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世界的和平之梦(03)
2024年9月12日第3章狗仙子
「见过陛下。地址发布邮箱 LīxSBǎ@GMAIL.cOM」
尽管仙宗与俗世是并立存在且互不统属的,但面对一国国君时,仙宗弟子也会拿出基本的礼节。
「您是上宾,无需行礼。」
柳国隆赐座,但群臣都在站着,钟铭也不好一个人坐。于是赶忙摆手谢绝。
「陛下,极乐天之事前尘后果皆在此折中 。文书证据之物,本部的要交又宗门审理。各地方的留与陛下。主从嫌犯等,先前皆已捆绑押解丢在这太光殿门外空地中 ,若有惊吓,实属抱歉。」
群臣汗颜,早朝开着开着天上如同雨点一样掉裸男,谁看了不被吓一跳啊。
皇帝和武将们还好,仗打的多了自然什幺场面都见过。
文臣们就遭殃了,这画面属实是有伤风化。
「敢问少年郎怎幺称呼?」接过侍卫传来的折子,柳国隆问到。
「叫我君成就好。」出门在外保险起见,他用了化名。
「君成,你用了多久破获的这邪教?」
钟铭掐指一算,从出发到现在,大概在半个月左右。
「半个月。」
「这不可能!邪教盘根错节,就是打探到他们的位置都要一个月不止。」一名负责间谍任务的将军满脸不相信的说道:「邪教的隐蔽远超诸卿想象,他们行踪隐蔽,发展成员时也百般试探。即便是专业的卧底都不一定藏得住身份。」
「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极乐天的隐蔽措施甚是奇怪。具体之处可以等地方的卷宗回传京师后,大人们再做讨论。我只能说这极乐天的保密烂的跟筛子一样,因此调查起来并不费力。」
钟铭解释道,龙椅上的柳国隆眼光一闪,随即又恢复如常。他没有选择继续追问,而是向钟铭询问道:
「君成,依你之意,外面那些人该如何论处 ?」
柳国隆巧妙地将问题与选择权交给钟铭,同时也是在试探钟铭的态度。钟铭也很聪明的回答:
「陛下,依照安国律·刑律,依醉论处其邪教罪、贩毒罪、拐卖罪、伤害罪、强奸罪等罪状对应处罚。」
「上大夫,你说说,刑律该怎幺判?」
「启禀陛下。」一个约莫六七十岁的老臣出来道:「一律,主犯先阉后斩 、从犯一级先阉后绞,从二级阉割并处十年监禁,其余从犯阉割并处三年监禁。」
「如果涉及拐卖,买卖同罪对吧?」
「是的。」上大夫回答。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钟铭就开始了借题发挥:「那既然买卖同罪,那我昨天抓了几个去极乐天买女狗的。是不是也该判刑?」
「谁?」
「城东,王李张林刘五家富商的公子,刘家有两个。」钟铭回答道。
只是话音刚落,一个大臣就跳了出来反对道:「这六位商贾子弟虽然拙劣,但没有直接参与邪教的经营。同罪判罚是不合律法。」
「这位大人,您可真会说话。」钟铭拍在他的肩膀上,那大臣回头一看。钟铭笑脸背后仿佛凝聚出一个漆黑的鬼面,不由得一阵恶寒。
「大人可知道邪教里的女人们是哪里来的吗?绝大多数都是用各种手段拐来的,她们被迷药洗脑成为连人权都没有的泄欲工具 ,终日饱受折磨。我真想把你扔进极乐天的机器里,看看谷道被插上一整天的你还能不能说出这种话。你知不知道有些贫苦男人为了赎回自己的妻子或者女儿,拼了命的省吃俭用去攒那100两白银。而这样的惨状,那些富商少爷们也出力不小呢~」
「他们为什幺不报官?」那大臣有些心虚的说。
「报官?你知道吗?你们这些官和匪的区别就是你们是吃皇粮的。官官相护,普通人命如蝼蚁。身为臣子,你们有多少人是心系天下的?大人好好干 ,最好对得起你这乌纱帽!」
钟铭越说越激动,灵力不受控制的波动了一下,掀掉了对方的乌纱帽。
稍微平复下心情 ,钟铭建议道:「这位大人所言也算有理,我建议改判宫刑。」
柳国隆投以赞许与敬佩的目光,随即高呼一声准。
朝堂下大臣的反对声四气,但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只等到午时三刻,说杀就杀 。传令兵穿过皇宫 ,发出告示,邀请民众观刑。
散朝后钟铭正想离开,却被皇帝叫住。
「陛下,所来找我何事?」
「太上皇差人来书,想与你一见。」柳国隆道。
安国前任皇帝柳明望在他还活着时就把帝位传给了当时的太子柳国隆,而现在他已经深居内宫七年了,七年间他从未问过朝政,也没有干预过儿子的政令。
如今是头一回把书信送到天光殿。
其中缘由应当是十分重大。
柳国隆侧身而立,为他作出行陪同。
「陛下何必陪同,这可是有些折煞我了。」
「这是我父所托,我身为儿子应当尽接引的义务。」
该说不说当即的皇上还真是个大孝子,将父子孝道看的比君臣还要重。如此,钟铭便跟着引导一路来了明德殿。也就是太上皇居住的地方。
「就到这里了,父亲在里面等你。」说罢柳国隆就离开了。
进入大殿,空旷又有点漆黑,或许是这宫殿的主人不喜欢光吧。
只见一个老人跪坐在北侧的席子上,对面也铺着一张席子。
很明显是给来访者坐的。
「来了啊,坐吧。朕等了很久了。」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
「参见太上皇。」
「免礼。」柳明望端坐着。看着他坐定后缓缓开口:「公子,是否知道朕让国隆带你前来是为什幺吗?」
钟铭摇头,柳明望也没觉得意外。
钟铭观察了他的筋络流动,发现已经近乎枯竭停滞。
老人不愿意浪费时间,简明扼要的开口:「朕,是为国隆那孩子才邀公子前来的。」
「陛下?」钟铭有些惊奇。
「嗯」老人点点头,继续说:「我还是为你讲一下国隆这孩子吧。」
……
朕与皇后生有两子四女,与明妃生有一子,与和贵妃生有一子一女。国隆是朕的长子,但不是嫡子。
他的生母是明妃。
他也和他的二弟国昌差了整整十岁。国隆小时候就喜欢弓马 。
后来就让他拜了大将军苏方远为师,让他闲暇时教一点马术弓法。
也是在苏将军的熏陶下,国隆从小就嫉恶如仇,发誓要让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
20岁那年领了差事,从边关的一名小卒子做起。
一路立功一路升迁。
再后来彻查贪腐 ,缉拿盗匪,赈灾救难。
从没依靠过皇子的身份和皇家的权势。
现在国隆从不以朕称呼自己的习惯也是由此而来。
在朕登基的第三十年,朕不得不为太子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
按照规制来说朕应当册立朕与皇后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国昌与国盛中的一个为太子。
但当时朕心里认可的其实是国隆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