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飞机就是个死。”
袁天罡吐槽道:“随身带着毒品,他是没打算活啊。”
程宗扬无奈道:“他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也许浪惯了。我就想不明白,老袁,你怎么混这么惨呢?好歹你也多出上千年的知识储备吧。”
“你走的贵族路线,怎么知道我们底层生活的辛苦?跟你说,和底层的百姓比,我还算混得不错的,起码还能捞口饭吃。混不出头能怨我吗?你以为多的那点知识就能用吗?”
袁天罡一肚子的牢骚,“我懂点历史不假,可六朝的历史能叫历史?唐太宗是李建成你敢信?李世民生到李隆基后边,压得安禄山跟狗一样,给他效力一辈子,一高兴就让他跳个胡旋舞,君臣相得,如鱼得水。他们是高兴了,我懂的那点历史全他妈喂狗了。”
“抄诗啊,多少人都是这么干的,一抄就火了。”
“六朝秦汉唐晋宋昭南,你是抄唐诗还是抄宋词呢?”
“宋以后的不也有吗?”
“能抄的早就被抄完了!再说你抄两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能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比吗?别说一个文抄公,就算是明清一流诗词大家穿过来,你是想跟李白比呢,还是跟杜甫比呢?王维、王勃、王昌龄、李贺、杜牧、白居易、李商隐……哪个不甩你五六七八九十条街?白员外抄的那些诗为什么没传开?人家失传的就盖你好几头好吧!”
“那不还有北国风光……”
“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别人问了,成吉思汗是谁啊?为什么不是冒顿呢?再说你一个该死的穷鬼,说人家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说什么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脸吗?别人当时就问了,你配钥匙吗?”
袁天罡越说越激动,“你他妈也配?你是配一把呢?还是配两把呢?你配几把!你他妈配个鸡巴!”
老袁这是被戳到痛处了?看他这情绪,指不定真被人这么问过,脸都被打肿了。
程宗扬赶紧道:“好好好,是我见识浅,老袁你别激动,咱们好好说。”
袁天罡一声长叹,“底层想翻身太他妈难了。吃了上顿,操心着下顿,日夜操劳,也积不下几文钱。没有资本能做什么?建发电厂?别闹了,拿铜丝缠个线圈还得有铜呢。”
程宗扬道:“练武呢?六朝这种修炼的。”
袁天罡露出苦笑,“你运气真好,居然有修炼的天赋。寻常人顶多在一二级打熬身体。想学上乘功法,那得有天赋。天赋这东西不说百里挑一,十个里面有一个,那就是百分之九十的淘汰率。何况再往上,天赋越要紧。比如你……”
袁天罡打量了他一下,“有三级了吧?再往上可就难了。”
“差不多吧。”
程宗扬道:“你没有吗?”
“我?不知道。”
袁天罡自嘲地说道:“穷鬼也想赌这百分之十的机遇?先填饱肚子吧。”
程宗扬琢磨了一会儿,“不对啊。我见过一支军队,两千多人全是三级以上的修为,那不是应该谁都能修炼吗?”
“也许是从两万多人里选出来的呢?”
还真有可能。
不过程宗扬直觉并非如此。
举在六朝的时间来看,未必有从容挑选的空闲。
也就是说,他很可能一开始就选出来两千名有足够天赋的军士,组建了星月湖大营。
他是怎么做到的?袁天罡积怨已久,可惜栏杆拍遍也没半个知音,此时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
等发泄完,他也冷静下来,抹了把脸道:“方才失态了。唉……”
程宗扬笑道:“想开点就对了。六朝被搞得乱七八糟,杨玉环不当贵妃当太妹不也挺好吗?好歹没有流落烟花……”
“你闭嘴!”
袁天罡幽幽道:“杨贵妃是我上辈子的梦中情人。”
程宗扬无语半晌,你这是没见着岳鸟人,不然你们两个非打起来不可。
“老袁啊,你这么一把年纪了,难道一直没成家?”
“成什么家啊,我逃命还来不及呢。”
袁天罡自嘲道:“丧家犬一条,就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
“那你……”
程宗扬朝他下边看去。
袁天罡腿一夹,戒备地说道:“怎么着?”
“总有生理需求吧?怎么解决的?”
“庸俗!”
袁天罡痛斥道:“低级趣味!”
程宗扬也不说话,只一脸纯良地看着他。
袁天罡也觉得没意思,讪讪地闭上嘴,过了一会儿才幽幽道:“告诉你也不妨——我的预知能力全靠童身。”
。
“真的假的?你没破过戒,怎么知道预知能力就靠它呢?”
袁天罡指了指脑袋,“预知。一近女色,就是死路一条。你还会选吗?”
程宗扬摸了摸下巴,“换成是我吧……会!”
“滚蛋!”
袁天罡啐道:“你个要色不要命的。”贾文和将一张素纸放在桉上,上面是刚搜集来的各项资料。
杨玉环,出身弘农杨氏,父为京官。
六岁随父入觐,以聪慧为先皇宪宗器重,收为养女。
八岁替先太后祈福,入咸宜观为女冠,号太真。
九岁封公主,以道号为公主号,称太真公主。
开府,食邑千户。
十一岁宪宗驾崩,穆宗立,晋长公主,加封五百户。
十五岁穆宗驾崩,敬宗立,晋大长公主,加封一千五百户。
十七岁敬宗驾崩,今上继位,晋镇国大长公主,设太真观,加封两千户。
杨玉环公开的资料并不多,至少程宗扬就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被遗漏了:她六岁时,与某个鸟人见过一面——这很可能是她命运转折点。
此后她的人生就彷佛开挂一样,一路光芒四射,直奔巅峰。
薄薄一页纸,透露出的信息却极不寻常,其中单是皇帝就涉及到四位。
程宗扬不得不先捋一遍:如今这位唐皇是宪宗的孙子,穆宗的次子,敬宗的弟弟。
杨玉环被宪宗收为养女,名义上是穆宗的姊妹,也就是敬宗和今上的姑姑——虽然她今年才二十三岁,已经历经了四位皇帝。
封号也由公主到长公主,再到大长公主、镇国公主。
唐国皇帝收养义女并不罕见,事实上算是一种常规操作。
历代唐皇收养了一堆的公主,有宗室女,有异姓的外甥女,甚至还有与宗室不沾边的臣子女,也被唐皇收为己女,然后给个公主的封号,送去和亲。
不过收养的公主通常都会改为皇室姓氏,像杨玉环这样既不改姓,又不送去和亲的,算是绝无仅有的殊遇了。
而且唐国公主惯例食封三百五十户,杨玉环这位异姓镇国公主足足食邑五千户,更何况九岁便即开府,有了干预政事的资格!这里面的意味就太复杂了,程宗扬不明白,岳鸟人究竟给那位宪宗灌了什么迷魂药?别说亲闺女,亲儿子都未必有这待遇!怪不得杨玉环是长安一霸,打遍十六王宅无人敢惹。
如今的唐皇说不定就被她这位小姑姑给揍过。
但反过来说,唐国的皇帝死得也太勤了。
六年换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