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事情就好办了。
尤其是从他的言语间能看出,霍子孟还不知道宫中的变故,以为掌握了北军大半的刘建占了上风,自己是来劝说他合力攻打刘建的。
程宗扬感叹道:「霍大将军一片忠义之心,在下佩服。
只不过永安宫眼下无恙,反倒是南宫已经被兽蛮人血洗了。
」「什么!」程宗扬本来想镇一下霍子孟,没想到先跳起来的是严君平。
不过霍子孟也没好多少,老头大张着嘴巴,下巴险些掉在地上。
程宗扬心下一阵快意,是不是有种被雷劈了的感觉?让你装淡定!程宗扬一脸沉痛地说道:「兽蛮人自白虎门入宫,在阿阁大破刘建乱军,这会儿应该已经攻入兰台。
」「兰台!」严君平咆哮道:「圣贤经卷!历代文萃!竟然被兽蛮孽种唐突无遗!斯文扫地啊!」霍子孟倒还沉得住气,哂道:「几个兽蛮奴仆而已。
吕家那小子,倒还有些心计。
」「何止有一点心计。
霍大将军,你可坐稳了——那可不是什么兽蛮奴仆,而是正经的塞外兽蛮武士,师帅当日在大漠犁庭扫穴,转眼就被人家攻入大汉的皇宫之中。
岂止是斯文扫地?简直是颜面无存。
」「塞外的兽蛮部族?」霍子孟沉下脸,「他们如何潜入洛都?」「哪里用潜入?跟着左武第二军一道,大摇大摆就进来了。
」霍子孟失声道:「左武第二军!?」程宗扬淡定地说道:「也就二千多人吧。
打下南宫我看是够了。
」霍子孟略一思忖,便即明白过来。
他再也坐不住了,像火烧屁股一样站起身来,边走边道:「好算计!好手段!吕巨君这小兔崽子真不得了啊,引狼入室都干得出来!」霍子孟来回迈着大步,身上的衣甲「锵」然作响,「攻兰台,这是要去昭阳宫啊,天子停灵之地。
好!好!好!天子若是被兽蛮人戮尸,满朝文武全都不用活了。
该上吊上吊,该砍头砍头。
第一个就先砍我霍子孟的脑袋!还有左武第二军,两千余人,厉害!厉害!后生可畏啊。
这些兵力加起来,把朝中的大臣全杀一遍也尽够了……」霍子孟忽然停下脚步,双眼鹰隼般盯着程宗扬。
程宗扬摊开双手,摆出一脸无辜的表情。
霍子孟道:「刘建不能留。
」「唔。
」「皇后迁北宫,晋皇太后。
」「呃。
」「太后晋太皇太后,迁长信宫。
」「哦。
」「刘建以下,附逆者论罪。
吕冀失传国玺,免大司马。
诸吕以失职论处。
」「喔。
」「众臣共议推举新帝。
」「呵呵。
」霍子孟皱起眉头,「成不成,给个痛快话。
」程宗扬站起身,拍了拍屁股,「那啥,我就是来找大将军闲聊两句。
大将军你先忙,小的先告退。
有空去临安找我玩啊。
」「等等。
」严君平拉住他,「你不能就这么跑啊。
有道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大家再商量商量,商量商量。
」程宗扬似笑非笑地说道:「严先生,你可是我请来当说客的,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啊。
」严君平道:「不义之名,严某一身当之。
总不能坐视刘吕诸逆祸乱天下,生灵涂炭。
」「那好,」程宗扬站定脚步,「我的条件就两个:第一,清查天子死因,有罪者斩,彻底清除吕氏势力。
吕雉也别晋什么太皇太后了,必须追责。
」「岂有此理!」霍子孟斥道:「子不问父母之非。
哪里能问罪太后?」严君平也道:「本朝以孝治天下,问罪太后,于情不通,于理不合,势必动摇国本。
」「我们打开窗户说亮话吧,」程宗扬道:「太后若是活着,别说我们,霍大将军,就算是你,难道不担心她哪天会翻盘吗?」霍子孟道:「老夫一心谋国,无暇谋身。
」这老家伙脸皮可真厚啊。
程宗扬索性道:「大将军若是出手,这回可是把太后得罪到死地了。
」霍子孟不动声色地说道:「太后安危重于社稷。
」程宗扬一拍手,「第一条就谈不拢,那就没得谈了。
」霍子孟对他的威胁无动于衷,硬梆梆道:「老夫谋国之举,原也不必理会什么长秋宫。
」程宗扬心头响起警铃,天子暴毙,无人继嗣,从法理上讲,继位者必须得到永安宫或是长秋宫的诏命,才合乎法统。
要不然就是像中行说一样,伪造遗命,绕开两宫。
老霍这架势,像是要把长秋宫直接扫进垃圾堆,难道他私下与永安宫有什么默契?程宗扬朝严君平看去。
严君平缓慢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既然霍子孟没有与永安宫勾结,又不把长秋宫放在心上,更不可能再和刘建一样伪造天子遗命……程宗扬心念电转——难道他要玩共和?不可能吧?……也许有可能呢?霍子孟代表的是朝廷群臣,乃至世家豪族的利益。
与君权、外戚都有深刻矛盾。
问题是自己代表着长秋宫,他连长秋宫都不放在眼里,那还谈个屁啊?但朝臣也未必是铁板一块。
忠于汉国法统者可不在少数。
霍子孟想搞共和,未必就能一呼百应。
程宗扬微微笑道:「大将军不在意长秋宫,金车骑可不见得同意。
」霍子孟眼底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程宗扬真恨不得搂着远在昭阳宫的金蜜镝亲一口。
金蜜镝的立场才是长秋宫真正的本钱和底气。
少了金蜜镝的支持,群臣四分五裂,霍子孟独木难支,想搞共和也无从谈起。
「这样吧,」严君平见机说道:「太后居永安宫,收其印信。
吕冀、吕淑、吕不疑等人论罪。
」严君平的提议等于将吕雉囚禁在永安宫内,保住了她的性命,同时避免吕氏借助她的势力东山再起。
虽然与程宗扬的要求有所差距,但勉强可以接受。
霍子孟斟酌良久,也点了点头。
程宗扬趁势说道:「第二条,定陶王继嗣。
」霍子孟道:「不妥。
主少国疑,何况由赵后垂帘,只怕朝野议论声起。
」程宗扬有了底气,知道霍子孟可打的牌并不多,微笑道:「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呢?朝野非议,那不正好使得赵后无法擅权吗?再则赵氏出身寒微,也不会像其他外戚一样尾大不掉。
」霍子孟道:「帝位乃天命所归,岂是你我私相授受之物?」「公议还是要公议的。
」严君平打圆场道:「待公议之时,由大将军出面支持定陶王。
群臣若应许,则可,不许则罢,如何?」程宗扬道:「那我们各退一步,但大将军必须出面提名定陶王。
」霍子孟咳了一声,「清河王还是不错的。
」「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