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书请访问:< href="://8xsk./red/5605/998415.html">://8xsk./red/5605/998415.html> 更符合小屏阅读体验!
部分用户反馈广告遮挡正文,是手机访问了电脑端,建议点击以上链接跳转手机端阅读。「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杨东旭捣鼓的自行车生意和包子生意对普通人来说赚钱很快,但对杨东旭要办的事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随着国家鼓励个体商业发展,国人的商业意识觉醒,这种没技术含量的生意很快就会遍地都是,杨东旭想着要另外搞一个更赚钱的生意,而且还要比现在赚得更多。
正当杨东旭在为做什么生意发愁的时候,三井雅子来信了,元旦期间,她将带晴子来北京,她是三井表代团的成员,来中国商谈投资事务,带晴子来自然是因为晴子要见杨东旭。在日本生活了一年的张爱华和海子也要回国探亲。
三井雅子的到来让杨东旭想到了一门新的生意,野菜。重生前杨东旭在日本生活了两年多,知道日本市场上有很多中国野菜。但在这时代,中日商贸刚刚起步,日本市场还没有中国野菜,而日本国内的野菜产量稀少,如果能和三井雅子合伙做这个生意,一定会很赚钱。
野菜主产地在东北,杨东旭要做野菜生意,自然要再找个合伙人,陈为民便是他理想的合伙人。陈为民老家是辽省的,陈为民的父亲曾是东野的一个团长,辽省解放后,陈为民的父亲转到了军管会,开始了从政生涯,现在是辽省的省委副书记。
这时代对杨东旭来说最不适应的一件事情就是通迅。对于从未来世界重生来的杨东旭来说,这时代的通迅就像靠烽火传递信息一样落后。比如和三井雅子联系,电话是打不通的,只能信件往来。就是国内,电话也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武爱兵有个战友退伍后分配到了邮电局,武爱兵便带着杨东旭去邮局打电话给陈为民。
重生前,杨东旭对陈为民没什么印象,但他觉得陈为民是个不错的官员,有投资的价值,所以借着周义仁的名号和陈为民保持着联系。这次打电话,杨东旭便向陈为民提了野菜生意的事情。如果野菜生意做成了,陈家不用出一分钱,只要出些场地和人力,就能拿到贸易公司二成的股分。
陈为民知道杨东旭许给陈家这么多好处是因为杨家在东北没有任何根基,陈家只是帮着办事,就能拿到两成股分,陈为民对杨东旭的诚意还很满意的。电话里肯定不能全说明白了,杨东旭只是给了陈为民一个框架,陈为民表示可以考虑。对于杨东旭能不能和三井雅子达成合作,陈为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杨家是没有电话的,杨东旭只能寄信给家里,让父亲杨如西牵头成立一家村办企业,村民可以交钱入股,安出资比例分配股分。杨东旭给入股设了个最低标准一百元。之所以设立这个标准,杨东旭也不想太多村民入股,入股村民越多,到后来纠纷就越多。村办企业只是杨东旭的一个过渡手段,等过几年国家放开私营企业注册,他就可以用父亲的名义办公司了。
杨如西不懂企业,但听儿子说是要跟三井雅子做大买卖,杨如西便心动了。别人不知道三井雅子是什么人,杨家人最清楚了,儿子只是领着三井雅子的女儿去了趟派出所,三井雅子就拿出三千块钱来感谢儿子。儿子跟三井雅子合作做生意,肯定能赚大钱。
三井雅子不知道,她还没到北京呢,杨东旭已经为未来的合伙项目做好了前期准备,至少一个大概的规划已经有了。
几天之后三井雅子一行到了北京,三井雅子母女和张爱华母子本来是要到周义仁的居所来拜访的,只是大杂院里的屋子太小了,住三个人已经很挤了,要是再来客人,坐都没地方坐。杨东旭就将大纱帽那边的四合院收拾了下,用来接待三井雅子一行。
「东旭哥哥!」晴子看到杨东旭,高兴地奔到了杨东旭身边,紧紧抱住了杨东旭。这让跟着杨东旭的李小冉有些吃惊。一个女孩子,竟然在这么多人面前抱一个男孩子,真不知羞羞啊。虽然我也很想抱旭哥哥,可是我不敢这么做。
晴子竟然开始学习中文了,虽然还不会说几句,不过「东旭哥哥」这几个字的发音倒很准确,声音听起来糯糯的,一听声音就能让人想到可爱的小姑娘。三井雅子还是那么优雅美丽,站在门口看着女儿晴子和杨东旭快乐的重缝。
晴子和杨东旭在一起,话就特别多,一会儿问杨东旭画画的事情,一会儿又要杨东旭当向导,陪她游览北京城,特别是长城。作为主角的三井雅子竟然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杨东旭将三井雅子等人迎进小院,杨东旭和海子又一年没见,话也不少。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跟三井雅子说上话。「雅子阿姨,虽然很冒昧,但我还是想知道雅子阿姨这次在中国要呆多长时间。」
三井雅子笑道:「要看具体情况,晴子也在假期,可能会在中国待两个星期。东旭君,这段时间晴子就拜托你了。东旭君会和靖海回老家吗?」
杨东旭道:「我今年不回去了,让海子和婶子在北京玩几天,过几天送他们回杨家村去。雅子阿姨,如果可以,我想和你谈几件事情。」
「哦,东旭君又有什么新想法了吗?」三井雅子很好,不知道杨东旭又要跟她谈什么出乎她意料的事情。
杨东旭将他做野菜生意的计划告诉了三井雅子,三井雅子听后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日本人喜欢吃野菜,日本蔬菜本来就贵,产量稀少的野菜更贵,如果能从中国运送野菜到日本出售,肯定大有市场。
「东旭君,你准备怎么合作?」
「我想从日本先引进一条十万元左右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就当是雅子阿姨的投资,我这边出相应的资金,大家各占四成股分。」
「还有两成呢?」
「加工厂设在辽省,还有两成股分是给当地的。我已经和陈专员谈过了,他愿意帮忙。」
「陈专员?」
「就是上次雅子阿姨去皖北,负责安排雅子阿姨的那个陈专员,他是辽省人,能帮我们搞定其他事情。」
三井雅子又道:「这种生产线很容易引进,野菜生意很有前景,东旭君为什么要拉我合伙,还给我四成的股分。」
杨东旭道:「主要是我还小,没有太多的起动资金,合资是以村办企业的名义进行的,杨家村的情况你也知道,贷不了太多的资金,所以还要请人合作,野菜是要卖到日本的,雅子阿姨当然是我最好的合作对象。另外,合资企业比较受关注,经营方面遇到的阻碣会小些。当然了,日本那边的事情还要请雅子解决呢。雅子阿姨不会因为这生意太小看不上吧?」
三井雅子道:「我很看好这个项目,未来发展起来,收益应该不少。到时候东旭君可不要后悔。」
杨东旭道:「不会的。没有雅子阿姨,我这个项目也做不起来。雅子阿姨,我想把中国的野菜卖到日本去,再把日本的海产品卖到中国来。特别是日本那边产量大,价格便宜的海产品,比如海鱼罐头之类的。」
三井雅子道:「这个项目不错,我同意合作了。东旭君,你这么小,要办这么多事情,还要上学……哦,对了,你还要画画,这么多事情你忙得过来吗?」
杨东旭道:「雅子阿姨,我只是代表村里来和你谈合作的,谈成了并不要我去办事情,我还是会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