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里人喊马嘶,妇女队长吆喝快遮盖高粱和玉茭、男人们垒垛秸杆的声音频频传来时,设想着大场上人们手忙脚乱地防雨的情景,更让她们感觉闲适和从容。
轻轻松松、热热闹闹一下午,这半个多工分就赚了。
这种实惠带来的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
组织的信任和青春亮丽是她们享受这特权的资本。
意外的收获是顺子爷爷提供的笑料,那一脸的老年斑、苍白的山羊胡子,以及闹着要过生日的孩子似的认真和执着,将成为她们这一生的地老天荒的话题。
她仿佛饮酒过量的少年,经带雨的南风一吹,失去了自控能力似的。
走起路来磕磕绊绊,身子发飘。
一会儿与这个走在一起,一会儿又和那个走在一处。
然而,女友们的嬉笑品评、大场里的不安和躁动、外界的风雨,又仿佛与她毫不相关似的。
陆文景樱唇紧闭、双目发愣、表情板滞,宛若由活泼乱舞的彩蝶嬗变成了笨拙木呆的蛹。
女娃们惊惊乍乍地叫着,低了头穿梭,啪里叭啦都各自逃回各家了。
谁也没在意她们扔给文景的是秋雨迷茫的空巷。
其实,连文景自己也漫无目的,不明白自己的走向。
从身后又赶过七、八个头上披着衣服的人,她们是才从场上下工的妇女。
女人们一边与文景打招呼,一边诅咒这场突如其来的秋雨。
陆文景唔唔地应着,但她感觉那声音象从另一个人的口腔里发出的,仿佛是发音器官不健全的人。
咽口唾沫,喉头干涩得很。
脑袋里却嗡嗡地响着,就象扩音器出了毛病,反反复复地重复着一句话:“照你这觉悟,放你出去还真不放心呢!”。
“这觉悟”、“这觉悟”,在革委主任的印象里,陆文景到底是什幺觉悟呢?在这节骨眼儿上,她太在乎她在“小红太阳”心中的印象了!吴长方的年龄不算太大,他知不知道她家曾错划过地主呢?尽管她一直回避这“地主”二字,事实上,恰如某个内脏器官有了病灶隐患一样,她时时刻刻都警惕着并发症。
倾斜的雨柱如鞭般抽打在陆文景身上。
她那黑白格儿上衣和学生蓝裤子的折皱处,不是蓄满了水,就是变成了汨汨流淌的小溪。
怎样才能既表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又不会引发图谋不轨的猜忌呢?陆文景欲哭无泪。
湿漉漉的衣裤紧贴着她的躯干,鞋袜里也灌满了水。
她却浑然不觉。
这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犹如漂泊在死湾的草芥,既疲惫又麻木,可还不愿意随波逐流,全身心地冥思苦想着自己的出路。
此时此刻,她不想见任何人。
——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吴长红。
从骨子里讲,文景姑娘是清高孤傲的硬性子,尽管伤口在滴血,她宁愿自己悄悄地舔拭和包扎,而不愿让亲友们替她难过。
——等那两个人过去,她从背影里认出竟然是慧慧的娘搀扶着老李。
千真万确!是慧慧的娘搀扶着下乡工作队的老李!慧慧的娘虽有耳疾,腰身儿却凹凸有致,走起路来那髋骨也一替一替的,很有秧歌的韵味。
又且,她们是紧邻,不会认错的。
这情景叫文景大为惊异。
老李的一条手臂挽着慧慧娘的肩,同侧的一条腿似乎也乏力,身子骨软塌塌地靠在慧慧娘身上。
慧慧娘用肩膀撑着老李的腋弯儿,两人无声无息,步调协调地在泥泞中跋涉,宛若感情甚笃的老夫老妻。
——老李的出现并不希奇,他是吴庄的包点干部,显然是下来催交爱国粮的。
奇怪的是慧慧娘与老李毫无嫌隙的亲昵!
这深秋雨巷中和谐的一对,犹如电影中的情侣,把陆文景那僵硬麻木的神经激活了。
慧慧那天在大场上向她透露,她的入党有望儿了。
文景还以为这消息来之于春玲(或者是春玲在耍弄她)。
看来,慧慧通过她娘又开凿一条渠道,这消息极可能是来之于老李呢。
那幺,这个信息就决不是空穴来风了。
想到此,陆文景既为慧慧高兴,又有点儿心存嫉妒。
慧慧当初的条件离自己相差十万八千里,人家却能争取到今天这一步,事实上谁都比自己有心计!
暮色却越来越浓。
陆文景呆呆地望着明晃晃的水流。
它们象银蛇般匍匐前行,蜿蜒曲折。
牛车辗过的土路高低不平,水流因路况而时分时合。
分开时,欢快地流淌,环抱着一块块高地;聚合时又变成纹丝不动的宽阔的河面了。
门旁这是那家的柴禾呢?乱七八糟堆放在凹地里,全部浸泡在水洼中。
陆文景恍然醒悟,自己避雨正蔽到了五保户的街门下。
屋里的电灯已经亮了(五保户家的电灯免交电费),十五瓦的灯泡映得窗纸明晃晃的,衬得院内却一片漆黑。
慧慧这会儿还不回家,又在搞什幺名堂?文景好奇,便想进去看个究竟。
她想:无非是打扫卫生、补块补丁,帮慧慧一起干完,相跟着回家也行。
真是少见的好品性。
”屋内传出个略带咬京的男子的声音。
这陌生的声音阻止了文景的脚步。
”慧慧说。
”聋老太太在念叨。
“好了!好了!搽上些就好了。
这新药比六六粉强多了。
”
”
我,我还有件事”慧慧欲言又止。
接着便是紧张的脚步声和哗然的开门声。
一道扇形的亮光突然冲破了夜幕,慧慧看看屋外没人又退了回去。
随着关门声那弧形光圈又被收回去了。
——刚巧文景才转过照壁,没被那弧形的光圈摄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