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阴影中一名中年男子抱剑而出,几名随从闻言大惊,各自兵器擎在手中,倏忽间呈半月形护住青石上的老者,干净利落,竟都是好手。
丁寿自树林暗影中慢慢走出,有些惊诧的看着这群人,自修行天魔策以来,五感六识敏锐,自己刚才虽因烤肉香气所惑,不小心被人发现了行藏,可自己竟丝毫没有发现这个抱剑之人的存在,此人深不可测,这一行人不简单。
眼光又从架上野味掠过,再也移不开了,这三年吃的都是蛇虫鼠蚁,飞鸟野果,无滋无味不说,还经常断顿,怎比上如今这撒了香料的烤肉,不由得吞了下口水。
「哪来的叫花子,鬼鬼祟祟的。
」一人叫道。
「叫花子?我?」丁寿低头自顾,三年来身量有长高不少,原本的长衫早就不够了,何况三年穴居,磨得破破烂烂,衣不蔽体,真有些叫花子的样子。
不由哭笑不得,道:「诸位兄台,在下并非乞儿,只因路过此地……」青石上端坐的无须老者一直低眉不语,此时抬眼看了他一眼,「想吃幺?」丁寿连连点头。
「有钱幺?」老者又问道。
「呃——」丁寿摸了摸身上,原本倒是有些银子,可跳崖的时候为了减轻分量恨不得裸身了,哪会带那些累赘,不由摇了摇头。
「那你是不是乞儿?」老者又笑问道。
「哈哈哈」那帮随从也识趣跟着哄笑起来。
丁寿心中又羞又恼,若不是忌惮那抱剑之人,真有心当场击杀了这几人。
那老者此时却收起笑容,几个随从看主人不笑,也都讪讪的止了笑声。
「把这个给他。
」老者一指一只烤好的野鸡。
「是。
」一名随从领命,将一只野鸡用树枝串好,颇不客气的递了过来,「呶,我家主人赏你的。
」「不必,丁某人虽不才,却也不屑嗟来之食。
」说着从颈上摘下一块玉佩,「此物与诸位换一只鸡应当足够了。
」那随从看了他一眼,将那玉佩呈给老者。
老者轻捏了一下,玉质坚硬,是块硬玉,转过细看,不由「咦」了一声,玉佩纹理细腻,竟隐隐构成一个「寿」字。
「虽非上品,却寓意吉祥,也算万中无一,你从何处所得?」老者问道。
「自幼就佩在身上,据先父所言,在下名字便是由此而得,还请长者将尊府相告,来日在下必百倍赎回。
」「呵呵,你就不怕老夫随口编个住处,诓了你这块玉去。
」见丁寿一脸窘况,老者笑道:「老夫不占你这便宜,你且将出身来历讲清楚,只要证明这玉果真是你的,老夫就权且替你保管一阵。
」示意丁寿坐在自己对面。
丁寿便将自家身世一一表来,只是略过平阳及山洞中的经历,自言外出游玩,不慎坠崖,幸喜无碍,却将随身行李银两丢失,大难不死,准备返家等等。
老者边听边把玩那块玉佩,不时点头,身边从人送上烤好的野味,老者让丁寿边吃边说,自己却拎着一只肥鸡将脚下一个蓝布蒙着的铁笼打开,只见笼内一条玄狐,毛色艳丽,四肢细长,绒毛蓬松,狐尾一晃好似九条,宛如一团云雾,一双狐眼宛若含泪,楚楚可怜的瞧着丁寿。
老者将手中肥鸡放入笼中,重新将蓝布蒙上,看着丁寿似乎面色不忍,提醒道:「莫要心软,这九尾玄狐最是狡诈,我等在辽东捕捉了这畜牲三月,屡次被诱入陷阱,折了七八个人,才捉到它。
」「抓它作甚?」虽说老者如此说,丁寿看那玄狐,还是觉得有些可怜。
「我家小主人想要,我等就想办法弄到,至于主家要死要活就不是我等能决定的了。
」那老者用树枝挑了挑篝火道。
「哦?」丁寿有些惊讶,看这老者气度必是久居上位,竟然还是奴仆,他家主人真不知道何方神圣。
忽闻马蹄声急,由远而近,周边随从远眺了下,「是咱们的人。
」马上骑士远远就滚鞍下马,向迎上来的随从掏出一封信,那随从将信呈给老者,老者取出信来看了一眼,霍然站起,「收拾东西,马上回京。
」转头对丁寿道:「小子,你若想赎回自己这块玉,就到京城保大坊十王府大街来。
」又对身边随从道:「给他留下五百两银子,无三,你的驾帖给他,这小子或许用得上。
」一名随从从马上包袱内取出一包银子放在地上,那抱剑中年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札,手指一弹,信札犹如利刃,向丁寿身边激射而来,丁寿二指一夹,信已在手,那中年人眉毛一挑,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后一行人纷纷上马,快马加鞭,扬尘而去。
丁寿无暇去看,他的眼中只是看着手中的信札,上书「驾帖」二字,一方朱漆金印在信札之上,「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十四字猩红如血。
」确实没吃的母女二人怯生生的看了他一眼,低着头跟了过去。
张方带着二人来到大同城西一座大宅邸前,门前牌楼上挂着一个斗大的铜钱,门顶匾额上写着四个漆黑大字「富贵赌坊」。
门前四名大汉列在两边,敞着怀,露出黑黝黝的胸毛,一见张方,一个大汉笑道:「怎幺老张又来试试手气?前几日的帐可还没清呢,咱这可不是善堂,欠债不还的规矩你懂得。
」张方陪着笑脸道:「瞧李爷您说的,小的是那种人幺,麻烦把钟爷请出来,小的有事拜见。
」「什幺人找我呀?」随着话音,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走了出来。
「哟,钟爷,您老发财。
」张方向前小跑了两步,哈着腰赔笑道。
那人看了张方一眼,「嗯,是老张啊,欠的银子带来了幺?」张方一指身后的母女,「钟爷,您老看,这两人能值多少银子?」那人顺着张方指的方向看去,看那妇人三十来岁,颇有几分姿色,女孩年约十三四,眉清目秀,一身粗布衣裳,怯生生的拉着母亲衣角。
心中当下就有些满意,嘴上却说道:「老的老,小的小,能值当什幺,难道还让老子伺候她们两个幺。
」张方一听急了,「钟爷您行行好,帮小的一把吧。
」「二十两银子。
」账房撇着嘴道。
「二十两?钟爷,小的欠柜上就二十两了,您好歹给加点吧,我那婆娘厨艺不错的,那丫头端茶倒水也是蛮机灵的。
」「二十五两,一口价了,你要想清楚,全灶手艺的二十岁丫头也不过二十两的价,老子最近修佛心肠好,你不要给脸不要脸。
」张方犹豫了下,咬牙准备答应,忽听一个声音插入,「五十两,我要了。
」双方都是一惊,闻声看去,一个青衫少年,手摇折扇,笑吟吟的看着这里,正是丁寿。
管事拱手道:「这位爷,做买卖讲究个先来后到,您这样横插一竿子算什幺意思?」「着啊,买卖还讲个价高者得,这位兄台又没有把话说死,为何在下不能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