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tou
2024/06/25
人生知己能几何,独坐寒山雪。最新发布地址www.ltxsdz.xyz地址发布邮箱 LīxSBǎ@GMAIL.cOM
雪化兵林形如群,皆列在笔前。
第一章 书生
崇祯二十七年,四月初三。
夜色朦胧之中,书生踏着坎坷不平的山径,穿行在一片古老而幽深的山林里。
他的面容清瘦,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一袭青衫在夜风中轻轻飘扬。身后的
竹架随着步伐轻轻摇晃,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似乎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
山谷中的小溪伴随着他的脚步,仿佛是一条银色的缎带,在月光的映照下闪
烁着柔和的光芒。溪水潺潺,与密林深处传来的虫鸣鸟叫交织成一曲自然的夜曲。
然而,这宁静的夜晚却掩盖不了书生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十年苦读,他对此行充
满期待,同时也承载了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志向。
行进间,灰云遮蔽了月亮,山谷陷入了一片黑暗。书生停下脚步,取出火折
子点燃了手中的竹制灯笼。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也映照出书生坚毅的
面容。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坚持走下去。
就在这时,一阵山风吹过,云雾散去,月亮又露出来了。月光再次洒下人间,
山林又沐浴在柔光之中。
书生坐在大石块上,抬头仰望着重新露出面容的月亮。它的光芒穿透了散去
的云雾,如银色的水波一般洒落在整个山谷之中,给这片黑暗的森林带来了一丝
宁静与神秘。月光下,树影婆娑,轻风拂过,带来凉爽的气息,让他感到一丝暂
时的安宁。
他抬起手臂,用衣袖轻轻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感受着夜晚的凉意带来的舒缓。
长途跋涉使得他的呼吸变得急促,他累了,身心俱疲,不由得一骨碌坐到旁边的
大石块上,希望能够稍作休息。
书生卸下背负的竹架,轻轻地摆放在地上。他从架子里取出水葫芦,拔开塞
子,深深地喝了几口清凉的山泉水。水如同甘露般滋润了他干渴的喉咙,也让他
的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
喘息间,书生心中涌起了一丝不安:「莫不是那村民指错了方向,怎么感觉
山越来越深,林子越来越野?」他自言自语,声音中带着些许颤抖,透露出内心
的恐慌和对未知的恐惧。环顾四周,只见密林深邃,山径蜿蜒,似乎没有尽头。
然而,就在这一刻,当月光再次清晰地照亮了四周的景色时,他的好奇心再
次被激发,疲惫之感暂时被新的发现所取代。在确认了方向之后,他收起水葫芦,
重新背起竹架,决定继续前行。
书生的脚下突然传来了溪水流动的清凉感觉,他的注意力从远处的风景轮廓
上拉回,发现自己一个不慎踩进了小溪的边缘。他的脚底在湿滑的石块上试图寻
找稳固的支撑,但很快便失去了平衡。在一瞬间的失重感中,书生整个人跌入了
浅浅的溪流之中。
冰凉的溪水立刻浸透了他的衣裳,让他浑身上下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
的身体在水中笨拙地挣扎着,想要迅速站起来,嘴里急切地呢喃着:「我的书,
我的书……」仿佛那些书籍比自己此刻的处境更加重要。
水流并不急促,但书生慌乱之中却似乎难以抓住任何可以稳住身体的东西。
他的双手扑腾着水面,溅起一朵朵水花,终于勉强站起身来。顾不得身上的湿漉
和寒冷,他第一时间冲向岸边,心中只有那些书本的安全。
抵达岸边,书生急忙检查起来。幸运的是,竹架因为被紧紧捆绑,并未散开,
大部分书籍都安然无恙。尽管如此,书生还是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本靠近底部可能
受潮的书,轻轻摇晃着,试图让沾在书页上的水珠脱落。
月光下,书生的影子映照在湿润的地面上,显得有些凌乱。他的心情渐渐平
复下来,虽然自己成了落汤鸡,但多年的心血——那些伴随了他十年寒窗的书本
得以保全,这让他感到一丝庆幸。然而,他也意识到必须尽快找到避风的地方,
以免湿衣贴身,夜寒加重,影响健康。于是,他重新背起竹架,准备继续踏上前
行的路。
书生开始检查了竹架中的书籍,特别关注那本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书——忠
信义。这本书是由大明朝皇帝朱由检所著,对书生而言,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
更是他的精神指引和道德灯塔。
忠信义一书中,详细而透彻地阐述了忠诚、信用和正义这三个概念对于
个人、百姓、官员乃至皇帝本身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教导人们如何处世,还指导
着人们如何为政,如何治理国家。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
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
这本书的创作始于崇祯十七年,经过三年的时间精心编撰,终于在崇祯二十
年完成。这三年,正是明朝风云变幻的时期,国内外诸多困难交织,朱由检皇帝
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启迪人心,挽回帝国的颓势。
书生珍视这本书,不仅因为它的思想价值,更因为他自己的名字——忠信—
—与书中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他把忠信义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走到
哪里,都将其带在身边,时时翻阅,刻刻反省。
此刻,书生急切地从竹架中取出忠信义,小心翼翼地检查它是否因为这
次意外而受损。幸运的是,由于他总是格外小心地保护,这本书除了封面略微沾
了几滴水珠外,内页完好无损。书生轻轻抚平书页上的水迹,再次确认了它的安
全。
纯洁的月光洒下人间,穿透了层层叠叠的枝叶,映照到了书生手中的忠信
义书本上。在书本封面的正中间,赫然印刷着崇祯帝亲笔所书的「忠信义」三
个大字,字体端正有力,充满了皇家的庄严与威仪。
身处困境且疲惫不堪的书生,看着这三个字,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情
感。他的眼中顿时热泪盈眶,泪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他仿佛看到了那位
励精图治却国运不济的崇祯帝,以及动荡不安的时代。
书生紧握着书本,心中默默发誓:「皇上,待小人进京考取功名以后,定要
到您的脚下,为您效忠,也为天下还身处苦难的百姓们效犬马之劳。」他的声音
虽低,但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这誓言不仅是对崇祯帝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期许,是他十年寒窗苦读的动
力所在。书生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前行,每一个梦想的追求,都不仅仅是为了个
人的前途,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