一刀。
孙泽不准备坐以待毙。正如陆晓敏的认知,他在骨子里是一个骄傲的人,他绝对不容许自己的命运把握在别人手中。既然陈登峰还没有正式通知,那么公司的各项业务依旧正常进行,并且比以前做的更好。
老陈那莫须有的退股通知还没到,反而先收到了孙泽的股份变动通知。孙泽在股东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建立期权池的决议,从所有股东的股份中划分出20% 作为公司期权池,受益者是员工。
除了几个高管,下面的人员不知道上层的风起云涌,每个人都获得了既得利益,干劲十足,连带客户都知道了,合作也愈发的融洽。
股东会议之后,孙泽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拜访之旅。拜访对象是首先是公司的几个小股东,首先表达对于近几年没有严格执行分红的歉意,然后抛出公司前景一片光明的大饼,最后是公司打算融资,看看各位是不是抓住这个机会,增加持股,以期未来获取更多的效益。
他在从侧面了解这些小股东能拿出多少钱,万一陈登峰真的退股了,按照比例自己要承担将近860 万的股权费用,而剩余的股东需要承担剩余的340 万。
结果不尽人意。他们手里并不是没有钱,身价上亿的也不是没有,可是所有人似乎都很保守,没有分红并不是很在乎,对于公司的前景也不能说没信心,可是在增加投资方面,所有人都表现出了不合常理的谨慎。
手里并不缺钱,对于公司的前景也很看好,可是为什么不愿意继续加大投入,孙泽不能理解。
从最后一家出来之后,把车开进运河边一片茂密的芦苇荡里,一连抽了大半包烟。
马上就要国庆放假了,他想在国庆之前拿到一点利好的消息,这样国庆之后就要正式开始融资计划了,可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愿意继续拿钱出来继续融资,更别说到时候去吃掉陈登峰的原有股份了,估计到时候不乏某些人会跟着陈登峰的脚步落井下石,收款走人,到了那时候,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陆晓敏也在一直忙碌着学校的事务,但是工作之余还是在关注着孙泽的公司和陈登峰的动向。
陈登峰的绳索已经抛出去了,暂时还没套在孙泽的脖子上。而孙泽则是表现出了永不服输的勇气,开始积极的自救。虽然还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可是这样的孙泽却是陆晓敏所欣赏的。
虽然对于孙泽有诸多怨言,她还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
她知道孙泽已经几乎拜访了陈登峰以外所有的股东,而且没有任何结果,她依然知道,还有最后一家,而那一家也占了10% 的股份。这已经是孙泽最后的希望了。
陆晓敏决定帮助孙泽。作为同床共枕十年的妻子,她无法看着孙泽步步沦陷而置身事外。
陆晓敏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已经退休了,还有一个哥哥在部队,前途锦绣。
这样一个家庭自然是不缺钱的,可能明面上没有大富大贵,可是底蕴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可比的。
趁着国庆节放假的间隙,哥哥也有探亲假,陆晓敏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孙泽在放假期间依然在东奔西走,只参加了正式的团圆宴,然后就报罪离开了,嘱咐陆晓敏多住几天,好好陪陪二老以及和大舅哥难得的团聚。
两个老人和大舅哥也都看出了孙泽的窘迫,并没有怪罪什么,当陆晓敏都说出孙泽的难处后,二老和大舅哥并没有多少思考就做出了决定。
他们本来以为是孙泽的业务出了问题,搞了半天才明白是被人用钱限制住了,这就相对好办。最终二老和大舅哥商议的结果,可以一起凑出来500 万,大约一个多月内就能搞定,无非就是亏掉一些定期的利息,以及一些基金的收益。
还说剩下的钱也不用担心,如果孙泽真的很困难,他们舍了老脸再出去借个两三百万也不是问题。
果然父母还是最心疼自己的孩子的,陆晓敏带着无限的感慨回去了,她准备告诉孙泽这个好消息。
孙泽听了之后也是非常的感动,语义一转,却是这些钱还不够,就算父母借来三百万,加上自己凑出来的500 万,仍然不够。
「不是八百六十万就够了吗?我们再凑出来几十万没什么困难吧?」「不是你这么理解的,八百六十万只是按照比例出资的话,我们需要承担的,可是其他股东不愿意,那么就只能我们自己把老陈的股份吃下,也就是说,要做好打算,这1200我们得自己承担。」
就算让二老去借钱,最后还是差四百万。
「我决定明天去上海。」
==============================================
Memus 是一家德国的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的投资重点在于欧洲和日本,对于中国的业务并不是重点。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在上海有一家办事处,当时市里招商局的一个海归领导和对方的亚洲区负责人是校友,就牵针引线到本地来做一些投资,对方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评判标准,选择了初创业的孙泽,事实上,除了每年固定的财报,孙泽和对方几乎是没什么联系,而对方除了一些例行的业务咨询以及报表答疑,也没有过多的介入公司的业务。
大家一致相安无事这么多年,所以孙泽几乎从没考虑过去找他们。因为这种大的财团,首先是未必看得上自己这种小的企业,再者就是和他们打交道,孙泽还是缺乏经验和勇气。
可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别的办法。如果公司盈利了,孙泽不介意拿出几百万去让双方二老过的更好,不管他们需不需要,至少孙泽是没有任何怨言的。
如果是要拿老人的钱去博自己充满风险的未来,就算陆晓敏鼎力支持,孙泽自己是不愿意的。
Memus 在中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办事处了。在浦东的金融中心区,有一整层的办公室。因为与对方没什么交往,孙泽约的是那个跟自己公司一直以来邮件联系的审计专员,不过听说现在已经是高管了。
孙泽是忐忑的。对方将近3000亿美金的市值,放在全球或许也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孙泽这种小微企业来讲,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就好比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
那区区的一百万投资,或者对方的领导根本就不记得了,只是业务上的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每年由一个小职员例行的问一句而已,孙泽一边等待一边自嘲的想。
然而对方让孙泽受宠若惊。一个看上去精明干练的中国男人,两个身材高大的欧洲人,还有一个跟在后面的小伙子,哦,这个是翻译。
「你好,孙先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我是李启明,一直以来就是我负责您的相关业务。」
「没有没有,我也是刚到,这两位是?」
「正准备跟你介绍,这位是我们总部的董事,负责亚洲区业务,正好出差来了这边,这位是我们大中华区的最高负责人(两个德国佬我就不起名字了。)」
这是什么情况?自己怎么就惊动了一个总部的亚洲区负责人,一个大中华区的负责人?看这架势自己拿到的不是100 万投资,应该是100 亿才对。
愈发忐忑的孙泽跟着对方进了会议室,好在两个德国佬很随和,也看出了孙泽的不自然,大部分还是李启明在和孙泽沟通。
那位亚洲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