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什么,如此庸人,岂能托付大事?他退开一步,躬身道:「属下告辞。
」说罢匆忙离开。
第二章天色微明,天子暴毙的消息已经像野火一样传遍整个洛都,留在京中的二千石以上官员纷纷赶往宫中。
鸿胪寺更是一片纷忙,不仅要将天子驾崩的消息报送各位诸侯王、列侯,还要派出特使,分赴秦、唐、晋、宋诸国报丧。
在京的诸侯并不多,眼下除了定陶王,唯有江都王太子刘建仍留在京中。
报丧的治礼郞赶到江都王邸,却扑了个空,王邸的门子告诉他,刘建早在两个时辰之前就已经入宫。
冶礼郎心下纳闷,但也不敢多问,连忙往下一家王邸跑去。
敖润从鸿胪寺出来,驱车直奔通商里。
他一路毫不停歇,平常两刻钟的路,只用了一刻多钟便即赶到。
拐进巷子时,敖润丝毫没有减速,只双臂一紧,口中「吁吁」地叫了两声。
驾辕的双马铁蹄翻飞,硬生生兜转过来,冲进巷内。
敖润冲的速度太猛,以至于车厢倾斜,一侧的车轮悬空,另一侧包铁的车轮在青石板上溅出一串火星。
敖润使了个千斤坠,身体一沉,将倾斜的车厢压了下来。
到了门前,他双臂一收,马匹人立而起,在车厢的惯性下又滑了半截,才勉强停下。
敖润从车上跃下,冲进院内,秦桧、班超等人早己在外院等候多时,连忙迎了上来,「情况如何?」「确定了!」敖润喘着气道:「天子昨晚驾崩!眼下由大司马主持丧事。
」班超道:「主公呢?」敖润脸上抽搐了一下,咬着牙道:「昭阳宫被封了,在里面没出来。
」「糟糕!」秦桧道:「宫里的情形呢?」「一点动静都没有。
」敖润道:「从昨晚开始,宫里就许进不许出,什么消息都传不出来。
除了几名禁卫有点眼熟,其他全是生脸。
」班超道:「天子的死因呢?」「鸿胪寺透出的消息,只说因病,其他一概不知。
」班超扼腕道:「吕家得手了!」秦桧飞快地捻着手指,眼睛四处乱转,片刻後说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先跟宫里联络上,确定主公无恙——长伯,你去请斯四爷和卢五爷。
」吴三桂应了一声,去找期明信和卢景。
「老匡,你去通知一下雲家,让他们留守的人手先去上清观暂避。
」秦桧说着看了眼王蕙,「你去见一下大小姐,一是请卓教御过来,二是知会洛帮的何大当家,该准备的都准备好。
」王蕙知道他是在安排退路,微微点了点头。
秦桧转头道:「程郑那边你去安排,钱财是小事,先把人安顿下来。
」班超道:「赵先生和陶五爷那边呢?」「给他们传个信,都当心些。
」秦桧望了望天色,「天色已变,只怕後面还有大乱……其他事情,只能等家主回来再作决断了。
」…………………………………………………………………………………昭阳宫内到处乱纷纷的,不断有大臣赶来。
吕冀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想着天子驾崩,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却没想到会被一堆琐事弄得焦头烂额。
当初谋划时,只顾图谋大事,谁也没有在丧事上留心,结果所有的事都堆到他这位主持丧礼的大司马头上。
眼下要给奔丧的臣子们安排位次,收取祭礼,安排麻衣麻冠,还要劳心费神地解惑释疑,安抚人心。
这边还没安排停当,那边又发现丧礼所用的物品不足,说来也不奇怪,天子春秋鼎盛,谁也没想过要准备丧事。
事情一樁一樁报上来,吵得吕冀心烦意乱,好不容易安排下去,最後甚至连安排出恭的事都禀报到他面前。
吕冀忍无可忍,正要喝骂,却发现自张恽以下,几十名内侍都忙得四处奔走,就没一个闲人。
这事还是得霍子孟那种老家伙来办啊……吕冀心里嘀咕了一句,终究还是没能拉下脸去找霍子孟帮忙。
「这等小事也来咶噪!」吕冀道:「在殿後设几处帷帐便是。
」「殿後种的花草……」「铲了!」「是。
」那内侍闻声退下。
吕冀一抬头,却发现一群人正围着丞相韦玄成说些什么。
吕冀皱了皱眉头,唤过旁边的内侍,「去看看怎么回事。
」不多时,那内侍小跑着回来,「是唐国和秦国的使臣……」六朝诸国之间互相都设有使臣,彼此待之以国宾之礼,天子驾崩,这些使臣接到消息赶来致祭乃是常理,不过内侍接下来的话让吕冀心头一震。
「……他们在问立嗣之事。
」吕冀眼角跳了几下,随即大步走了过去,一名使臣道:「天子龙驭宾天,人心惶然,乱过这几日也就是了。
」另一名使臣道:「阁下多虑了。
新君一旦继位,人心自然安定。
」那使臣讥讽地看了眼宫中的乱象,然後皱起眉头,摆出一脸忧色,「可惜天子无後,不知谁人继嗣大统?」「立嗣之事,自有太后定夺。
」吕冀沉着脸道:「就不劳各位费心了。
」那名使臣拱手笑道:「宋国使臣洪迈,见过大司马。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天子大行,还请贵国早做定夺。
」吕冀哼了一声,正要开口,却忽然发现,只几句工夫,周围便围了数十人,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听着双方交谈,一个字都不肯漏过。
吕冀这一沉默,情形更糟,旁边的唐国使臣紧接着便说道:「立嗣乃国之根本,当召集群臣议论而定,岂能由太后一言而决?」韦玄成不能不开口,只好道:「此乃天子家事,诸位静待便是。
」另一名使臣笑道:「贵国之事当然与我等无关,我等只是问问。
只不过韦丞相说此乃天子家事,小臣不敢苟同。
天子无私事,何况此等大事呢?」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这帮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的混帐!吕冀心下大骂,重重一拂衣袖,「请三公九卿议事!」吕冀本来准备稳住局面再商议立嗣之事,但现在被那帮使臣一挑拨,群臣人心浮动,立嗣之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九卿中大司农宁成、少府五鹿充宗被逐,如今空缺,其余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张汤、大将军霍子孟、大鸿胪车千秋、宗正刘德、卫尉吕淑等人都在宫中,不多时便齐聚殿内。
吕冀懒得再兜圈子,迳自说道:「天子驾崩,如今立嗣之事迫在眉睫。
请各位来,便是议论一下,先拿个章程出来。
这位绣衣使者江充,行事稳妥,一向得太后信重。
咱们议定之後,由他禀之太后。
」霍子孟、金蜜镝、张汤等人都不作声。
殿内沉默片刻,大鸿胪车千秋首先开口,「不知如今可有人选?」江充道:「千乘侯刘缵聪颖过人,按辈份为先帝之侄,继先帝之嗣可谓顺理成章。
」金蜜镝刚要开口,已经有人说道:「千乘侯年仅八岁,入继大宝似乎有所不妥。
何况……支系也远了些。
」众人都看了过去,却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刘德。
刘德是汉国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