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揉了揉额头,这事的发展不好把控,投资
大风险大,当然一旦成了却也收获不小。
小和尚对自己青楼的初始定位是中端市场,但不代表他不打算步入高端市场。
这里的青楼花样太少,就是摘花楼也只不过是靠着里面女人的姿色占了先机。
太不懂情调了,小和尚摸了摸下巴,摘花楼里不过是江湖中的女人多,自己
就捡点它们没有的,弄点有素养的文艺女子,然后通过她们慢慢打开高端市场。
到时和摘花楼不能竞争,只能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垄断,小和尚一直都
明白一个道理,有钱大家一起赚,你若吃了肉却不给人家留点汤,必然会被人
记
恨的。
这一晚小和尚自己睡的,第二日还要上早朝,自己还是规矩点的好。
一夜无话,小和尚一大早来了朝上,大部分官员还是会和小和尚打声招呼的
,毕竟也是最近的大红人,无冤无仇的都会卖个好,小和尚也一一回了礼。
朝堂之上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先是对小和尚和王统领以及曹梓彤表扬了一
番,然后就开始发赏。
小和尚原本借着黑军伺的建立,要求得到城区西北角的一块空地,被皇帝当
做这次的奖赏封了下来。
找回 dybnzhu#g㎡∟、c⊙㎡
小和尚心里并不高兴,如此一来估计不会再赏自己银子了。
小和尚的确没领到银子,但王统领也没有,只是沧州道的将军空缺了一个,
王统领补了上去,主要负责镇守边关西北川。
这事倒是出了点反对的声音,不过无伤大雅。
王统领被反对小和尚并没有幸灾乐祸,这事本就是板上钉钉的,按理说不应
该再有其他声音。
反对之人小和尚都记了下来,心里隐隐约约有些想法。
如今这形势,除了东宫势力背后的南宫世家会反对,其它的他还真想不出来。
南宫家最近多事之秋,按理说应该消停点,但这次他们站出来无非就是释放
两个信号。
一个是南宫家虽然京城受挫,但势力还在,并未伤筋动骨。
第二个就是南宫家的内乱已经基本稳定了,南宫家主已经再次取得话语权。
这次不管南宫家是否反对,结局都不会改变的,所有人都知道的,也正是因
为这样,南宫家才敢正大光明的表态。
王统领的事过后就是小和尚的黑军伺了,这个提议倒是没有一点反对意见,
所有人都知道黑军伺对小和尚的重要性,现在若是跟姓白的添堵,恐怕这小子定
然会记恨在心的。
不过还是有个尚书对皇帝提了难处,如今通州大旱,国库空虚,建黑军伺的
钱可能拿不出多少的。
皇帝也装模作样的把尚书骂了一番,小和尚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他妈一臣一
主就是做给自己看的。
最后小和尚在皇帝渐渐阴冷的眼神中跪了下来,对着皇帝开口道黑军伺不需
要多少钱财,几万两就够了。
毕竟不是建什么,只是一片平房而已。
皇帝顿时眉开眼笑,假惺惺的夸着小和尚很是会为朕分忧。
其实两人心里都明白,这钱根本不够,黑军伺绝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不过既然小和尚都认了,皇帝又怎么会点破呢。
黑军伺的事拍板了以后,小和尚被任命为指挥使,负责整个黑军伺系统。
同时免去小和尚六扇门门主的职位,正门主人选由黑军伺择人调任。
小和尚听到后眯了眯眼,这是直接让自己来选门主啊,如此一来,六扇门就
相当于黑军伺的下属机构了,放在以前这是好事,但放在现在可未必是好事了。
小和尚刚想到这,就听到了刘公公的名字,任命他为督公,负责黑军伺和朝
廷之间的协调和调度。
听起来没有实权,但皇帝允许督公设立十人的督察队,督察队最好的职位可
是正五品的官职,跟凌夫人一个级。
小和尚咬了咬牙,这事大公主一点消息都没有吗?皇帝的心思够深的,有了
这个刘公公,恐怕自己想做任何事都要受到牵制了,希望此人不要把制造局的威
风给摆出来。
关于黑军伺最后还提到了一点,那就是以后保护盐监的安全也是黑军伺的职
责,一切都由大公主来安排定夺。
小和尚能想到这一点,黑军伺说白了就是个类似特务的机构,上面肯定要有
皇家直系人管理的。
小和尚是大公主的人,皇帝做了这样的安排也无可厚非。
只是皇帝对大公主也不是完全信赖,所以又安插了刘公公。
刘公公虽然未必能压制住大公主,但跟小和尚平起平坐还是没问题的。
两件事说完后皇帝说了最重要的安排,曹江宁卸任的大元帅职位由王元帅顶
替,这个消息出乎小和尚意料之外,侧过头看看沉大元帅,一脸的云澹风轻,想
来这事他早就知道了。
历代曹家家主都是大元帅的职位,到了曹梓彤这竟突然断了,难道皇帝不打
算拉拢曹家了?不可能,不管曹大元帅和皇帝恩怨如何,曹梓彤和皇家走的还是
挺近的。
小和尚眯着眼考虑了一下,看来皇帝打算驱狼吞虎了,靠着曹梓彤和王元帅
灭了沉大元帅,然后这空出来的大元帅职位就由曹梓彤再补上。
小和尚又看了看周围的群臣,大多数都是一脸的惊讶,看来这事并没有传开
,沉大元帅之所以面色平澹,估计是早就知道了。
那晚他可没跟自己透露这,妈的,还是防着小爷一手呢。
曹梓彤没能得到大元帅的职位其实影响也不大,只要她还统帅着玉凤军,就
是大元帅见了也得礼让三分的,当然有个大元帅的名头终究还是好的。
这三件大事说完,就有人提到了通州那边的情况。
三皇子最近在那边风生水起,甚至亲自掏腰包去赈灾,皇帝听后甚是欣慰,
这孩子总算知道拉拢人心了。
只在京城里跟兄弟斗,终归还是格局太小了,如今总算知道把眼光放长远一
些了。
皇帝特意从内务府拨出一些银子,打着三皇子的名号送去通州了。
孩子长大了,当爹的总得表示表示。
小和尚也主动提议,六扇门的报纸最近会大力宣传此事,皇帝听后笑的哪边了,以后这皇位基本就是三皇子的了,小和尚这
个态度算是表明了支持三皇子。
底下的大臣也都跟着附和,彷佛这三皇子就真是个仁慈爱民的好太子了。
沉大元帅看着小和尚的眼神有点玩味,这小子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
三皇子毕竟现在只是最有可能的,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