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挂着谨妃那里......」
这话刚一出口,就觉万分懊悔——好端端的,自己提这些做什么?
偷眼观瞧,幸好康熙这当儿兴致正浓没有察觉,这才心下稍安。
康熙下体大开大合,连连深突,每次探入必能触到花心。宜妃美极,紧咬着
下唇哼道:「万岁爷,我......我要不行啦......啊......嗯......」
成熟美妇的神情如同青春少女破瓜,康熙又怜又爱,然而下体蠕动抽舔的速
度却是越来越快,水声与肉体碰撞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啪啪啪啪啪啪......」
玉茎不住冲开层峦叠嶂,下下直触花底最深处,宜妃的呻咛声也从最初的咬
唇忍耐,逐渐变为颤抖的低声娇啼。
「哎呀......丢了......呜呜......要......要尿出来啦......」
蓦地下体一胀,硕大龟头猛然间结结实实顶到了柔软花心,蜜壶间那朵玉芽
一阵酸麻胀痛,花底霎泌出一大股腻液来。
「啊......」宜妃终于忍耐不住,仰起玉颈长咛出声。
康熙亦是通体如烧,一番大战之下精关松动,整根阴茎顿麻了起来,肉棒大
跳了几下,一股股精浆已从马眼里怒射而出,一滴不剩全部浇洒在妇人花径之中!
宜妃艳若涂脂,羞不可奈地偷睨了一眼康熙,羞声道:「万岁爷,您今儿个
怎么这么厉害啦......我......我真有些......」
康熙喘息片刻,手掌依旧不老实地揉捏着美人玉体,扬眉笑道:「哦?朕却
没觉得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许是爱妃身子娇嫩之故吧?」
「呸,得了便宜还卖乖。」宜妃媚眼如丝,小巧的鼻中轻哼出声。
康熙心中忽的一动,嘴上胡言乱语随口调笑,一只手掌却悄悄沿着白嫩躯体
一路摸索,绕过了湿淋淋的股间,将指尖抵在妇人菊眼处轻轻一探。
「哎呀!你......」
宜妃本来正迷迷糊糊地听着皇帝诉说情话,忽觉下体异常,顿吃一惊,连忙
向后缩成一团,嗔道:「您......您又来啦,早说过八百遍啦,这里......这里可不
成......」
康熙笑道:「朕轻着些就是了。宜妃,你这个妙处朕可是从来都没尝过,今
儿个就遂了朕的愿吧......」说罢作势欲扑。
宜妃惊叫一声,忙用手抵住康熙胸膛,红着脸连声道:「不成的,不成的!
那里......那里怎么可以......可以那样......」
妙目中流露出哀求神色,又软语央道:「万岁爷,您是九五之尊,可别总学
那些古怪花样,实在是......实在是有失身份。」不敢与康熙对视,缓缓低下头去,
声如蚊讷,几不可闻。
见她意志坚决,康熙也就不好再用强,只好叹了口气,道:「好,好,不
就不吧。唉,谁让朕的心肠软,知道心疼人喔。」
宜妃「扑哧」一笑,轻拍了一下康熙,嫣然道:「啊哟,您要是知道心疼人,
那也不会......呀!」
话音未落,康熙忽欺身压上,在宜妃惊呼声中再次将她扑倒,佯怒道:「嘿
嘿,你敢说朕不知疼人么?那好,咱们就再来试一回,且瞧瞧朕是不是懂得怜香
惜玉......」
用手将慌乱挣扎的宜妃牢牢按住,在她唇上重重一吻,贴耳吹气道:「明早
就要南下,今日算是咱们在宫中最后一天啦。大好时光难得,可不能白白浪费喽!」
宜妃猛地一震,也不知为何,听了康熙这句话后,一种难以表述的不祥预感
竟忽然涌上心头,呼吸陡然抽紧,一时烦乱难忍。
*** *** ***
午后时分,江南秋意正浓。
温暖的阳光徐徐洒落,将秦淮河映照的波光粼粼。微风徐来,两岸白沙赭石,
碧树绵绵,映衬着蓝天绿水,更觉绚丽如画。
一叶轻舟顺流直下,船上除了摇桨的艄公,还有五个衣衫华美的男女或坐或
立,一面谈笑,一面欣赏沿河秀美风光。
这五个人自然便是微服私访的康熙、宜妃、小桃红、三德子与法印了。
艄公一边摇桨,一边唱起时下江宁流行的小曲儿:「哥哥鱼满仓,岸上瞧,
眼儿媚,心儿跳,脚下青苔滑,啊哟,江水湿了花衣裳......」
康熙笑道:「果然是文华锦绣之地,就连江南的俚曲也是如此清新别致。」
秦淮河迤逦蜿蜒,南北流向,举目东望,只见屋宇幢幢,亭台楼阁鳞次栉比,
车马喧闹,人声鼎沸,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这里就是曾经的六朝繁华之地、现如今的江宁府上元县了。
康熙折扇向东遥指,说道:「在前面渡口下了船,咱们就算是到了江宁城了。
三德子,你可知这江宁二字的来历么?」
三德子一怔,忙堆笑道:「回爷的话,我只知道在前朝的时候管这里叫南京
应天府,咱们大清入关以后才改叫的江宁,至于......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嘛......」
搔首挠耳,略有些不知所措。
和尚法印手捻佛珠,鼻中哼了一声,低声自语道:「真是不学无术。」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可以让三德子听到。
三德子怒道:「臭和尚,三爷是在问我,又没问你,谁要你多嘴多舌啦,真
讨人嫌。不错,我是不知道,你要真有能耐那你来说说,别总是背着人说小话。」
法印看都不看他一眼,对康熙说道:「三爷,这『江宁』二字乃是西晋时命
名,取『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五代南唐建都于此,改作金陵,至明初时
候,明太祖朱元璋将此地升为应天府,到了本朝入关以后,又重新改回江宁。这
江宁二字,实并非我大清首创,只不过是恢复了古称罢了。」
康熙点头笑道:「和尚不光经念的好,于史也是颇有心得,不错,不错。」
法印余光横扫,瞥了三德子一眼,只气的他冷哼连连、大翻白眼,却也无可
奈何。
宜妃在旁插口道:「这名儿改来改去的,我倒觉得还是叫金陵好听一些。李
白不是有句诗么,『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听着多雅致。」
康熙道:「好听是好听,只是脂粉气却略嫌重了一些。」
手中折扇「唰」的打开轻轻摇晃,遥望壮美山水风光,续道:「......昔人论
形势之地,首推燕秦,金陵次之。此地虽有长江作为天险,但地脉单弱,无所凭
依。历代以来凡是以此为都的,国运大多不振,反倒是秦淮歌女、旧院妓家名动